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设计
展开【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2.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2.通过读图分析学会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的方法。
3.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美人鱼》视频片段提问: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看完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叙述感受和看到的人为原因造成环境问题。
教师活动: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携手面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你了解这次大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吗?为什么大会议题引发了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师课件补充本次大会的图片及相关素材,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后进入新课学习。
推进新课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师 当今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什么是环境问题?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
1.什么是环境问题?
2.哪些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生 (自主探究后回答)
问题1:环境问题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问题2:资源和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师 环境问题有哪些类型?
教师课件展示一组图片;请学生判断哪些是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哪些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生 (读书看图,讨论并回答)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师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看一看,环境问题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
生 (讨论后回答)有按生产类型、地理空间、环境要素的划分方法。
师 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课件展示:
生 完成连接,理由是大气、水、土壤属于环境要素;工业、农业属生产类型;全球局部区域属地理空间。
师 你能说说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吗?结合下列示意图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小结:(1)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大于其再生速度时,会导致资源短缺与生态破坏;
(2)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会导致环境污染。
【活动探究】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不同,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有所不同。读图5-3,完成相关任务。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2)议一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还有哪些环境问题可以放入图5-3中?还应增加哪些箭头?说出你标注的理由。
二、主要环境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有关材料,分析讨论某类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一)资源短缺
课件展示:
人类对土地和森林资源的破坏
1.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2.分析“全球自然资源的减少”这部分资料,探讨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
提示:①从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角度来看待人口急剧增长的问题。
②从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角度来讨论人均资源拥有量。
③从环境容量的角度来讨论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生 (合作探究后,回答)
问题1:(1)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对矿产资源的开采,②不当的灌溉,③建筑用地等。
(2)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毁林开荒、乱砍乱伐等。
问题2: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点:①人口增长导致居住空间减小;②人口增长致使人均资源减少;③人口增长加剧环境污染。
【教师点拨】资源短缺的原因;①资源的有限性;
②人口过多过快的增长,经济规模扩大;
③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⑤资源与环境保护力度不够,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二)生态破坏
教师课件展示:图表“全球部分物种数目”,以及图表“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构成表”
请学生阅读教材“生物多样性”和“渡渡鸟的灭绝”两段材料,根据材料及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对比柱状图。(提示纵轴表示各种原因所占的百分比,横轴表示各种原因。)
(2)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从渡渡鸟的灭绝,讨论人类应吸取哪些教训。
(4)议一议,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对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
生 (回答)小组发言,展示小组绘图。
师 补充并展示正确的图表。
(三)环境污染
师 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 环境污染。
教师课件展示各种环境污染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和教材文字,同桌讨论如下问题:
1.什么是环境污染?
2.有哪些类型的环境污染?
生根据课本文字回答。
【教师点拨】
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2.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类型。
【分组合作探究】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是如何产生的?各自的污染物是什么?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如何解决?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活动探究】阅读教材P116的“活动”材料并结合图5-8,完成相关任务
1.结合身边实例,说一说PM2.5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2.在图5-8中找出PM2.5平均值较高的地区,讨论其主要成因。
3.针对PM2.5的来源和危害,分小组讨论,制订一份防治PM2.5的有效措施,并进行广泛宣传。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并通过实例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介绍,由于本部分内容在初中和高中地理各章的学习中已有所了解,因此,建议同学们将学习的重点放到对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上来,实现能运用原来所学的知识,总结概念,归纳类型的学习目的。环境污染类型
可能产生的危害
成因
主要污染物
解决措施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等奖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等奖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1页。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知识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