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随堂检测 4.1.5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570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时训练
展开4.1.5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一、单选题
1.已知微粒X的结构示意图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0族
C.微粒X表示的是一种阴离子
D.该元素既可以与Na元素形成化合物又可与H元素形成化合物
2.F、Cl和Br都是第Ⅶ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B.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 D.次外层电子数均相同
3.下列有关F、C1、Br、I元素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B.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增大
C.常温下,为气体,为液体
D.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氯气通入水中,得到浅黄绿色的氯水,说明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
B.打开盛放液溴的试剂瓶,瓶口处有红棕色的气体逸出,说明液溴易挥发
C.向溴水中加入四氯化碳,溶液分层,下层呈红棕色,说明溴易溶于四氯化碳中
D.加热盛有碘单质的小烧杯,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无固体剩余,说明碘受热分解
5.已知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卤素单质在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由此预测将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荡,再加入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形成均匀的紫红色溶液 B.有紫色沉淀析出
C.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D.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6.在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一种卤素离子,往甲中加淀粉和氯水,则溶液变蓝色,再往丙中加淀粉和氯水,无明显现象。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 B.
C. D.
7.关于F、C、Br、I性质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性: B.还原性:
C.氢化物均易溶于水 D.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
8.下列有关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制氯水显浅黄绿色,但放置一段时间之后颜色会褪去
B.除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卤素单质可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卤素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发生了反应:
D.由 HF、HCl、HBr、HI的酸性递增的事实,可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
9.X、Y、Z为同主族的3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Y>HZ
C.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D.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HX>HY>HZ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项,该微粒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为第17号氯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正确;B项,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ⅦA族,错误; C项,核外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因此表示的是阴离子,正确;D项,Cl可以与Na、H元素分别形成NaCl、HCl,正确。
2.答案:A
解析:A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正确;B项,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错误;C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错误;D项,F、Cl和Br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8、18,错误。
3.答案:C
解析:A项,颜色由淡黄绿色逐渐加深至紫黑色,正确;B项,单质由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因此熔沸点逐渐增大,正确;C项,常温下碘单质为固态,错误;D项,由上到下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正确。
4.答案:D
解析:A项,氯气呈黄绿色,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体系中存在氯分子,正确;B项,红棕色的气体为溴蒸气,因此可说明液溴易挥发,正确;C项,下层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层,因此可说明溴易溶于四氯化碳中,正确;D项碘受热升华而不是分解,错误。
5.答案:D
解析:的氧化性强于,将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发生反应,易溶于,而不易溶于水,与水不互溶,且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溶液分层,碘的溶液在下层,呈现紫红色,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甲中溶液变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丙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含有;则乙中含有,C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因非金属性:Cl> Br >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A正确;从F→I,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增强,B错误;卤族元素的氢化物均易溶于水,C正确;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剧烈,则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D正确。
8.答案:D
解析:新制氯水中含较多的氯气,显浅黄绿色,氯水中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则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颜色变浅,故A正确;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除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卤素单质可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卤素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B正确;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是因为碘离子被氧气氧化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不能根据氢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故D错误。
9.答案:B
解析:由同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可知非金属性:X>Y>Z。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X<Y<Z,故A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非金属性:X>Y>Z,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Y>HZ,故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X>Y>Z,故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X>Y>Z,则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HX<HY<HZ,故D错误。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