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0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共4页。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习古诗中的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描绘的场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介绍唐代诗人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擅长绘画,精通音乐和书法,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合称“王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他十七岁离家远在长安时写的。
    2.鼓励学生朗诵平时积累的王维的诗。
    3.多媒体出示王维的诗,学生朗诵。
    鹿 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诵读课文,探究初成。
    1.多媒体出示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学生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初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不准确的发音。
    (2)找出难记的字,互相交流,学习识记方法。
    (3)借助注释和自己学习古诗的经验试着理解诗中的词语和诗句。(学生互动,教师点拨。)
    4.教师简介时代背景:王维十四岁就离开家乡,到长安去谋取功名。(多媒体出示王维和兄弟分别的画面)在分别时,他的兄弟们含着泪送了他一程又一程,是那么的依依不舍。王维这么小的年纪,他还是一个孩子呀,就远离了亲人,不知要经历多少磨难,多少坎坷!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小小年纪的王维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已经整整四年了。一晃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大街上人流如潮,男女老少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有的在给自己的孩子买新衣裳,有的……人们是多么开心哪!望着那热热闹闹的场面,想到自己的亲人,便挥笔写下这首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理解课题。
    (1)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资料,谁来用一至两句话介绍介绍?(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如今,这个古老的节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因为两个九意味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
    (2)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3)你知道“忆”是什么意思吗?(忆:想念,思念。)
    (4)“兄弟”指什么?(泛指家中的亲人。)
    (5)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中的亲人。)
    6.鼓励学生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再深情地读一遍课题。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学习古诗第一句(多媒体出示古诗:独在异乡为客)
    (1)指名朗读,学生评议,教师指导。
    (2)多媒体突出显示重点词:独、异乡、异客。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点拨。多媒体出示:①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②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③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3)鼓励学生根据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多媒体小结: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4)指导朗读,读出诗人做客他乡的孤独、寂寞。
    (5)谈话过渡:作者在异乡求功名,那么到了节日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是怎样的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学习古诗第二句(多媒体出示古诗:每逢佳节倍思亲)
    (1)名读、齐读、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
    (3)多媒体突出显示重点词:泥融、鸳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点拨。多媒体出示:①每:每当。②逢:遇到。③倍:格外;加倍、更加。④亲:家乡的亲人。⑤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
    (4)鼓励学生根据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多媒体小结: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5)感情朗读,读出世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6)谈话过渡:诗人看到长安菊花开,他会想到家乡菊花盛开的样子;看到长安的亲人团聚,会想到自己的家人团聚;看到长安的人们重阳登高,他又会想到自己的亲人重阳登高,现在让我们来学习第三和第四句。
    3.学习古诗第二句(多媒体出示古诗3、4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名读、齐读、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
    (3)多媒体突出显示重点词:泥融、鸳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点拨。多媒体出示:①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②登高:登上高处。古时候有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他们认为登高可以避灾。③遍插:都插上了。④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大家在头上插上茱萸,登上高处,据说可以避邪,消灾。⑤少一人:指诗人王维。
    (4)鼓励学生根据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多媒体小结: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5)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教师师大声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指名再读。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体会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5.感受古诗的韵律:古诗文有一个特点,具有韵律美,我们可以通过停顿和重读把它表现出来。启发学生分析停顿。
    课件小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名读——师生评读——教师再指读——师生齐读——学生自由读
    7.齐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练习背诵古诗。1.读句子,写古诗。
    (1)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每到过节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
    (2)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2.把节日和相应的传统饮食连接起来。
    端午节 水饺
    重阳节 月饼
    元宵节 粽子
    中秋节 元宵
    春节 菊花酒
    3.理解古诗,完成练习。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写的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 的思念之情。
    (2)本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曾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朗读、背诵: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2.在这首诗中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4.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5.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学生自愿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朗诵给全班师生听。)
    6.多媒体出示表达诗人思念家乡的古诗,学生朗诵积累。
    除夜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京师得家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4.以叙述的口气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