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旋转第3课时 中心对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讲义(机构专用)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0026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3章旋转第3课时 中心对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讲义(机构专用)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0026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3章旋转第3课时 中心对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讲义(机构专用)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0026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23.2.1 中心对称第3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第二十三章 旋转
第3课时 中心对称
教学目的
知道中心对称的概念,能正确表述中心对称的性质.
会画一个图形关于某一点中心对称的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中心对称性质的归纳及其运用.
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
中心对称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2、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如何作图形关于点中心对称
(1)作对称点
(2)连接对称点
(3)得到对称图形
确定对称中心
①连接对应点;
②取中点.
或①连接两组对应点;
②交点即为所求.
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征
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x相等,y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y相等,x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
对应练习
1.如图,选择点O 为对称中心,画出 与△ABC 关于点O 对称的△A′B ′C ′.
2.如图,已知△ABC 与△A’B ’C ’中心对称,求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
3.点(﹣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 )
A. (﹣1,﹣2) B. (1,﹣2) C. (1,2) D. (2,﹣1)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a-b,-8)与点B(-2,a+3b)关于原点对称,求a、b的值.
5.已知点A(a-2b,-2)与点A'(-6,2a+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求a、b的值.
6.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6,0)、C(﹣1,0).
(1)将△ABC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A1B1C1,画出△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
(2)请作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A2的坐标.
7.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2,3),B(﹣6,0),C(﹣1,0).
(1)将△ABC绕坐标原点O旋转180°,画出图形,并写出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 ;
(2)将△ABC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直接写出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 ;
(3)请直接写出:以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 .
课后作业
1.若点A(2008,y)与点B(x,-1)关于原点对称,则xy= .
2.若点P(m,﹣m+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在第三象限,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点A(1,a)、点B(b,2)关于原点对称, 则a+b的值为( )
A .-3B . 3C .-1D . 1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位于第 象限;若点B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 .
5.直角坐标系第二象限内的点P(x2+2x,3)与另一点Q(x+2,y)关于原点对称,试求x+2y的值.
已知点P1(a-1,1)和P2(2,b-1)关于原点对称,则a+b= .
7.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C都在格点上.
(1)作图:将△ABC先向左平移8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
(2)作△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A2B2C2.
8.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3),B(3,1),C(1,2),△A1B1C1与△ABC关于原点对称.
(1)写出A1,B1,C1的坐标;
(2)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1B1C1;
(3)若点A(4,3)与点M(a﹣2,b﹣4)关于原点对称,求关于x的方程的解.
对应练习答案
1.
2.
①连接对应点;
②取中点.
或 ①连接两组对应点;
②交点即为所求.
图,选择点O 为对称中心,画出 与△ABC 关于点O 对称的△A′B ′C ′.
2.如图,已知△ABC 与△A’B ’C ’中心对称,求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
3.
答案:B
解答:解: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得点(﹣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1,﹣2).
故选:B.
4.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
2a-b=2
a+3b=8
,解得
{
a=2
b=2
5.已知点A(a-2b,-2)与点A'(-6,2a+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求a、b的值.
答:a的值是2,b的值是-2.
6.解答:
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A1(﹣3,﹣2);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A2(2,﹣3).
7.解答:解:(1)图形如图: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2,﹣3);
(2)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3,﹣2);
(3)以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7,3)或(﹣5,﹣3)或(3,3),
故答案为:(1)(2,﹣3);(2)(﹣3,﹣2);(3)(﹣7,3)或(﹣5,﹣3)或(3,3).
课后作业答案1.解答:
解: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可得x=-2008,y=1,
故可得xy=-2008.
故答案为:-2008.
2.解答:
解:点P(m,﹣m+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m,m﹣3),
∵点Q在第三象限,
∴﹣m<0,m﹣3<0,
解得0<m<3.
3.解答:
解: 由题意, 得
a=-2,b=-1.
a+b=-2+(-1)=-3,
故选:A.
4.解答:
解:点A(-2,3)位于第第二象限,
∵点B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
∴点B的坐标是(2,-3).
故答案为:二,(2,-3).
5.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
(x2+2x)+(x+2)=0,y=﹣3.∴x1=﹣1,x2=﹣2(不符合题意,舍).
∴x=﹣1,y=﹣3
∴x+2y=﹣7.
6.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a-1=-2,b-1=-1,
解得:a=-1,b=0.
则a+b=-1.
故答案为:-1.
7.解答:
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
8.解答:
解:(1)根据题意,得
A1(﹣4,﹣3),B1(﹣3,﹣1),C1(﹣1,﹣2),
答:A1,B1,C1的坐标为(﹣4,﹣3)、(﹣3,﹣1)、(﹣1,﹣2)
(2)如图:即为△A1B1C1.
(3)a﹣2=﹣4,b﹣4=﹣3,
解得a=﹣2,b=1.
所以方程为:﹣=x2
整理,得
6x2﹣7x﹣5=0,
解得x1=﹣,x2=.
答: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或.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5.1.2 概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5.1.2 概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
初中数学24.1.3 弧、弦、圆心角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4.1.3 弧、弦、圆心角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
数学九年级上册24.1.1 圆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上册24.1.1 圆第1课时教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