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教案第1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教案第2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3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


    [提问]上节课我们讲到,氨气、水、糖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的粒子,它能不能再进行分割了呢?如果能分,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阅读P49,第三段回答此问题)
    [回答]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投影]展示水分子、氧气分子、氢气分子等的模型。
    [总结]从以上模型可以看出,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即分子都是山原子构成的。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分子和原子,那么如何用我们现在学到的分子、原子的微观知识去解释宏观世界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问题。
    [板书]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师]请大家根据前面学过的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知识以及我们现在掌握的分子、原子的知识,讨论下面的问题。
    [投影]展示“讨沦”。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小成氯化氢(如图所示)。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变化小,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学生分组讨论]……
    [选择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1.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在水的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只是水的状态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水分子也没有发生变化,仍为原来的水分子,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了。而在水的分解过程中生成了两种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此变化是一个化学变化。在此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反应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生成物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
    2.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反应示意图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反应物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的,而生成物氯化氢则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可见分子发生了变化,而氢气中的氢、氯化氢中的氢是同样的氢原子;氯气中的氯、氯化氢中的氯也是同样的氯原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不是原子。
    3.由示意图可以看出,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在反应中被拆成氢原子和氯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了氯化氢分子。
    [评价]同学们的发言很全面。
    [过渡]经过刚才的讨论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不是原子。下面,我们就分别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板书]1.分子的观点
    [提问]1.物理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2.举一些物理变化的例子。
    [回答]1.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变化的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等等。
    2.例如:水的蒸发、汽油的挥发、铁铸成锅、木材制成桌椅、瓷碗破碎等等。
    [追问]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呢?举例说明。
    [回答]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如在水的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即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如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水实验),水蒸气也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拉瓦锡让水蒸气通过烧红的枪管得到“易燃空气”)。
    [总结]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补充]一定要强调说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若某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是由其他
    粒子构成的,则此说法失去了它的化学意义。
    [板书]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提问]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举出生活中有关化学变化的实例。
    [回答]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在变化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2.例:煤的燃烧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食物腐烂 钢铁生锈
    [追问]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行没有变化呢?举例说明。
    [回答]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如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再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时,氢分子和氯分子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氯化氢分子,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性质也不再保持。
    [总结]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生变化时。分子的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板书]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厂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设问]那么,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特征,我们应该如何给分子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科学呢?
    [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从是否体现原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总结]从我们刚才分析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知: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而这些变化后的新分子不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此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板书]③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说明]这里所说的“最小”,前提条件是指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不是泛指所有的物质。
    [过渡]那么,构成分子的原子又有哪些特点呢?
    [板书]2.原子的观点
    [教师]根据前面的讨论题可知,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分子要发生变化,分子要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例如在水电解的反应里,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投影]展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实质。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
    [回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发生变化,只是进行重新组合。
    [过渡]事实确实如此吗?请大家再看氧化汞的分解实质。
    [投影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
    [讲解]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总结]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如:氧原子无论在水中、氧气中,还是在氧化汞中始终是氧原子。
    [板书]①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师]以上分析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也是原子的概念。
    [板书]②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呢?
    [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生]不一定,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的大小不一定相同。
    [讲解]尽管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分子不一定就比原子大,只有拿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才比原子大。如1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水分子肯定比氢原子和氧原子大。再比如1个氧化汞分子中有1个汞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氧化汞分子肯定比汞原子和氧原子大。但毫无关系的分子和原子则无法说谁大谁小。如水分子和汞原子则无法进行比较。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且知道如何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去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而知道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来的分子破裂,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我们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我们认识到看起来非常庞大的物质,其实都是由一些非常小的粒子构成的;看起来千差万别的物质,其组成原子竟有许多是相同的,可见世界真奇妙呀!
    [布置作业]习题1、2、4、5
    板书设计
    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分子的观点
    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③分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观点
    ①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②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考题回顾
    1.酒精跟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这一事实说明……………………………………………………………………………( )
    A.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B.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 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铁离子 B.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汞
    C.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制成干冰 D.固体碘受热后变为碘蒸气
    3.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槐花开了,漫步槐树林中能闻到浓郁的花香。
    (2)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
    答案:1.A 2.B
    3.(1)是槐树花的香气分子(粒子)在空气中扩散(或运动)的结果。
    (2)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增大压强,分子间间隔变小。
    备课资料
    1.什么叫做微观世界、宏观世界?
    物质是由大量肉眼看不到的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等构成的。而分子则是由更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至于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都非常小。通常将人们感官所不能直接感觉到的微小的物体和现象分别叫做“微观物体”和“微观现象”,而将这些物体和现象的总体叫做“微观世界”。又将人们感官所能直接感觉到的比较大的物体和现象分别叫做“宏观物体”和“宏观现象”,而将这些物体和现象的总体叫做“宏观世界”。
    人们不能直接感觉到分子、原子或离子等粒子以及这种粒子的运动,但由大量数目的粒子构成的一个体系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性质,人们就可以感觉到。例如一个容器内盛有许多气体分子,单个分子人们不可能感觉到,但是每个气体分子运动对器壁的碰撞结果,人们就能量出压力来,压力则是宏观现象。因此微观现象和宏观现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个别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微小质点所表现出的行为和属性是微观现象。由大量数目的粒子构成的体系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属性是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变化决定宏观物质的变化。
    2.分子、巨大分子和高分子
    分子能独立存在,它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个结构单位。分子是可数的。每个分子都有相同的组成,可用同一个分子式表示。
    气体都由分子组成。惰性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氧气、氮气是双原子分子,二氧化碳、甲烷是多原子分子。
    对于许多天然的和合成的固体物质,如塑料、食盐、铁等都不存在由几个或几十个原子构成的小分子。
    金刚石是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一个“巨大分子”,铁等金属也可看作“巨大分子”,食盐晶体也是一个“巨大分子”。
    高分子是另一类大分子。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橡胶、塑料等一类物质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高聚物。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常大到几万,甚至几百万,每个高聚物大分子是由成百个,上千个小分子聚合而成。我们把这类物质叫高分子化合物。
    化学是研究分子的科学。人们将能设计出给定性能的分子,这种从事分子设计的科学称为“分子工艺学”和“分子技术”,分子技术必将造福于人类。
    3.分子、原子小议
    (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如水结成冰,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变化的只是水分子间的距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起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如碳或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硫、碳、氧气的分子都发生了变化,分别生成了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是指在一般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原子种类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中一种元素不可能变成另一种元素,一种原子不可能变成另一种原子。在化学反应里,原子核是不变的,只是核电子层结构变化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2)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征
    ①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但均具有一定质量。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 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6 kg。
    ②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着。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状态改变的结果;化学变化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即原子运动状态改变的结果。
    ③分子和原子间都有一定间隔。如物质的热胀冷缩,物态的变化都是由分子间或原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引起的。
    ④分子问和原子间存在一定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引力使分子和原子能聚集起来,斥力使它们问留有空隙。
    ⑤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金刚石、稀有气体等。
    ⑥分子和原子的可分性。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用其他物理方法可将原子再分。如核反应及放射性元素衰变等。
    4.分子与原子疑难解答
    (1)为什么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答: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体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现象,它不能由单个分子表现出来。例如单个分子就不能用固态、液态或气态来描述。而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却都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所以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原子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答: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只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看该物质是否由原子直接构成。若某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则分子就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而构成分子的原子就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水是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就是水分子,而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就不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原子就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如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则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就是铁原子。
    (3)分子比原子大吗?
    答:分子与原子哪种大,哪种小。不能一概而论,只适用于分子和构成该分子的原子相比。例如只能说氧分子比构成它的氧原子大,而不能说氧分子比任何原子都大,事实上有的原子(如汞原子)比氧分子大得多。
    (4)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吗?
    答: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因为化学中“粒子”应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如S和O2都含有16个质子,H2O和NH3都含有10个质子。O2和S2-都含有16个质子。Na+和NH都含有11个质子,但它们却属于同一种元素。只有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及其离子才是闹种元素.如Na和Na+,Cl和Cl-的质子数相同,它们是同种元素,分别称为钠元素和氯元素。
    (5)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吗?
    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空气里含有氧、氮等不同种元素,而它却是混合物。只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化合物。如KClO3,是由钾、氯、氧三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它是化合物。

    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版本
    期数
    内容标题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分类索引号
    G.623.2
    分类索引描述
    教学法
    主题词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栏目名称
    教案精选
    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

    相关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案,共6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