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01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 醉翁亭记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 醉翁亭记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填空,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 醉翁亭记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chú)       琅琊(lánɡ)(yá)

    饮少醉(zhé)          开(fēi)

    岩穴(míng)           明(huì)

    伛偻提携(yǔ)(lǚ)       泉香而酒(liè)

    (yáo)(sù)      者胜(yì)

    筹交错(gōng)         树林阴(yì)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

    (2)醉翁之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3)日出而林        霏:弥漫的云气

    (4)云归而岩穴        暝:昏暗

    (5)野发而幽香        芳:

    (6)伛偻提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7)泉香而酒          洌:

    (8)山肴野            蔌:菜蔬

    (9)杂然而前        陈:陈列摆开

    (10)宴之乐           酣:尽兴地喝酒

    (11)者胜             弈:下棋

    (12)筹交错           觥:酒杯

    3.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望之蔚然而深者(秀丽)

    (1)秀

    佳木而繁阴(茂盛)

          而岩穴暝(聚拢)

    (2)归  太守而宾客从也(返回)

    微斯人,吾谁与(投靠,依附)

    山水之(乐趣)

    (3)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乐)

    太守自也(命名)

    (4)谓

    太守谁(为,是)

    僧曰智仙也(结构助词,的)

    (5)之  者谁(代词,代指醉翁亭)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2)然临于泉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3)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4)自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名,称呼)

    5.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

    (1)望之蔚然深秀者(连词,表并列)

    (2)得之心寓之酒也(连词,表顺承)

    (3)临溪渔(连词,表修饰)

    (4)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连词,表转折)

    6.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至于/负者歌于途

    7.填空。

    (1)《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朝代)文学家,和苏轼、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作者用“(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9.读《醉翁亭记》,让我们对欧阳修的品质与修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为欧阳修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词。

    【示例】苏轼:他的文学成就举世无双他的人生却充满坎坷然而再多的挫折与磨难也没有将他打倒他始终笑对生活中的无奈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开创宋词豪放派的先河影响了后世的词作……苏轼的贡献是无穷的是伟大的!

    欧阳修:他用笔记叙与民同乐的经历,他用心灵描绘和谐的图画,他用旷达书写潇洒的人生。困难在他面前,就如同写在沙滩上的字,潮水一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用一生,谱出一曲旷达、悠远的壮歌。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0.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阅读课文第1段和第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安排写景的顺序的。

    第1段主要采用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作者先从远山落笔,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利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环境。第2段采用时间顺序:利用时间的推移,抓住朝暮(“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及四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特点描写山中景色,最后用“乐亦无穷也”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11.阅读课文第3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1)本段具体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用原文回答)

    (2)选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意在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表现这个地方在作者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醉翁之意”的理解。

    醉翁之意不只在于山水之间,更在于乐人之乐(或:与民同乐)。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第1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

    B.第3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作者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

    C.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散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使文章带上了散文的韵味。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义。

    (解析:B.作者被贬虽有抑郁和落寞,但本文重点表达的是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愁苦”和“愤懑”言之过重。)

    14.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未能释然,欧阳修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示例一】我更欣赏范仲淹的人生态度。因为他即使身处人生逆境,也不在乎个人得失,依旧怀有忧国忧民之心,现如今国家的建设更需要这样的人。【示例二】我更欣赏柳宗元的人生态度 。他这种直面人生、快意倾吐的率真就如同永州荒野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一样美得那么清澈幽静,别具一格。【示例三】我更欣赏欧阳修的人生态度 。因为他以百姓的快乐为个人理想,这种与民同乐的情怀与胸襟更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03 拓展阅读

    (广安中考改编)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5.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标两处)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峰路转         回:曲折、回环

    (2)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居高面下

    (3)既得泉于山谷之间     斯:

    (4)掇幽芳而乔木         荫:遮阴纳凉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18.【乙】文中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者(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甲】文所在文章和【乙】文都表现出作者与民同乐(提取【乙】文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

    19.“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借景物来表现作者的情怀。【甲】【乙】两篇选文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甲】文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乙】文表现了百姓生活太平祥和,官员能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

    附【乙】文参考译文: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文言文句式——判断句

    【典型例题】下列语句中不属于判断句这一文言句式的一项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花之君子者也

    【参考答案】B(解析:A.“则”是副词表示肯定判断;B.“也”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C.以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即“……者……也”式;D.主语前面不用“者”停顿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技法点睛】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文言文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为:句中用“者”句末用“也”(“……者……也”)。它的变化形式有:①句中不用“者”句末用“也”(“…………也”);②句中用“者”句末不用“也”(“……者……”);③句末用“者也”(“…………者也”)等。

    (2)用“乃”“即”“则”“皆”“必”“本”“系”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用“是”作判断动词比较少见(古汉语中“是”一般用作指示代词一般不用来表示判断)。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此外还有不使用任何判断词的情况就要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了。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2 范进中举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2 范进中举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观察右面这幅漫画,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0* 创造宣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0* 创造宣言复习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填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8 怀疑与学问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8 怀疑与学问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加点的字注音,将下列语句用楷书抄写在田字格内,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