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电容器的电容-选能力课时针对练习—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60034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8电容器的电容-选能力课时针对练习—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60034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8电容器的电容-选能力课时针对练习—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60034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8 电容器与电容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8 电容器与电容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0-2 F,20 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是充电过程
B.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0×10-2 F
D.该电容器的电荷量变化量为0.20 C
2.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所示).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3(多选).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化成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液面高度变化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形成一个电容器,电容C的大小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C与h的关系是( )
A.C增大表示h增大 B.C增大表示h减小
C.C减小表示h减小 D.C减小表示h增大
4.[多选]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和恒定直流电源相连,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电容器正在充电
B.电容器正在放电
C.电容器两板间距离可能正在变大
D.电容器两板间距离可能正在变小
解析:选AD 平行板电容器和恒定直流电源相连,电容器两端电压不变,箭头表示电流方向,则电容器正在充电,故A正确,B错误;电容器正在充电,电容器两板所带电量增大,电容器的电容增大,所以电容器两板间距离可能正在变小,故D正确,C错误。
5.有两个平行板电容器,它们的电容之比为5∶4,它们的带电荷量之比为5∶1,两极板间距离之比为4∶3,则两极板间电压之比和电场强度之比分别为( ).
A.4∶1 1∶3 B.1∶4 3∶1
C.4∶1 3∶1 D.4∶1 4∶3
6(多选).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E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
A.U变小,E不变 B.E变大,Ep变大
C.U变小,Ep不变 D.U不变,Ep不变
7.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恒压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通过A点接地,一带正电小球被固定于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将变大
B.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
C.电容器的电荷量不变
D.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将增大
8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与稳压直流电源连接,下板固定,当上板在AB位置时,一个带电油滴刚好静止在电容器的中点,现在断开开关,使上板在AB位置与A′B′位置之间上下往复移动,以下关于带电油滴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油滴在电容器两极板间上下往复运动
B.油滴始终向下极板运动最后到达下极板
C.油滴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D.上板向上移动时,油滴做加速运动;上板向下移动时,油滴做减速运动
9.如图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上极板带正电荷.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由两极板间的A点移动到B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为l,连线AB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所做的功等于( )
A.eq \f(qCl,Qd) B.eq \f(qQl,Cd)
C.eq \f(qQl,2Cd) D.eq \f(qCl,2Qd)
10.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电容为C,开始两板均不带电,A板接地且中央有孔,现将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一滴一滴地从小孔正上方h高处无初速度地滴下,落向B板后电荷全部传给B板。
(1)第几滴液滴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2)能够到达B板的液滴不会超过多少滴?
1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极板长为L,极板间距离为d,极板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α,P、M两点恰好处在电容器的边缘,两极板正对区域均看成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由两极板的中央P点从静止开始沿与极板平行的直线运动到M点,此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W,求:
(1)液滴的电荷量;
(2)液滴开始运动瞬时的加速度大小;
(3)液滴到达M点的速度大小.
1.8电容器的电容-选能力课时针对练习答案
1.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 V降低到36 V,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
A.是充电过程
B.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0×10-2 F
D.该电容器的电荷量变化量为0.20 C
答案:B
解析:由Q=CU知,U降低,Q减小,故为放电过程,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由C=eq \f(Q,U)=eq \f(0.2,40) F=5.0×10-3 F,可知选项C错误;ΔQ=CΔU=5.0×10-3×4 C=0.02 C,选项D错误.
2.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所示).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答案 A
解析 静电计指针偏角体现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大小.在做选项所示的操作中,电容器电荷量Q保持不变,C=eq \f(Q,U)=eq \f(εrS,4πkd).保持S不变,增大d,则C减小,U增大,偏角θ增大,选项A正确,B错误;保持d不变,减小S,则C减小,U增大,偏角θ也增大,故选项C、D均错.
3(多选).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化成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液面高度变化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形成一个电容器,电容C的大小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C与h的关系是( )
A.C增大表示h增大 B.C增大表示h减小
C.C减小表示h减小 D.C减小表示h增大
答案:AC
解析:金属芯线和导电液体相当于电容器的两极板,液面的升和降分别对应两极板正对面积的增大和减小,由C=eq \f(εrS,4πkd)可知,选项A、C正确.
4.[多选]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和恒定直流电源相连,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电容器正在充电
B.电容器正在放电
C.电容器两板间距离可能正在变大
D.电容器两板间距离可能正在变小
解析:选AD 平行板电容器和恒定直流电源相连,电容器两端电压不变,箭头表示电流方向,则电容器正在充电,故A正确,B错误;电容器正在充电,电容器两板所带电量增大,电容器的电容增大,所以电容器两板间距离可能正在变小,故D正确,C错误。
5.有两个平行板电容器,它们的电容之比为5∶4,它们的带电荷量之比为5∶1,两极板间距离之比为4∶3,则两极板间电压之比和电场强度之比分别为( ).
A.4∶1 1∶3 B.1∶4 3∶1
C.4∶1 3∶1 D.4∶1 4∶3
答案 C
解析 由U=eq \f(Q,C)得:eq \f(U1,U2)=eq \f(Q1C2,Q2C1)=eq \f(5×4,5)=eq \f(4,1),
又由E=eq \f(U,d)=eq \f(Q,Cd)得:eq \f(E1,E2)=eq \f(Q1C2d2,Q2C1d1)=eq \f(5×4×3,5×4)=eq \f(3,1),
所以选项C正确
6(多选).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E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
A.U变小,E不变 B.E变大,Ep变大
C.U变小,Ep不变 D.U不变,Ep不变
答案:AC
解析: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说明电容器带的电荷量不变.由C=eq \f(εrS,4πkd),U=eq \f(Q,C),推出U∝d,因此正极板向负极板接近,即d变小时,U变小.又由E=eq \f(U,d),U∝d,故E不变,选项A正确,选项B、D错误.负极板接地即以负极板作为零电势点,电场强度E不变,P点的电势不变,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也不变,选项C正确.
7.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恒压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通过A点接地,一带正电小球被固定于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将变大
B.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
C.电容器的电荷量不变
D.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将增大
解析:选D 根据C=eq \f(εrS,4πkd)知,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即d增大,则电容减小,故A错误。静电计测量的是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因为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则电势差不变,所以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故B错误。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电容减小,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eq \f(Q,U),电容器与电源保持相连,则U不变,当C减小,则Q也减小,故C错误。电势差不变,d增大,则由公式E=eq \f(U,d)分析得知板间电场强度减小,P点与上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而P点的电势比上极板低,上极板的电势不变,则P点的电势增大,因为带电小球带正电荷,则小球的电势能增大,故D正确。
8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与稳压直流电源连接,下板固定,当上板在AB位置时,一个带电油滴刚好静止在电容器的中点,现在断开开关,使上板在AB位置与A′B′位置之间上下往复移动,以下关于带电油滴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油滴在电容器两极板间上下往复运动
B.油滴始终向下极板运动最后到达下极板
C.油滴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D.上板向上移动时,油滴做加速运动;上板向下移动时,油滴做减速运动
解析:选C 带电油滴刚好悬浮静止在电容器的中点,说明油滴所受重力和电场力等大反向,即qE=mg。当上板在AB位置与A′B′位置之间上下往复移动时,不管上板在哪个位置(除AB位置外),两极板的带电荷量Q为定值,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eq \f(U,d)=eq \f(4πkQ,εrS)不变化,所以总有qE=mg,油滴所受的合力仍为零,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9.如图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上极板带正电荷.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由两极板间的A点移动到B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为l,连线AB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所做的功等于( )
A.eq \f(qCl,Qd) B.eq \f(qQl,Cd)
C.eq \f(qQl,2Cd) D.eq \f(qCl,2Qd)
答案:C
解析:根据U=eq \f(Q,C),E=eq \f(U,d)可得E=eq \f(Q,Cd),所以,A→B电场力做功W=qElsin 30°=eq \f(qQl,2Cd).
10.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电容为C,开始两板均不带电,A板接地且中央有孔,现将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一滴一滴地从小孔正上方h高处无初速度地滴下,落向B板后电荷全部传给B板。
(1)第几滴液滴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2)能够到达B板的液滴不会超过多少滴?
答案:(1)eq \f(Cdmg,q2)+1 (2)eq \f(mgCh+d,q2)
解析:(1)设第n滴恰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时电容器的带电荷量为(n-1)q,对第n滴液滴,根据它的受力平衡得:qE=mg,E=eq \f(U,d)=eq \f(Q,Cd)=eq \f(n-1q,Cd)
解得:n=eq \f(mgCd,q2)+1。
(2)当到达B板的液滴增多时,电容器带电荷量Q增大,两板间电压也增大;当某带电液滴到达B板速度恰好为零时,该液滴将返回,在OB间往复运动。设能够到达B板的液滴不会超过n′,由动能定理有:qU′=mg(h+d),qeq \f(n′q,C)=mg(h+d),解得:n′=eq \f(mgCh+d,q2)。
1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极板长为L,极板间距离为d,极板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α,P、M两点恰好处在电容器的边缘,两极板正对区域均看成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由两极板的中央P点从静止开始沿与极板平行的直线运动到M点,此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W,求:
(1)液滴的电荷量;
(2)液滴开始运动瞬时的加速度大小;
(3)液滴到达M点的速度大小.
答案:(1)eq \f(Cmgdcs α,Q)
(2)gsin α (3) eq \r(2gLsin α-\f(W,m))
解析:(1)板间电压U=eq \f(Q,C),电场强度E=eq \f(U,d),对液滴qE=mgcs α,由以上三式求得液滴带电荷量
q=eq \f(Cmgdcs α,Q).
(2)释放瞬间mgsin α=ma,液滴的加速度a=gsin α.
(3)对加速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mgLsin α-W=eq \f(1,2)mv2
液滴到达M点的速度
v=eq \r(2gLsin α-\f(W,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 静电场7 静电现象的应用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4 电势能和电势课后练习题,共9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1第一章 静电场3 电场强度同步测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