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跟踪练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848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跟踪练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848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跟踪练习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848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苏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跟踪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加入BaCl2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g+B.先加入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原溶液一定有NH4+D.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2.下列所给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化肥C.氯气能溶于水——自来水消毒 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漂白剂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Fe(OH)3生成FeO B.实验室加热NH4Cl固体制取NH3C.SO2和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 D.Na在空气中燃烧制取Na2O4.下列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NO2 B.Fe2O3 C.SO3 D.NaHCO3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氨气易液化且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C.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6.有下列物质:①氮氧化物、②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③含铅化合物、④二氧化硫、⑤一氧化碳,其中属于汽车尾气成分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石墨能够导电,所以石墨是电解质C.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Cl固体中的NH4ClD.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应依次加入Na2CO3、NaOH和BaCl2溶液8.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该无色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成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有SO2和NO B.肯定没有Cl2、O2和NOC.可能有O2和Cl2 D.肯定有NO29.下列气体中,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是( )A.Cl2 B.SO2 C.N2 D.NO2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氨在工业上经常作制冷剂使用B.碳酸氢铵的俗名是碳铵C.工业硝酸常因溶有少量的Fe3+而略显黄色D.NO2不但能形成酸雨,在日光照射下,还能使氧气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O311.历史上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和“20 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之一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使 人们深刻认识到了汽车尾气的危害性。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 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烟雾是一种固溶胶,其分散剂是空气 B.O2 和 O3 是氧的两种同素异形体C.反应 I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NO2 不是酸性氧化物12.施用氮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并能提高作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下列关于氮肥的说法错误的是A.尿素CO(NH2)2是一种氮肥B.储存碳酸氢铵时,应密封并置于阴凉通风处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施用D.氮肥溶于水,其中的氮元素均以铵离子形式在存13.利用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鉴别SO2和CO2气体:用酸性KMnO4溶液B.证明溶液中含有NH4+: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C.鉴别Br-和I-: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淀粉溶液D.鉴别NO2和溴蒸气:用蒸馏水14.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可以是某些低价含氮物质的氧化产物;B.NO属于一种大气污染物,易结合血红蛋白使人中毒;C.NO是汽车尾气废气排放产生的污染之一;D.NO是红棕色气体15.下列溶液,加入Ba(OH)2试剂(可加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产生沉淀的一组是 ( )A.Na2SO4 B.Na2CO3 C.MgCl2 D.(NH4)2SO4二、填空题16.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__。(3)图示反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17.(1)检验某溶液中含有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2)鉴别NaCl和KC1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3)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可以利用_________区分。18.、NO和等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1)的处理。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分解。与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O和的处理。已除去的硝酸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①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和去除率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②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NO的氧化吸收。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和,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19.按要求填空(1)已知Cu2O溶于稀硫酸,可得到CuSO4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2)写出经过一步反应能得到Cu3(OH)4SO4的化学方程式(要求非氧化还原反应)_____;(3)8.4 g N2与9.6 g某单质Rx,所含原子个数相同,且分子数之比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x值为_____________。(4)写出溶液中NH4+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A.食盐, B.食醋,C.苹果汁,D.葡萄糖,E.青霉素,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___ ;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的是____;即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为防腐剂、着色剂的是____;食用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受损的____。(2)已知维生素A1的键线式如下,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回答下列问题:①维生素A是一类重要的维生素,又称视黄醇,它属于_____(填“水溶性”或“脂溶性”)维生素;如果人体内缺少维生素A,易患_____等眼疾(任写一种), 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蔬菜有______。②维生素A1的结构简式如上图,推测它____使溴水褪色(填“能”或“否”),若1mol维生素A1分子最多可跟_____mol H2发生加成反应。(3)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①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必须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对化石燃料进行______。对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使其中的有害气体NO、CO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获得洁净安全的饮用水是每个人的正常需要。某农村地区为获得饮用水,在将地表水取回家后,常使用漂白粉或漂白精片进行杀菌消毒,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③人类产生的垃圾应进行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即便如此,仍会剩余不少垃圾,因此必须对剩余垃圾进一步处理,除卫生填埋外,还有一种能够改变垃圾的组成、结构使其体积减小、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能量并使之无害化的处理方式,这种垃圾的处理方式是_____技术。三、实验题21.Ⅰ.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NO2和SO2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实验。(1)图甲两集气瓶中__(填“上”或“下”)瓶气体颜色深。(2)图乙中反应的现象是___。(3)图丙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SO2和NO2反应的产物中有__,NO2在该反应中显__性。(4)由图乙和图丙中的现象写出NO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Ⅱ.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镁与NO2的反应。已知镁与CO2的反应为2Mg+CO22MgO+C。(1)该小组类比Mg与CO2的反应对Mg与NO2的反应进行猜测,写出Mg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上述猜测,实验装置(用于连接玻璃管的乳胶管均内衬锡纸)如图所示。资料信息:2NO2+2NaOH=NaNO2+NaNO3+H2O①装置A中的试剂是__。②干燥管和装置B的作用分别是__、__。③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_。a.通入NO2 b.打开弹簧夹c.点燃酒精灯 d.当硬质玻璃管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关闭弹簧夹22.将加热至红热的木炭投入盛有足量的浓的试管中,立即塞好塞子,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已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开始后撤去酒精灯,试管a中除可看到木炭剧烈反应直至消失外,还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管b中最终____________(填“有”或“无”)沉淀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4)集气瓶e中最后收集到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理论上该气体的总体积为_______________L(标准状况,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字)。2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K+、Na+。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2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 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 g沉淀不溶。②向①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1)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2)原溶液中c()为____,c()____c() (填“>、<或=”);(3)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__c() (填“>、<或=”)。
参考答案1.C2.A3.C4.B5.B6.D7.C8.A9.C10.C11.A12.D13.B14.D15.D16.都含有氧原子(都是氧化物) 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CO+2NON2+2CO2 17.取少量试样加入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试纸由红变蓝 焰色试验 丁达尔效应 18. BC NO 19.Cu2O+2H+=Cu+Cu2++H2O 3CuSO4+4NaOH=Cu3(OH)4SO4+2Na2SO4 16 3 加入过量NaOH,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溶液中存在NH4+ NH4+ + OH- H2O + NH3↑ 20.C D E B A 脂溶性 夜盲症或干眼症 胡萝卜 能 5 脱硫处理 Ca(ClO)2+H2O+CO2=CaCO3↓+2HClO 垃圾焚烧发电 21.下 两气体混合后,红棕色消失 NO 氧化 NO2+SO2=NO+SO3 4Mg+2NO24MgO+N2 NaOH溶液 吸收NO2避免污染环境 收集N2 badc 22.试管上部充满红棕色气体 无 与水反应生成的(足量)中和了 NO 5.97 23.、、 Cl−、K+、Na+ 0.05 mol/L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