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跟踪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848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跟踪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848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跟踪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848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综合训练题
展开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跟踪练习
一、单选题
1.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H3是4核10电子分子,具有还原性
B.NH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气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氨气是非电解质,NH3·H2O是电解质
D.铵盐受热都易分解,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检验:取样后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检验:取样后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C.检验:取样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D.检验:取样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气体
3.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几种:K+、NH4+、Ba2+、SO42-、I-、AlO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呈无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K+ B.SO42- C.Ba2+ D.NH4+
4.X、Y、Z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X能与强酸或强碱溶液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气体气体Z
A.若X为金属单质,则Y、Z可能为同一物质
B.若X为盐,则Y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一定是
C.若X为盐,则Z一定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若X为正盐,则其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同温度下纯水的电离程度大
5.将NO、NO2的混合气体缓缓通入盛有10L0.3mol/LNaOH溶液的烧杯中,恰好被完全吸收,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体积比为(已知:2NO2+2NaOH=NaNO2+NaNO3+H2O,NO2+NO+2NaOH=2NaNO2+H2O)
A.≤1:1 B.只能等于1:2 C.只能等于1:1 D.等于1:3
6.某无色气体甲,可能含NO、、、、中的几种,将100mL气体甲经过如图所示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为
A.、NO、 B.NO、、
C.、、 D.NO、、
7.工业上常采用生物硝化法将NH4+转化为NO3-来处理氨氮废水,工作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硝化法处理废水,会导致水体pH逐渐下降:NH4++2O2=NO3+2H++H2O
B.长期过量使用NH4Cl等铵态化肥,易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
C.检验NH4+所需的试剂是浓NaOH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D.微生物保持活性的pH范围为7~9,可以加入石灰石来调节水体的pH
8.利用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SO2和CO2气体:用酸性KMnO4溶液
B.证明溶液中含有NH4+: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
C.鉴别Br-和I-: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淀粉溶液
D.鉴别NO2和溴蒸气:用蒸馏水
9.11.9g金属锡(Sn)跟100mL12mol·L-1 HNO3共热一段时间。完全反应后测定溶液中c(H+)为8 mol·L-1,溶液体积仍为100mL。产生的气体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消耗氢氧化钠0.4mol。由此推断氧化产物可能是( )
A.SnO2·4H2O B.Sn(NO3)4
C.Sn(NO3)2 D.Sn(NO3)2和Sn(NO3)4
10.检验NH4+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加入到试管中,然后( )
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检验其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溶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
11.经过多方努力,郑州市的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可以减少有害尾气的排放。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O2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为CO和NO
C.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D.该催化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2NO+O2+4CO4CO2+N2
12.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O2与水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利用上述关系制取NaHCO3的操作为向饱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过量的CO2、NH3,然后过滤得到NaHCO3
13.某烧杯中盛有含0.2 mol NH4Al(SO4)2的溶液,向其中缓缓加入4 mol·L-1的NaOH溶液200 mL,使其充分反应,此时烧杯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
A.Al3+和Al(OH)3 B.AlO2— C.AlO2—和Al(OH)3 D.Al(OH)3
14.向100 mL 0.1 mol·L-1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 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沉淀只有BaSO4
B.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2SO42-+2Ba2++3OH-==Al(OH)3↓+2BaSO4↓
C.c点溶液呈碱性
D.c点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为200 mL
15.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0倍,测得pH > 8,说明NH3·H2O为弱碱
C.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受热不稳定
D.将红热的Pt丝伸入上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的氧化产物为NO2
二、实验题
16.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aCO3、NH4NO3、Na2SO4、BaCl2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过滤;
②取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③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由上述现象推断:
(1)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可能含有__。
(2)若要检验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__。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A装置中甲仪器名称为______。
(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① A中乙为MnO2固体,甲中盛有浓盐酸,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 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Ⅰ.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
Ⅱ. 氯水中加入 NaHCO3粉末,有无色气泡产生,某同学得出结论: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较强的酸性。请你评价该同学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③E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关闭止水夹c,制得NO2,接着再进行有关实验。
① 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__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② NO2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钠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8.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产物不同。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A中的硫酸亚铁铵至分解完全。确定分解产物的成分。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C中无明显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确定产物中定有______气体产生,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若去掉C,是否能得出同样结论并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固体分解后产生NH3,写出其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而不含FeO。请完成表内容。(试剂,仪器自选)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 | 结论 |
①取少量A中残留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使其完全溶解;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 |
(5) 用实验的方法验证C溶液含有N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铁与硝酸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
①浓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4、+3、+2、+1、0、-3价氮的化合物。
②FeSO4(aq)+NO(g)Fe(NO)SO4(aq)(棕色) ΔH<0。
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吸收NO、NO2,本身被还原成Mn2+。
实验现象:
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及现象:常温下,取下分液漏斗的塞子,旋转活塞,观察到A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B、C中产生气泡,溶液颜色无变化。点燃酒精灯,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气体颜色逐渐变浅;B中出现棕色,C中紫红色溶液逐渐变无色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常温下,A中产生无色气体,不产生红棕色气体,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①尾气处理装置宜选择____(填代号)。
②如果尾气中NO、NO2以体积比1∶1参与反应,则生成一种含氮化合物。写出你选择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C中吸收NO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取少量B中棕色溶液于试管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说明产生了N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验反应后A中是否有Fe2+的试剂宜选择_____(填代号)。
a.KSCN溶液 b.K3[Fe(CN)6]溶液 c.KI淀粉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参考答案
1.D2.C3.A4.B5.A6.A7.C8.B9.A10.D11.C12.C13.D14.C15.D
16.CaCO3、Na2SO4 NH4NO3 取少量固体加入NaOH溶液中,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若试纸变蓝,则含有NH4NO3,反之不含NH4NO3
17.分液漏斗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溶液褪色 不合理,因为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气体溶于水后能够与NaHCO3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吸收尾气,防止大气污染 a b c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丁 2NO2+2NaOH=NaNO2+NaNO3+H2O
18.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生成 SO2 SO2+H2O2+Ba2+=BaSO4↓+2H+ 否,若有,SO3也有白色沉淀生成 作制冷剂、做氮肥 将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高锰酸钾溶液、KSCN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 取少量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浓NaOH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若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C溶液含有NH4+反之,则无。
19.产生CO2,排尽装置内空气 常温下,铁片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F NO2+NO+2OH-=2+H2O 3+5NO+4H+=3Mn2++5+2H2O 棕色溶液变为浅绿色溶液,有无色气体逸出,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 A中产生的NO2与B中水反应会生成NO,B中也能出现棕色 bd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精练: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