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三市联考中考 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展开2021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三市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自来水经过蒸馏变为蒸馏水 B.以石墨为原料合成金刚石
C.防毒面具中用活性炭防止中毒 D.将泥水过滤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过滤
C. 加热液体 D. 称量固体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3Fe+2O2Fe3O4 B.2P+5O22P2O5
C.CO+CuOCu+CO2↑ D.Al+2HCl═AlCl2+H2↑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的净化方法中只有吸附和蒸馏能将硬水软化
C.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目的是防止出现“水华”现象
D.“南水北调”说明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
5.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H2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
C.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
D.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
6.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是反应物中的杂质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7.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8.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
验
设
计
实验
目的
探究CO2与H2O是否发生反应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证明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10.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现有100g CaCO3样品,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g。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生成CO2的质量是33g
B.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g
C.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
D.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4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11.(5分)化学基础与常识。
(1)下列生活中的用品,使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序号)。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3)写出两个含+5价元素化合物的化学式 。
(4)石灰石用途非常广泛。可用来吸收火力发电厂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废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X的化学式为 。
(5)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C
d.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7
12.(5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在下表所示的金属制品中,A、C的主要用途是利用了金属的 。
A.蒸锅
B.铜导线
C.铁制暖气片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产生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北宋《浸铜要略序》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13.(5分)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氢
碳
氮
氧
钙
铁
元素符号
H
C
N
O
Ca
Fe
(1)若某物质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学肥料,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2)若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时,元素有化合价改变,这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3)若某些元素组成的物质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A、B、C、D都是由以上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由三种元素组成,C是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B物质可能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b.C和B一定不含相同的元素
c.A生成B和C一定需要高温
d.B转化成D可用化合反应实现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5分)
14.(5分)6g大理石样品与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生成二氧化碳2.2g,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5.(4分)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①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注射器C与装置E相连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 ,说明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16.(6分)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领域。铝亦有其特殊的性质,试根据以下信息填空或简答。
(1)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比锌 。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粒少而慢。为了探究铝与酸反应的规律,小强用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光亮铝片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现象
铝表面产生气泡很小且慢
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且快
(2)比较实验三、实验四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 有关。
(3)比较实验一、实验二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可能与 、 粒子和温度、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等多种因素有关。
(4)写出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小芳将长条状铝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轻轻摇动铝条,受热一段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为探究其原因,小芳查阅资料得知:铝的熔、沸点分别是660℃、2460℃;氧化铝的熔、沸点分别为2054℃、2980℃。
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
2021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三市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自来水经过蒸馏变为蒸馏水
B.以石墨为原料合成金刚石
C.防毒面具中用活性炭防止中毒
D.将泥水过滤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自来水经过蒸馏变为蒸馏水、防毒面具中用活性炭防止中毒、将泥水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自来水经过蒸馏变为蒸馏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以石墨为原料合成金刚石,金刚石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防毒面具中用活性炭防止中毒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将泥水过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过滤
C. 加热液体 D. 称量固体
【分析】A、从酒精灯的使用去分析;
B、从过滤时应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去分析;
C、从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去分析;
D、从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去分析;
【解答】解:A、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故错误;
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图中没有玻璃棒;故错误;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③试管与桌面呈45°角;④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⑤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故正确;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图中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反了;故错误;
故选:C。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3.(3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3Fe+2O2Fe3O4 B.2P+5O22P2O5
C.CO+CuOCu+CO2↑ D.Al+2HCl═AlCl2+H2↑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一氧化碳是气体,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CuOCu+CO2,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中氯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Al+6HCl═2AlCl3+3H2↑,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4.(3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的净化方法中只有吸附和蒸馏能将硬水软化
C.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目的是防止出现“水华”现象
D.“南水北调”说明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
【分析】A、水资源的保护;
B、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
C、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目的是防止出现“水华”现象正确;
D、“南水北调”说明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错误。
【解答】解:A、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错误,淡水资源很不丰富,而且分布很不均匀;故选项错误;
B、水的净化方法中只有吸附和蒸馏能将硬水软化错误,因为吸附不能将硬水软化;故选项错误;
C、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目的是防止出现“水华”现象正确,因为“水华”现象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故选项正确;
D、“南水北调”说明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错误,说明我国北方水资源不丰富;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还考查了硬水与软水的转化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3分)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H2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
C.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
D.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错误;
B、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错误;
C、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原子,错误;
D、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6.(3分)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是反应物中的杂质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反应后甲、乙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丙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即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因此丙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甲和乙反应生成丙,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7.(3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分析】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解答】解:一种元素可构成不同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如由碳元素形成单质有金刚石和石墨以及无定形的碳。由磷元素形成的单质有红磷和白磷。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有氧气和臭氧。因此含有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由几种单质混合在一起的混合物。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些基本概念,比较简单,只要理解了基本概念,就能很好的解决这类题目.
8.(3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分析】A、根据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CO具有还原性,在工业上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不一定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3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
验
设
计
实验
目的
探究CO2与H2O是否发生反应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证明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干燥的部分变红而湿润的部分变红可知CO2与H2O发生反应进行解答;
B、根据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只能证明燃烧与温度有关,不能证明是否需要氧气进行解答;
C、根据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只能证明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D、根据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逸出进行解答.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干燥的部分变红而湿润的部分变红,可知CO2与H2O发生反应,故A正确;
B、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只能证明燃烧与温度有关,不能证明是否需要氧气,故不能达到目的,故B错误;
C、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只能证明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而不能证明有水生成,故C错误;
D、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逸出,所以这样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能够考查同学们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3分)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现有100g CaCO3样品,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g。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生成CO2的质量是33g
B.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g
C.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
D.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4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相关量。
【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100g﹣67g=33g,故正确;
B、设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x
CaCO3CaO+CO2↑,
56 44
x 33g
x=42g,故正确;
C、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由于反应后部分碳酸钙转化为氧化钙,过程中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固体的质量减小,所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故正确;
D、碳酸钙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6×3)=1:4,反应过程中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氧元素只有部分转化,所以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小于1:4,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11.(5分)化学基础与常识。
(1)下列生活中的用品,使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B (填字母序号)。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的种类 不变。
(3)写出两个含+5价元素化合物的化学式 P2O5、KClO3(或HNO3)(合理即可) 。
(4)石灰石用途非常广泛。可用来吸收火力发电厂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废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X的化学式为 CO2 。
(5)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填字母序号)。
a.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C
d.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7
【分析】(1)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3)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来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5)根据分子结构模型、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氧化物的概念、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塑料桶和橡胶篮球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故填:AB;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填:元素的种类;
(3)在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在氯酸钾中,氯元素显+5价,在硝酸中,氮元素显+5价,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P2O5、KClO3、HNO3;故填:P2O5、KClO3(或HNO3)(合理即可);
(4)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中含有2个C原子和4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即X的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5)由微观示意图及题干说明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CO+2NO2CO2+N2;
a.由图可知,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C,故正确;
d.由2CO+2NO2CO2+N2可知,生成的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4×2):28=22:7,故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全面,与生活常识联系紧密,是中考的热门考点.考查的是物质的类别、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书写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5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在下表所示的金属制品中,A、C的主要用途是利用了金属的 导热性 。
A.蒸锅
B.铜导线
C.铁制暖气片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产生的原理 2CO+O22C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6O+3O22CO2+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北宋《浸铜要略序》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Fe+CuSO4=Cu+FeSO4 。
【分析】(1)依据图示和性质决定用途分析;
(2)依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优点分析;
(3)依据煤炉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分析;
(4)依据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5)依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分析。
【解答】解:(1)分析图示可知,A、C的主要用途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故填:导热性;
(2)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优点,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则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故B正确;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周围的温度,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C错误;
故填:AB;
(3)煤炉燃烧的反应原理是,下层:C+O2CO2,中层:CO2+C2CO,上层:2CO+O22CO2,则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产生的原理2CO+O22CO2,故填:2CO+O22CO2;
(4)酒精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反应方程式为C2H6O+3O22CO2+3H2O,故填:C2H6O+3O22CO2+3H2O;
(5)依据题中信息可知,其中包含的原理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则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填:Fe+CuSO4═FeSO4+Cu。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利用题中信息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3.(5分)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氢
碳
氮
氧
钙
铁
元素符号
H
C
N
O
Ca
Fe
(1)若某物质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学肥料,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NH4HCO3 。
(2)若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时,元素有化合价改变,这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CO、Fe2O3 。
(3)若某些元素组成的物质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NO3+Ca(OH)2=Ca(NO3)2+2H2O 。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CO(NH2)2+H2O 。
(5)A、B、C、D都是由以上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由三种元素组成,C是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d (填序号)。
a.B物质可能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b.C和B一定不含相同的元素
c.A生成B和C一定需要高温
d.B转化成D可用化合反应实现
【分析】(1)依据某物质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学肥料分析;
(2)依据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时,元素有化合价改变分析;
(3)依据已知元素和中和反应分析;
(4)依据在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分析;
(5)依据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由三种元素组成,推出A,C是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推出C,C与D反应生成A,推出D,A分解生成B和C,B能生成D,推出B,将推出的物质带回框图验证;依据推出的A、B、C、D分析。
【解答】解:(1)分析所给元素,该肥料为氮肥,则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学肥料的化学式为NH4HCO3,故填:NH4HCO3;
(2)分析所给元素可知,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时,元素有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为3CO+Fe2O33CO2+2Fe,这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CO、Fe2O3,故填:CO、Fe2O3;
(3)中和反应为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分析所给元素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NO3+Ca(OH)2=Ca(NO3)2+2H2O(合理即可),故填:2HNO3+Ca(OH)2=Ca(NO3)2+2H2O;
(4)在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故填:CO2+2NH3CO(NH2)2+H2O;
(5)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由三种元素组成,推出A为碳酸钙,C是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推出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D反应生成A,推出D为氢氧化钙,碳酸钙能生成B和二氧化碳,B能生成氢氧化钙,推出B为氧化钙或水,将推出的物质带回框图验证符合;
a.推出B为氧化钙或水,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故a正确;
b.推出C为二氧化碳,B为氧化钙或水,则B、C中含有相同的氧元素,故b错误;
c.推出A为碳酸钙,若B为氧化钙,C为二氧化碳,则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需要高温,若B为水,C为二氧化碳,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c错误;
d.推出B为氧化钙或水,D为氢氧化钙,则CaO+H2O=Ca(OH)2,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填:a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利用转化图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5分)
14.(5分)6g大理石样品与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生成二氧化碳2.2g,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求算出碳酸钙及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然后求出其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111 44
x y 2.2g
==
解得:x=5g,y=5.55g
所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5%
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5%.
【点评】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一个重点内容,其方法一般是:所加入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5.(4分)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①的仪器名称:① 集气瓶 。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DF或DG (填字母序号),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
(3)注射器C与装置E相连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 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 ,说明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分析】(1)仪器的名称与用途;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答】解:(1)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集气瓶;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DF或DG;2KMnO4K2MnO4+MnO2+O2↑;
(3)注射器C与装置E相连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是: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处;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6.(6分)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领域。铝亦有其特殊的性质,试根据以下信息填空或简答。
(1)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比锌 活泼 。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粒少而慢。为了探究铝与酸反应的规律,小强用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光亮铝片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现象
铝表面产生气泡很小且慢
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且快
(2)比较实验三、实验四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 酸的浓度 有关。
(3)比较实验一、实验二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可能与 钠离子 、 氯离子 粒子和温度、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等多种因素有关。
(4)写出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3H2SO4=Al2(SO4)3+3H2↑ 。
(5)小芳将长条状铝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轻轻摇动铝条,受热一段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为探究其原因,小芳查阅资料得知:铝的熔、沸点分别是660℃、2460℃;氧化铝的熔、沸点分别为2054℃、2980℃。
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酒精灯火焰温度能使金属铝熔化,但不能使表面的氧化铝薄膜熔化 。
【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同的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位于锌的前面,故活动性铝比锌强,即铝比锌活泼。
(2)比较实验三、四,除酸的浓度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可得出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酸的浓度有关。
(3)比较实验一、二,不同之处是实验二中加入了NaCl固体,从而导致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因此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可能与构成氯化钠的粒子﹣﹣钠离子、氯离子有关。
(4)实验二中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
(5)由题给信息可知,铝的熔沸点低于氧化铝的熔沸点,而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 薄膜,加热时,内部的铝温度先达到熔点而熔化,外部包裹的氧化铝薄膜因未达到熔点而不熔化,故会观察到氧化铝薄膜包裹熔化的铝,形成左右摇晃而不滴落的现象。
故答案为:(1)活泼;
(2)酸的浓度;
(3)钠离子;氯离子;
(4)2Al+3H2SO4=Al2(SO4)3+3H2↑;
(5)酒精灯火焰温度能使金属铝熔化,但不能使表面的氧化铝薄膜熔化。
【点评】掌握金属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三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三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 21, 过滤, A,答答, 试管,①维生素 91,8%<w<2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三市中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三市中考化学试卷,共4页。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简答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