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膜的外层与高尔基体膜直接相连
B.因为蓝藻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光合色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
C.线粒体膜上具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D.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
2.有关生物实验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制作装片时应将人的红细胞放在0.9%的生理盐水中
B.在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通常选取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C.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时,子叶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后,用50%的酒精冲洗
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用卡诺氏液进行染色
3.miRNA是真核细胞中具有调控功能但不编码蛋白质的小分子RNA,某些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要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B.miRNA通过抑制转录过程来抑制W蛋白的合成
C.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
D.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使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4.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现有3组实验: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阻滞受精卵第一次卵裂
B.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会发生交叉互换
C.细胞松弛素B的作用可能是阻止着丝点分裂
D.一个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有可能产生两种卵细胞,且卵细胞不需要经过变形
5.血红蛋白分子有2条β肽链,HbA基因控制合成的β肽链正常,HbS基因控制合成的β肽链上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进而导致红细胞呈镰刀型,基因型HbSHbS个体均在儿童期死亡,HbS基因携带者(HbAHbS)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与基因型为HbAHbA的个体相比,HbAHbS个体对疟疾病原体抵抗力较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疟疾疫区比非疫区的HbS基因频率高
B.为了调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率可在疟疾疫区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C.在疫区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患者后,人群中基因型为HbAHbA的个体比例上升
D.携带者(HbAHbS)体内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最多有2条异常肽链,最少0条异常肽链
6.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鱼塘富营养化可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元素
B.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
C.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五点取样法,分别统计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
D.水样中B处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稻田中的光合细菌等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二、综合题
7.在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番茄,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测得番茄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
(1)4~8h间番茄植株有机物的量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10h时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植物呼吸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水培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易出现烂根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助力“创文、创卫建设”;科研人员对甘棠湖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图甲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表示能最流经F营养级的示意图(a、b、c表示能量)。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中缺少的箭头是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湖边土壤中的蚯蚓对应图甲的______成分(填字母)。
(2)图乙中能量c1是______。若被F摄入的能量为e kJ,其粪便量中能量为f kJ,c1中的能量为m kJ,b的能量为n KJ,则最终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最少是______kJ。
(3)引种芦苇、香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答到两点)。
(4)如果有一种小昆虫从不远处的公园迁入到湖心岛上,在公园内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更易生存,而在湖心岛上飞行的昆虫易被吹入湖中淹死,我们能从这一事实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研究发现,炎症因子ILs能够促进痛觉的形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炎症反应时可能导致体温升高,机体能够增加散热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2)某些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使相关神经元更易产生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这______(填“是”或“不是”)非条件反射。当病毒导致人肺部细胞大量受损后,人体血液中的CO2含量上升,引起血管壁CO2感受器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导致位于______的呼吸中枢兴奋。
(3)在研究中发现,炎症因子ILs能通过系列信号通路促使Ca2+内流增加,若使用Ca2 +阻滞剂抑制神经细胞膜上Ca2 +通道的开放,神经递质释放减少,则能减缓炎症因子引起的疼痛。为了探究Ca2+与神经递质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得出的结论是Ca2+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10.水稻(2n=24)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杂交种的杂种优势,但杂交种只能种植一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进而影响产量。
(2)水稻的抗病和感病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常用单体(2n-1)进行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水稻的单体系(抗病)应有______种单体,若感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将感病水稻与水稻单体系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以及比例为______时,可将感病基因定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
(3)现研究人员将抗病,感病基因(R/r)定位于2号染色体上,已知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雄配子不育,现有两个2号单体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育种时通常以__________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杂交,每次均选择_____________单体植株,最后让该单体自交,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
11.某研究小组对某品牌的一次性口罩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确定口罩的合格性。回答下列问题:
(1)取样,准确称取10g(近似10mL)样品,剪碎后加入到90mL无菌水中,充分混匀得到样液。待样液自然沉降后取上清液进行菌落计数。计数前需先配置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类,该培养基展于___________。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处理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待冷却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接种0.1mL样液,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37、45、19、346和44,那么1g口罩样品中细菌数量为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对一次性口罩的微生物指标要求细菌菌落总数≤100个/g,该研究小组检测的口罩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标准。
(2)显微直接计数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的缺点是____________。
(3)为确定检测样液中大肠杆菌数目,需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用于鉴别,统计培养基上(紫)黑色菌落的数目。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新冠疫情至今仍在全球蔓延,疫苗被视为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下图是科研人员研发疫苗的多条技术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Ⅰ和Ⅱ都需要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足够数量的病毒株。动物细胞培养除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外,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还要通过____________来保证培养液的无菌无毒。此外还要定期用酶处理细胞,使_______的细跑脱落形成细胞悬液。途径Ⅰ与途径Ⅱ生产的疫苗安全性更高的是途径__________________。
(2)途径Ⅰ中,过程②、③要用到______________酶,过程⑤用_______处理工程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
(3)途径IV生产的DNA疫苗直接注入人体后,在人体细胞中表达出的______会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4)陈微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全球进入临床的第一个新冠疫苗,其原理是作为载体的腺病毒剔除了复制相关基因,在体内不能复制,在该位置插入_________,合成相关物质,激发机体免疫应答。
参考答案
1.D
【分析】
真核细胞的内质网膜可以与核膜的外膜直接相连,内质网膜还可与细胞膜直接相连,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桥梁。
【详解】
A、核膜的外层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A错误;
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不含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存在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氧化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葡萄糖不进入线粒体,故线粒体膜上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C错误;
D、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及吞噬和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D正确。
故选D。
2.C
【分析】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3、脂肪检测实验中,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4、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详解】
A、人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用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可以选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A错误;
B、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选择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不能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B错误;
C、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经苏丹III染色后的花生子叶切片,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苏丹III能溶于酒精溶液中),C正确;
B、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固定后,需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错误。
故选C。
3.D
【分析】
分析题图:miRNA基因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后进行加工,然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再加工后与W基因的mRNA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而阻碍翻译过程的进行。①表示转录,②为加工,③是miRNA结合蛋白质,④是miRNA蛋白质复合物结合在mRNA上。
【详解】
A、①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故所需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
B、分析上图可知,单链结构的mi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miRNA蛋白质复合物直接与W基因的mRNA结合,通过抑制翻译过程来抑制W蛋白的合成,B错误;
C、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DNA→RNA→蛋白质,并未涉及DNA的复制,C错误;
D、多聚核糖体是指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4.A
【分析】
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细胞松弛素B用于诱导三倍体,可作用于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使产生的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与精子受精以后,可形成三倍体。
【详解】
A、受精卵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受精卵,会形成四倍体,不能获得三倍体,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会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
C、细胞松弛素B的作用可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错误;
D、一个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有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故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D错误。
故选A。
5.B
【分析】
由题可知,基因型为HbSHbS的患者几乎都死于儿童期,因此能进行生殖的个体可以认为是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在疟疾流行的地区,显性纯合子由于对疟疾的抵抗力较弱,会因疟疾而死亡,而隐性纯合子会因镰刀型贫血症而死亡,因此在疟疾流行的地区HbAHbA的个体和基因型为HbSHbS个体比例较少,而基因型为HbAHbS个体比例较大,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详解】
A、由于HbAHbS个体较HbAHbA个体抗疟疾能力强,所以受到自然选择HbAHbA个体得疟疾死亡概率较高,故疟疾疫区要比非疫区的基因HbS频率高,A正确;
B、调查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应在普通人群中调查,由于疟疾疫区的HbS基因频率高,所以其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概率也高,是高发病率区域,不适合作为调查地区,B错误;
C、在疫区使用青霉素治疗疟疾后,HbAHbS个体的抗疟疾能力就不再有优势,而HbAHbA个体存活率大大提升,但HbSHbS个体会死亡使HbS基因频率降低,这些会使HbAHbA个体比例上升,C正确;
D、血红蛋白分子有两条β链,而HbAHbS中两个基因都能表达。若HbA基因表达产生的两条正常链参与血红蛋白合成,则该血红蛋白中无异常肽链;若HbS基因表达产生的两条正常链参与血红蛋白合成,则该血红蛋白中有两条异常肽链;若由HbA和HbS基因各表达产生的肽链参与血红蛋白合成,则该血红蛋白中有一条正常肽链,另有一条异常肽链,D正确。
故选B。
6.D
【分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其实质是由于营养盐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性,从而导致水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失衡,单一物种疯长,破坏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
【详解】
A、鱼塘富营养化主要是由水中N、P的含量过高引起的,可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元素,A正确;
B、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会有藻类在和水稻竞争光照和营养中淘汰,所以数量大大减少,B正确;
C、要调查图中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情况,一般采用五点取样法,分别统计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C正确;
D、水样中B处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稻田中的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分解了大量有机物,D错误;
故选D。
7.增加 番茄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有机物会积累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缺氧导致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
【分析】
分析题图: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在9h之前,番茄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说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10h(含10h)之后,光合速率为零,呼吸速率大于零,此时细胞中产生的ATP来自于呼吸作用。
【详解】
(1)4~8h间,番茄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说明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有机物会积累,因此有机物的量增加。
(2)10h时,番茄的光合速率为零,但呼吸速率大于零,说明番茄细胞产生的ATP来自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3)在缺氧条件下,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会导致根细胞死亡,进而出现烂根现象。
【点睛】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8.C→A C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e-f)×1%或(m+n)×1% 既可吸收水中N、P等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 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不是绝对的,这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分析】
分析甲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及太阳光能的输入可判断出A是无机环境、E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C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B、D和F均为消费。
分析乙图:a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1和c2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是无机环境,C为分解者,分解者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故图乙中缺少的箭头是C→A。湖边土壤中的蚯蚓属于分解者,为图甲的C成分。
(2)图乙中能量c1是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甲中食物链是E→F→D→B,F是第二营养级,最高营养级为B,F摄入的能量e包括同化的能量(a)和粪便中的能量f两部分,同化的能量(a)又分为两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b)和呼吸热散失的一部分(c1),因此F同化的能量是(e-f)kJ或(m+n)kJ,故B同化的能量最少=F同化的能量×10%×10%=(e-f)×1%或(m+n)×1%kJ。
(3)芦苇、香蒲属于生产者,引种芦苇、香蒲的作用是既可吸收水中N、P等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
(4)通过题干的事实得到的结论是: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有可能有害,即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不是绝对的,这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关系;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9.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 不是 脑干 施加适量的Ca2+通道阻滞剂,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实验组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小于对照组
【分析】
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指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
(1)炎症反应时可能导致体温升高,机体为了维持体温恒定,需要增加散热,散热的主要途径有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蒸发散热。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故某些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使相关神经元更易产生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这不是非条件反射。人体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3)由题可知使用Ca2+阻滞剂抑制神经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神经递质释放会减少。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使其产生兴奋释放神经递质,而为得出结论Ca2+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实验组应为对经Ca2+阻滞剂处理的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释放量,若结果是实验组神经递质释放量比对照组少,则说明Ca2+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点睛】
反射必须经过完成的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0.杂种(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 12 抗病:感病=1:1 乙品种2号单体植株为母本与甲品种杂交 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
【分析】
假设感病水稻基因型是aa,若感病基因在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则该单体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AO,感病水稻和该单体抗病水稻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O=1:1,其中Aa为抗病,aO为感病。
【详解】
(1)杂交水稻利用的是杂种优势,杂交水稻中的个体为杂种个体,杂种个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性状分离产生的纯种个体不会有杂种优势,从而影响产量,故杂交种只能种植一代。
(2)单体是指二倍体中缺少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水稻是二倍体,有12对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随机缺少一条即为单体,所以水稻可以有12种单体;若感病基因在缺少染色体上,该单体抗病水稻只能产生一个带有显性基因的配子,另一个配子不含该基因,经过受精作用,配子随机结合后,理论上有一半的个体不含该基因的配子,表现为感病,所以感病个体和抗病个体的比例为1:1。
(3)由题可知,单体的雄性配子不育,要得到抗病植株,乙品种为不抗病则需要作母本。故乙品种2号单体植株为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让该单体自交。连续自交后能稳定遗传的个体逐渐增多,则可达到育种目的。
【点睛】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11.固体培养基 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 420 0 不符合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伊红美蓝 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分析】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计数时,取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计算平均菌落数。计算公式为:每克(ml)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代表稀释倍数。
【详解】
(1)按物理性质分类,培养基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在使用灭菌锅时,因先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尽,再关上排气阀。否则,会出现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的情况,导致灭菌不彻底。据题干信息可知,符合计数要求的平板的菌落平均值=(37+45+44)÷3=42,故1g口罩样品中细菌数量=(C÷V)×M=(42÷0.1)×10=4200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对一次性口罩的微生物指标要求细菌菌落总数≤100个/g,该研究小组检测的口罩不符合标准。
(2)显微直接计数法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进行计数,该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使计数的结果偏大。
(3)菌落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不同微生物的菌落特征不同,大肠杆菌在加入伊红美蓝的固体培养基上,会形成黑色菌落,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检测样液中大肠杆菌数目。
【点睛】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无菌技术;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及计数微生物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添加抗生素和及时更换培养液 贴壁生长 Ⅱ 限制酶、DNA连接酶 Ca+ 抗原蛋白 病毒抗原蛋白基因
【分析】
能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的物质被称为抗原,一般疫苗的制备原理是向体内注射灭活的病毒,使其可以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但注射的抗原不能具有攻击性。基因工程中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这两种工具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详解】
(1)添加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保证无菌环境,定期更换培养液,清除代谢产物,保证无毒环境;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会贴壁生长和接 触抑制,所以要通过定期用酶处理,使得贴壁生长的细胞脱落形成细胞悬液;I 是灭活疫苗,如果灭活不彻底可能导致患病,而Ⅱ只提取病毒的抗原蛋白,没有感染的能力但能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所以Ⅱ的安全性更高。
(2)Ⅱ过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连接酶;钙离子处理法能使大肠杆菌细胞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使之成为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故过程⑤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应采用感受态细胞法,即用Ca+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3)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是抗原,因此DNA疫苗会表达出引起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蛋白。
(4)该疫苗制备的目的是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因此需要保留病毒抗原蛋白基因,但不能使其在体内扩增攻击机体,因此剔除了复制相关基因,因此在制备疫苗时插入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基因,合成有关蛋白,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了基因工程制备DNA疫苗,结合免疫学应用,能根据疫苗制备的原理推导三种疫苗的本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2020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5月三模理综生物试题(生物): 这是一份2020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5月三模理综生物试题(生物),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