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相同的方式增大内膜的面积
B. 两者的膜参与组成叶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C. 都能进行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并将能量贮存在稳定的有机物中
D. 都能被健那绿染液染成绿色,说明都含有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动力车间”,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分别在其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中进行。
详解】A、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而叶绿体通过形成基粒来增大膜面积,A错误;
B、生物膜系统包括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器,且均具有双层膜结构,B正确;
C、都能进行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但叶绿体是吸收光能,合成有机物,固定能量,线粒体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错误;
D、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叶绿体不可,两者内部均没有染色体,甲基绿可将染色体中的DNA染成绿色,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内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转录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
B. DNA复制、转录过程需要酶催化,翻译过程不需要酶催化
C. 三个过程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形成了相同的碱基对
D. 三个过程的产物都不相同,但都进行了遗传信息的传递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各过程比较:
过程 | 模板 | 原料 | 碱基互补 | 产物 | 场所 |
DNA复制 (DNA→DNA) | DNA两条链 | 四种脱氧核苷酸 | A-T、G-C | DNA | 主要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里也能发生 |
转录 (DNA→RNA) | 基因的一条链 | 四种核糖核苷酸 | A-U、T-A、G-C | RNA | 主要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里也能发生 |
翻译 (RNA→多肽) | mRNA | 20种氨基酸 | A-U、G-C | 多肽 | 核糖体 |
【详解】A、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核糖体,A错误;
B、翻译过程也需要酶催化,B错误;
C、三个过程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碱基配对方式有所不同,C错误;
D、三个过程的产物都不相同,但都进行了遗传信息的传递,D正确。
故选D。
3.茉莉酸(JA)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其作用具有多效性,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促进叶片脱落、促进不定根的形成。有关J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JA属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B. JA可诱导与乙烯生成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C. JA与脱落酸在作用上互相拮抗
D. JA能提高扦插繁殖的成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 合成部位 | 存在较多的部位 | 功能 |
生长素 |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
赤霉素 |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
细胞分裂素 | 主要是根尖 | 细胞分裂的部位 | 促进细胞分裂 |
脱落酸 | 根冠、萎蔫的叶片 |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
乙烯 | 植物的各个部位 |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 促进果实成熟 |
【详解】A、JA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对植物的生长有调节作用,属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A正确;
B、JA可诱导与乙烯生成有关的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乙烯的生成,B正确。
C、JA可以促进叶片脱落,与脱落酸在作用上互相协同,C错误;
D、JA能促进不定根的形成,提高扦插繁殖的成功率,D正确。
故选C。
4.合理选择实验试剂和材料有利于提高生物实验的成功率,下列有关实验合理的是( )
A. 用卡诺氏液固定经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洋葱根尖细胞的形态
B. 用双缩脲试剂提取花生种子匀浆中的脂肪和蛋白质
C. 用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的产生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D. 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答案】A
【解析】
【分析】
卡诺氏液可以固定细胞形态,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蛋白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可以检测酒精,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会用到清水和蔗糖溶液。
【详解】A、洋葱的不定根经低温诱导后,应该剪取根尖用卡诺氏液浸泡以固定细胞形态,用酒精冲洗之后再制作装片观察,A正确;
B、双缩脲试剂是用于检测材料中是否有蛋白质,如有蛋白质会呈现紫色反应,B错误;
C、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遇酒精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不可用于探究种群数量的变化,C错误;
D、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故选A。
5.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被吞噬细胞处理后,产生一系列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吞噬细胞能将病原体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
B.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记忆B细胞
C. 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分别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 新冠肺炎痊愈者的记忆细胞参与二次免疫时,体内抗体含量快速上升
【答案】B
【解析】
【分析】
新冠肺炎病毒侵入机体会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体液免疫可以产生浆细胞分泌相关抗体与抗原结合,而细胞免疫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将被抗原侵染色宿主细胞裂解,使得抗原暴露出来。二次免疫一般具有快速、强烈特点。
【详解】A、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可以对抗原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将抗原的相关信息呈递给T细胞,A正确;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B错误;
C、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C正确;
D、记忆细胞参与二次免疫时,可以快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D正确;
故选B。
6.已知一女子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其父亲患病,母亲和丈夫均正常,但丈夫的父母也患有该遗传病。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A. 这对夫妇所生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50%
B. 该女子丈夫的弟弟患病的概率不小于50%
C. 若该女子有一个正常妹妹,则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D. 若丈夫有一个患病的弟弟,则该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知,丈夫父母患病,但丈夫本人正常,所以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但不确定基因位置。
若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家系遗传情况为:
这对夫妇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
若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家系遗传情况为:
这对夫妇基因型分别为:XAXa和XaY。
【详解】A、若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夫妇所生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患病概率50%;若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夫妇所生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Y∶XaXa∶XaY=1∶1∶1∶1,患病概率50%,A正确;
B、若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丈夫的弟弟可能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患病概率为75%,若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丈夫的弟弟可能基因型及比例为XAY∶XaY=1∶1,患病概率为50%,所以丈夫弟弟的患病概率不小于50%,B正确;
C、若该女子有一个正常妹妹,则出现男病女不病现象,遗传方式不是伴X遗传,为常染色体遗传,C正确;
D、无论基因位于哪种染色体上,丈夫的弟弟都可以出现患病的情况,所以无法根据其患病情况推断基因位置,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需明确遗传方式的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计算。
二、非选择题
7.图中的曲线表示某密闭大棚内植物一昼夜内吸收与释放CO2的情况。根据CO2吸收值是否大于零,将曲线分为N、M、L三段。SN、SM、SL分别表示相关曲线与0线之间的面积。请分析回答:
(1)M段曲线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该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积累最高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保证大棚内植物正常生长,则一昼夜内SN、SM、SL需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一昼夜内该大棚内植物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请据图分析该大棚内O2含量变化情况,并在答题卡坐标中绘制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和温度的降低而减弱 (2). 18:00 (3). SN+SL<SM (4).
【解析】
【分析】
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一般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植物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时,植物向外界释放二氧化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与外界没有气体交换,所以曲线位于X轴下方,表示呼吸作用较强,位于X上方,表示光合作用较强,净光合速率大于0。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和温度等。
【详解】(1)该曲线表示的是大棚内植物一昼夜的时间内植物的净光合变化曲线,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光照强度和温度,因此M曲线先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强,M曲线下降的原因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和温度的降低而减弱;
(2)由于曲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所以当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植物积累有机物,在18:00之前植物积累有机物,18:00之后植物净光合速率小于0,消耗有机物,所以18:00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要保证植物的生长,一昼夜内整体植物表现为积累有机物大于0,因此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小应该要求SN+SL<SM;
(3)一昼夜中,从0点开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氧气含量降低,而当有光照后,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降低,氧气含量持续降低,随着光照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植物开始朝外界释放氧气,并且氧气浓度增大,当光照减弱和没有光照时,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氧气浓度减小,由于该大棚内植物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所以经过一昼夜后氧气浓度增加,如图:
【点睛】该题的重点为净光合速率在一天中的变化,其中难点为植物一天内的生长情况,先总结如下:以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来判断植物能否正常生长(自然状态下以一天24小时为单位):(1)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植物因积累有机物而正常生长。(2)净光合速率等于 0时,植物因无有机物积累不能生长。(3)净光合速率小于0时,植物因有机物量减少而不能生长,且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下植物将死亡。
8.某种海洋生物体内含有一种剧毒的非蛋白神经毒素A,毒素A能使神经、肌肉丧失兴奋性。为探究毒素A的毒性机制是如何对神经纤维或突触产生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并记录结果,请回答:
实验编组 | 对神经组织的处理 | 用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后测得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mV | 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mV | |
Ⅰ | 浸润在生理盐水中 | 5 min | 35 | 35 |
Ⅱ | 10 min | 35 | 35 | |
Ⅲ | 15 min | 35 | 35 | |
Ⅳ | ? | 5 min | 30 | 25 |
Ⅴ | 10 min | 20 | 10 | |
Ⅵ | 15 min | 10 | -70 |
(1)表格中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I的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产生35mV的电位差时,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突触后神经元细胞0.5ms后才能测到电位变化,传递延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各组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电位差,推测毒素A的毒性机制可能是________。
(4)比较各组突触前、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从突触结构和功能上推测毒素A的毒性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浸润在含一定浓度毒素A的生理盐水中 (2).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然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需经历一定的时间 (4). 毒素A可能作用于神经纤维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进入神经纤维受到抑制 (5). 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或干扰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或破坏突触后膜受体
【解析】
【分析】
兴奋传导的过程包括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方式传导,未兴奋部位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由于钾离子外流,兴奋部位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由于钠离子内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通过突触这个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
【详解】(1)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毒素A的毒性机制,所以自变量应该是是否添加毒素A,后三组作为实验组,应该用的实验溶液是含有一定浓度毒素A的生理盐水。
(2)刺激神经元,产生细分,生物膜会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即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会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应为此时会发生信号转换,电信号会转变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再转变为电信号,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相对于电信号较慢。
(3)由IV、V、VI组的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电位差的值可以看出,随着在含有毒素A的生理盐水中浸泡时间的加长,电位差越小,说明动作电位变小,动作电位的产生需要钠离子内流,推测可能是毒素A抑制了钠离子进入神经纤维。
(4)由IV、V、VI组的突触前、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可以看出,后膜的动作电位都比前膜低,说明毒素A可能影响了前膜兴奋向后膜传递的过程,推测原因可能是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或干扰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或破坏突触后膜受体。
【点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经过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远远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其原因主要与神经递质的产生、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有关。
9.帽贝是一类依附在浅海岩石上以浮游植物为食的小型动物。蛎鹬是一种捕食贝类的滨鸟。研究人员以三种帽贝为研究对象,将A、B、C三种帽贝分为两组,每组每种帽贝数量、大小等情况相同。一组保护在大型的铁丝笼中,蛎鹬无法捕食;另外一组没有铁丝笼的保护(两组其他饲养条件相同)。两年后,受保护组中A种帽贝数量大幅增加,而C种帽贝数量大幅减少。请回答:
(1)写出未受保护组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调查蛎鹬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法。
(3)帽贝同化的能量除了流向下一营养级,还有哪些去向?_______。
(4)受保护组中C种帽贝数量下降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 (1). 浮游植物→帽贝A→蛎鹬(或浮游植物→帽贝B→蛎鹬;或浮游植物→帽贝C→蛎鹬) (2). 标志重捕 (3). 流入分解者,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 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三种帽贝存在种间竞争,C种帽贝处于劣势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帽贝以浮游植物为食,蛎鹬是捕食贝类的滨鸟,故存在食物链:浮游植物→帽贝→蛎鹬。蛎鹬不能捕食受保护的帽贝,导致A种帽贝数量大幅增加。
【详解】(1)由题意和分析可知,未受保护组中的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帽贝A→蛎鹬(或浮游植物→帽贝B→蛎鹬;或浮游植物→帽贝C→蛎鹬)。
(2)蛎鹬是一种鸟类,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要调查蛎鹬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3)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帽贝同化的能量除了流向下一营养级,还通过帽贝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
(4)C种帽贝数量大幅减少,可能原因是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三种帽贝存在种间竞争,C种帽贝处于劣势。
【点睛】答题关键在于分析题干中存在的食物链,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等知识,结合情境综合运用。
10.控制果蝇的刚毛(W)和焦刚毛(w)、长翅(V)和残翅(v)、细眼(R)和粗眼(r)三对等位基因,已确定分别位于X、Ⅱ、Ⅲ号染色体上。而控制正常肢(B)和短肢(b)的一对等位基因,未确定在Ⅱ、Ⅲ号中哪一号染色体上。各种野生型(显性性状)均为纯合子。现有若干只野生型和各种变异类型(隐性性状)雌雄果蝇可供实验,请回答:
(1)已确定在染色体上分布的三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
(2)用野生型雄果蝇与焦刚毛残翅粗眼雌果蝇交配,F2中出现焦刚毛残翅粗眼雌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
(3)用某种野生型果蝇与相应变异类型杂交,F1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全为野生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要探究正常肢(B)和短肢(b)基因是在Ⅱ号染色体上还是在Ⅲ号染色体上,实验设计的思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 1/64 (3). 不一定 (4). 如果野生型果蝇为刚毛的雄果蝇(XWY)与焦刚毛雌果蝇(XWXW)杂交,其子代雄果蝇均为焦刚毛(突变型),雌果蝇均为刚毛(野生型) (5). 用短肢长翅雌果蝇(或雄果蝇)与正常肢残翅雄果蝇(或雌果蝇)杂交,F1代雌雄相互交配,观察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否为9:3:3:1,若是,则要研究的基因在Ⅲ号染色体上;若不是,则要研究的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也可与正常肢粗眼雌或雄果蝇杂交,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该题考虑的基因对数较多,可以选择使用拆分法先用分离定律解决一对基因的遗传规律,再综合到多对基因即可。
【详解】(1)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各自独立遗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题干的描述可知,野生型雄果蝇与焦刚毛残翅粗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VVRRXWY和vvrrXwXw,因此杂交后子一代的基因型为VvRrXwY和VvRrXWXw,所以子二代中焦刚毛残翅粗眼雌果蝇的概率为1/4×1/4×1/2×1/2=1/64;
(3)由于刚毛(W)和焦刚毛(w)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所以在遗传时遵循伴性遗传的特点,如果野生型果蝇为刚毛的雄果蝇(XWY)与焦刚毛雌果蝇(XWXW)杂交,其子代雄果蝇均为焦刚毛(突变型),雌果蝇均为刚毛(野生型),因此后代不一定全部表现为显性;
(4)该题主要考察基因的位置关系,一般选择两对基因探究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来进行推断,由于长翅(V)和残翅(v)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因此可以选择用短肢长翅雌果蝇(或雄果蝇)与正常肢残翅雄果蝇(或雌果蝇)杂交,F1代雌雄相互交配,观察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否为9:3:3:1,若是,则要研究的基因在Ⅲ号染色体上;若不是,则要研究的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
【点睛】该题的难点是基因位置关系的判定,一般选择两对基因的双杂合子进行杂交,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测交或自交时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如1∶1∶1∶1或9∶3∶3∶1(或9∶7等变式),也会出现致死背景下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4∶2∶2∶1、6∶3∶2∶1。在涉及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若出现上述性状分离比,可考虑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为提高食用菌平菇菌种扩大培养的质量,实验人员采用了改良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mL、青霉素50μg·mL-1),添加青霉素能显著增强此培养基抗杂菌的能力,请回答。
(1)依物理性质划分,此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依用途划分,此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
(2)为平菇菌种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配方中添加了青霉素,但也不能省略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步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要倒置,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同时可减缓培养基中的_________。
(4)要证明青霉素的作用,还需制备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固体培养基 (2). 选择培养基 (3). 马铃薯、蔗糖 (4). 马铃薯 (5). 青霉素只对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细菌以及真菌无抑制作用,培养基中可能有这些杂菌,因而必须灭菌 (6). 皿盖上的水珠滴落到培养基表面 (7). 水分挥发 (8). 不含青霉素的PDA培养基
【解析】
【分析】
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一般固体培养基中会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分析表格物质,氯霉素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而真菌可以生存。
【详解】(1)依物理性质划分,此培养基有琼脂,属于固体培养基;依用途划分,此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为平菇菌种提供马铃薯为天然培养基,马铃薯和蔗糖为碳源,马铃薯还可以提供氮源。
(3)青霉素的杀菌效果有一定限度,只对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细菌以及真菌无抑制作用,培养基中可能有这些杂菌,因而必须灭菌;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要倒置,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滴落到培养基表面,同时可减缓培养基中的水分挥发。
(4)要证明青霉素的作用,还需对照,因此要制备的培养基是不含青霉素的PDA培养基。
【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知识,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准确答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研究人员为研制S蛋白疫苗,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1)过程①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②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③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采用PCR技术获得大量的S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其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PCR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过程⑥得到的蛋白制备的疫苗比④效果更好,从细胞结构差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4)利用S蛋白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运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
【答案】 (1). 逆转录 (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 钙离子诱导法 (4). 有一段已知的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5). Taq酶(或热稳定DNA聚合酶) (6). 真核细胞具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可以对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进行剪切、折叠、加工、修饰等处理 (7). 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①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②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①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 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 mRNA杂交。
③最后检测 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 蛋白质,用相应的 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详解】(1)由图可知,过程①是RNA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②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③是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为细菌,常用的方法是钙离子诱导法。
(2)采用PCR技术获得大量的S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其前提是有一段已知的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PCR过程所需的酶是Taq酶(或热稳定DNA聚合酶)。
(3)通过上述过程⑥是通过真核细胞得到的蛋白制备的疫苗比④细菌作为受体细胞得到的疫苗效果更好,从细胞结构差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真核细胞具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可以对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进行剪切、折叠、加工、修饰等处理。
(4)利用S蛋白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运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步骤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综合性。
2022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果蝇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模式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科研小组发现某植物细胞,研究者进行番茄幼苗无土栽培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