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新课标A数学选修2-2:同步练习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2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2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检测一、选择题1.由1=12,1+3=22,1+3+5=32,1+3+5+7=42,…,得到1+3+…+(2n-1)=n2用的是(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 D.特殊推理答案 A2.在△ABC中,E、F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有EF∥BC,这个问题的大前提为( )A.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B.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C.EF为中位线D.EF∥BC答案 A解析 这个三段论推理的形式为:大前提: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小前提:EF为△ABC的中位线;结论:EF∥BC.3.对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的正整数幂运算有如下分解方式:22=1+332=1+3+542=1+3+5+723=3+533=7+9+1143=13+15+17+19根据上述分解规律,若m2=1+3+5+…+11,n3的分解中最小的正整数是21,则m+n=( )A.10 B.11C.12 D.13答案 B解析 ∵m2=1+3+5+…+11=×6=36,∴m=6.∵23=3+5,33=7+9+11,43=13+15+17+19,∴53=21+23+25+27+29,∵n3的分解中最小的数是21,∴n3=53,n=5,∴m+n=6+5=11.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是无理数”时,假设正确的是( )A.假设是有理数 B.假设是有理数C.假设或是有理数 D.假设+是有理数答案 D解析 应对结论进行否定,则+不是无理数,即+是有理数.5.已知f(x+1)=,f(1)=1(x∈N*),猜想f(x)的表达式为( )A. B. C. D.答案 B解析 当x=1时,f(2)===,当x=2时,f(3)===;当x=3时,f(4)===,故可猜想f(x)=,故选B.6.对“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给出下列判断:①(a-b)2+(b-c)2+(c-a)2≠0;②a=b与b=c及a=c中至少有一个成立;③a≠c,b≠c,a≠b不能同时成立.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 )A.0个 B.1个C.2个 D.3个答案 B解析 若(a-b)2+(b-c)2+(c-a)2=0,则a=b=c,与“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矛盾,故①正确.a=b与b=c及a=c中最多只能有一个成立,故②不正确.由于“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有两种情形:至多有两个数相等或三个数都互不相等,故③不正确.7.我们把平面几何里相似形的概念推广到空间:如果两个几何体大小不一定相等,但形状完全相同,就把它们叫做相似体.下列几何体中,一定属于相似体的有( )①两个球体;②两个长方体;③两个正四面体;④两个正三棱柱;⑤两个正四棱锥.A.4个 B.3个C.2个 D.1个答案 C解析 类比相似形中的对应边成比例知,①③属于相似体.8.数列{an}满足a1=,an+1=1-,则a2 013等于( )A. B.-1C.2 D.3答案 C解析 ∵a1=,an+1=1-,∴a2=1-=-1,a3=1-=2,a4=1-=,a5=1-=-1,a6=1-=2,∴an+3k=an(n∈N*,k∈N*)∴a2 013=a3+3×670=a3=2.9.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4),且f(x)在(2,+∞)上为增函数.已知x1+x2<4且(x1-2)·(x2-2)<0,则f(x1)+f(x2)的值( )A.恒小于0 B.恒大于0C.可能等于0 D.可正也可负答案 A解析 不妨设x1-2<0,x2-2>0,则x1<2,x2>2,∴2<x2<4-x1,∴f(x2)<f(4-x1),即-f(x2)>-f(4-x1),从而-f(x2)>-f(4-x1)=f(x1),f(x1)+f(x2)<0.10.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的块数是( )A.4n+2 B.4n-2 C.2n+4 D.3n+3答案 A解 法一 (归纳猜想法)观察可知:除第一个以外,每增加一个黑色地板砖,相应的白地板砖就增加四个,因此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的块数是一个“以6为首项,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的第n项”.故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的块数是4n+2.法二 (特殊值代入排除法)由图可知,当n=1时,a1=6,可排除B答案当n=2时,a2=10,可排除C、D答案.二、填空题11.(2013·陕西)观察下列等式: (1+1)=2×1(2+1)(2+2)=22×1×3(3+1)(3+2)(3+3)=23×1×3×5按此规律,第n个等式可为________.答案 (n+1)(n+2)(n+3)…(n+n)=2n·1·3·5…(2n-1)12.f(n)=1+++…+(n∈N*),经计算得f(2)=,f(4)>2,f(8)>,f(16)>3,f(32)>,推测当n≥2时,有________.答案 f(2n)>(n≥2)解析 观测f(n)中n的规律为2k(k=1,2,…)不等式右侧分别为,k=1,2,…,∴f(2n)>(n≥2).1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时,由n=k到n=k+1左边需要添加的项是________.答案 解析 由n=k到n=k+1时,左边需要添加的项是=.14.在平面几何中,△ABC的内角平分线CE分AB所成线段的比为=,把这个结论类比到空间:在三棱锥A-BCD中(如图所示),面DEC平分二面角A-CD-B且与AB相交于E,则得到的类比的结论是________.答案 =解析 CE平分∠ACB,而面CDE平分二面角A-CD-B.∴可类比成,故结论为=.三、解答题15.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求证三个方程ax2+2bx+c=0,bx2+2cx+a=0,cx2+2ax+b=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证明 反证法:假设三个方程中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则Δ1=4b2-4ac≤0,Δ2=4c2-4ab≤0,Δ3=4a2-4bc≤0.相加有a2-2ab+b2+b2-2bc+c2+c2-2ac+a2≤0,(a-b)2+(b-c)2+(c-a)2≤0. ①由题意a、b、c互不相等,∴①式不能成立.∴假设不成立,即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16.设数列{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Sn是它的前n项和.(1)求证:数列{Sn}不是等比数列;(2)数列{Sn}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1)证明 假设数列{Sn}是等比数列,则S=S1S3,即a(1+q)2=a1·a1·(1+q+q2),因为a1≠0,所以(1+q)2=1+q+q2,即q=0,这与公比q≠0矛盾,所以数列{Sn}不是等比数列.(2)解 当q=1时,Sn=na1,故{Sn}是等差数列;当q≠1时,{Sn}不是等差数列,否则2S2=S1+S3,即2a1(1+q)=a1+a1(1+q+q2),得q=0,这与公比q≠0矛盾.17.请你把不等式“若a1,a2是正实数,则有+≥a1+a2”推广到一般情形,并证明你的结论.解 推广的结论:若a1,a2,…,an都是正实数,则有++…++≥a1+a2+…+an.证明:∵a1,a2,…an都是正实数,∴+a2≥2a1;+a3≥2a2;…+an≥2an-1;+a1≥2an,++…++≥a1+a2+…+an.18.设f(n)=1+++…+,是否存在关于自然数n的函数g(n),使等式f(1)+f(2)+…+f(n-1)=g(n)·[f(n)-1]对于n≥2的一切自然数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解 当n=2时,由f(1)=g(2)·[f(2)-1],得g(2)===2,当n=3时,由f(1)+f(2)=g(3)·[f(3)-1],得g(3)===3,猜想g(n)=n(n≥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2时,等式f(1)+f(2)+…+f(n-1)=n[f(n)-1]恒成立.①当n=2时,由上面计算可知,等式成立.②假设n=k(k∈N*且k≥2)时,等式成立,即f(1)+f(2)+…+f(k-1)=k[f(k)-1](k≥2)成立,那么当n=k+1时,f(1)+f(2)+…+f(k-1)+f(k)=k[f(k)-1]+f(k)=(k+1)f(k)-k=(k+1)-k=(k+1)[f(k+1)-1],∴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由①②知,对一切n≥2的自然数n等式都成立,故存在函数g(n)=n,使等式成立.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2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复数的概念,复数集,共轭复数与复数的模,复数的几何形式,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2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归纳、猜想、证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