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4.2 地球的自转 教学案设计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59279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案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4.2 地球的自转 教学案设计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59279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2节 地球的自转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2节 地球的自转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与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节内容的教学核心是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以及地球自转带来的太阳东升西落和昼夜更替,也为后面章节相关知识做好铺垫。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基于七年级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本堂课将积极采用实验探究、小组活动等方式,以此解决重难点问题。 学生对地球运动都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但对地球自转建立其空间运动概念还处于朦胧想象阶段。因为人们在地球上是无法亲身感受到地球在转动的,所以我需要在课堂上建立合理的空间模型,才能研究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
二、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理解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知道晨昏线的含义。
3、通过读图、观看视频等活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生活中许多科学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树立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以及太阳的东升西落;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2、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
四、教学设计 (一){情景设计,引出问题}
师:青蛙弟弟爱好摄影,喜欢拍日出日落。于是他带来了一组照片。青蛙弟弟不解为什么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活动】
1、观看视频;
2、让一个学生“背着地球”模拟下地球的自转
【学生实验】1、找到所在地的大致位置;
2、将方向标固定在地球仪上定方向,火柴模拟自己;
3、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平行光;
4、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在ABC三点观察太阳方位变化
同屏,让学生汇报结果
(科学问题始于情景,本节课的情景是生活的再现,有利于学生的理解,符合学生的潜认知,让科学与生活自然链接。)
█对应教学目标1和3、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通过观看视频等活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由浅入深,列举尝试} 师:青蛙弟弟还带来一幅画,他利用摄像机延时拍摄了这幅星星轨迹图。希望我们能够帮忙还原当时的情况。道具我已经准备好了,这一个个小灯泡代表一颗颗恒星,照相机位于在地球上,哪位同学想尝试着来还原下这幅画的动态情况?
学生尝试,并出现两种方案:地球不动星星动或者星星不动地球动 师:我们和地球一起自转,参照物此时是天空背景,时间一长,和地球一起自转的我们,就可以看到恒星相对位置的移动了,这就是星轨。
师:(总结)以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师:(总结)以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师:青蛙哥哥爱好旅行,有次他有幸乘坐飞船来到了外太空。在外太空,它看到了整个地球的自转情况。但为什么会看到了不同旋转情况呢?
小组讨论并旋转地球仪得到北逆南顺的结论。
(列举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是对生活的再认知,是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由太阳这颗恒星到得出所有恒星东升西落,让同学们在认识现象的过程中自觉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让同学再一次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针对教学目标4、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生活中许多科学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三)情境模拟,教授新知
【活动】分别让学生站在大地球仪模型的ABCD四个位置,打开灯
a. 处于白天的同学请举手。(问体验学生)你觉得你为什么会处于黑夜?那为什么会存在昼夜现象? 总结: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b. (问处于黑夜的同学)你会一直处于黑夜吗?如何看到阳光?
总结:昼夜交替现象是一天中有白天和黑夜,周期为24小时。
c. (问A位置)你觉得此时你位于一天当中的什么时候?理由?再转起来(等到转到C位置再次停下来)现在你又位于什么时候?理由?
总结:(A位置)黑夜到白天,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这根分界线叫做晨线;
(C位置)白天进入黑夜,也就是太阳落下的分界线叫做昏线。
对应教学目标2、理解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知道晨昏线的含义 (通过情景展示,让学生回归情景:区别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知道怎样判断晨线和昏线,让学生始终围绕情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外拓展,知识延伸
师:青蛙哥哥见多识广,他啊,偷偷告诉我们有一次他乘坐的飞机一直处于白天,还甚至看到过太阳西升东落。你相信吗?
播放视频并总结:若飞机自东向西运动,且运动速度快于地球的自转速度,则能克服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对于地球,飞机自东向西转,就会看到太阳“西升东落” ;如果飞机一直处于跨越晨昏线,也能一直处于白天。
(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让学生知道科学知识的本源,通过对本源知识的了解,更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同学们都很棒,青蛙兄弟也跟着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地球自转的知识。不仅探究了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还知道了原来还能看到西升东落的情景;不仅看到了昼夜现象,还体验了一把昼夜交替的过程。希望未来的学习中同学们继续保持,更深奥的秘密等待你们探索!
(五)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板书设计
活 动 记 录 单
组员:
任务一:地球自转实验(书本图4—12)
1、按图示方向(A—B—C)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人与太阳光线之间的方位变化。
2、假如纸条代表观测者(你),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
(1)当地球旋转到A位置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面,观测者处于 时间。
(2)当地球旋转到B位置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面,观测者处于 时间。
(3)当地球旋转到C位置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面,观测者处于 时间。
(4)你认为观测者观测到一天中太阳方位变化( 升 落)的原因是什么?
(5)假设地球不转动,太阳方位 (填“会”或“不会”)变化。
(6)地球由图中位置A→C→A共需要约 小时。
任务二:假如我在太空看地球 (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 (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 (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体验:假如你是地球,你将怎样介绍自己自转情况?
课外探究:回家帮助家长洗菜,当你拔去塞子把水槽里的脏水放掉时,仔细观察水流往往是沿什么方向旋转的?为什么?猜想如果在南半球,情况又会怎样?如果在赤道地区又会有什么结果?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能源及其利用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预习,知识点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电流的测量优质导学案及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电流的测量优质导学案,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