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满分必练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化学方程式(考点知识梳理+例题)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机构用)
展开
这是一份第5章 化学方程式(考点知识梳理+例题)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机构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的原因,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___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________,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________守恒”,而体积和分子个数不一定________。
2.质量守恒的原因
(1)化学反应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________________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也没有改变。
(3)注意:质量守恒定律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物质的总质量________,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应用: = 1 \* GB3 ①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不守恒”现象。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质量大,是因为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多了________的质量。
= 2 \* GB3 ②判断物质的组成。如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素,可能含有________元素。
= 3 \* GB3 ③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4、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1)实验装置:
INCLUDEPICTURE "F:\\中考怀化化学(教用)\\EA135.TIF" \* MERGEFORMATINET
(2)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的选择。
①质量守恒定律是适用于________变化,________变化则不适用。
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具备的条件。
a发生反应时,反应现象________。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在________的容器中进行。如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考点2 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1)质的方面:表示________、________和反应条件。
(2)量的方面:①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比;②微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比。
3.读法(以C+O2eq \(=====,\s\up7(点燃))CO2为例)
(1)宏观读法:碳与________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________。
(2)微观读法: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读法:每_______份质量的碳和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4)注意:在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读作“加”,应读作“和”或“与”;“===”不能读作“等于”,应读作“生成”。
考点3 化学方程式书写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原则:(1)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2)要遵守________________,等号两边各原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必须相等。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配平: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________,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________相等的过程。
(2)注意:配平时只能改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下标数字。
(3)书写步骤:①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②配平化学方程式; = 3 \* GB3 ③标明化学________,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把短线改为等号。
(4)符号使用:用“△”号表示________,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________;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________。
(5)注意:要正确区分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的不同。如“点燃”和“燃烧”、“通电”和“电解”等,“点燃”和“通电”是反应条件,“燃烧”和“电解”是反应现象。
(6)易错点: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易写错。例如Mg+O2eq \(=====,\s\up7(点燃))MgO2,显然MgO2是错误的,不符合原则一,凭空臆造了一个客观事实上不存在的“MgO2”。正确写出氧化镁,必须根据化合价eq \(Mg,\s\up6(+2))eq \(O,\s\up6(-2))写出符合客观事实的“MgO”。
考点4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理论依据:__________定律。
(2)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积之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________。
(2)写:正确写出反应的__________。
(3)算:写出相关物质的____________与化学式前面的__________的积,以及________和________。
(4)列:列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注意: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代入和求出的量是纯净物的质量,若已知量是体积,应先把体积转化为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
特别提醒:代入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纯净物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纯净物的量=含有杂质物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即杂质的质量、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剩余物)均不能代入计算。
典例·解读
类型一:质量守恒定律
例1、(黄冈)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混合物 B.质量减少
C.原子总数减少 D.分子总数不变
例2、(嘉兴)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元素的种类 B.碳原子的数目 C.氢元素的化合价 D.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
类型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3、(泰安)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m的数值为32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例4、(永州)在奥运比赛中,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作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以燃烧,300 ℃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5(OH)2(CO3)4 5MgO+H2O+4X↑,则X的化学式是( )
A.CO B.CO2 C.O2 D.Mg(OH)2
类型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例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KClO3eq \(=====,\s\up11(MnO2),\s\d4(△))KCl+O2↑ B.NaCl+KNO3===NaNO3+KCl
C.2Fe+6HCl===2FeCl3+3H2↑ D.CH4+2O2eq \(=====,\s\up7(点燃))CO2+2H2O
例6、(苏州)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混合生成硫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四: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例7、(长沙)实验室取68 g过氧化氢溶液和2 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 g。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8、(南充)现有50 g氯化钙溶液与100 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40 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g。 (2)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
1.(1)化学反应 总和 总和 (2)质量 守恒
2. (1)原子重新组合 (2)种类 数目 质量 (3) 守恒 种类 质量
3.氧气 碳 氢 氧
4、(2)①化学 物理 ②明显 密闭
考点2 化学方程式
1.化学式
2.(1)反应物 生成物 (2)质量 粒子个数
3.(1)氧气 二氧化碳 (3)12 32 44
考点3 化学方程式书写
1.(1)客观事实 (2)质量守恒定律 种类 数目
2.(1)化学计量数 原子的总数 (3)化学式 反应条件 (4)加热 不注“↑”号 不需注“↓”号
考点4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1.(1)质量守恒 (2)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
2.未知数 化学方程式 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计量数 已知量 所求量
典例·解读
例1、【答案】 A
【解析】 从微观上看,反应前后均有多种分子是混合物,故A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C错误。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A。
例2、C
例3、【答案】D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后X的质量减少了10 g-2 g=8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 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30 g-8 g=22 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25 g-7 g=18 g。由质量守恒定律知,Y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 g+18 g-8 g=32 g。若W为水,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燃烧也能生成水,A错误;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错误;m的数值为3+32=35,C错误;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8 g∶32 g=1∶4,D正确。
例4、B
例5、【答案】 D
【解析】 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eq \(=====,\s\up11(MnO2),\s\d4(△))2KCl+3O2↑。B.氯化钠与硝酸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例6、(1) 2Mg+O2eq \(=====,\s\up7(点燃))2MgO
(2) Zn+H2SO4===ZnSO4+H2↑
(3) NaOH+HCl===NaCl+H2O
(4) 2KMnO4K2MnO4+MnO2+O2↑
(5) 2H2S+SO2===3S+2H2O
例7、【答案】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68 g+2 g-68.4 g=1.6 g。
(2)设产生1.6 g氧气需要H2O2的质量为x。
2H2O2eq \(=====,\s\up7(MnO2))2H2O+O2↑
68 32
x 1.6 g
eq \f(68,x)=eq \f(32,1.6 g)
x=3.4 g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eq \f(3.4 g,68 g)×100%=5%
答: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
例8、解:(1)10;
(2)设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10 g
eq \f(106,100)=eq \f(x,10 g)
x=10.6 g
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eq \f(10.6 g,100 g)×100%=10.6%
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2章 化学与生活(考点知识梳理+例题)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机构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六大基本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0章 酸和碱(考点知识梳理+例题)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机构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浓硫酸,碱的化学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9章 溶液(考点知识梳理+例题)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机构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溶液的概念,溶液的组成,气体的溶解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