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但愿人长久教案
展开课 题
第一课 古风新韵(二)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一、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借助古琴音色。
能力目标
二、能自主参与表演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与体验 “古风”(唐诗)与 “新韵”(歌曲)的词曲韵味。
情感目标
三、参与表演歌曲《但愿人长久》,能从中深刻体验出古词新唱的韵味。
教 学
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参与体验法
教学具准备
课件 钢器 古筝 萨克斯 古装服饰
教 学 过 程
补 充 内 容
【教学过程】
一、体验“新韵”-----复习并表演歌曲《游子吟》
1.情景导入.
2.师生分组:乐器组 吟诵组 领唱组 表演组
3.教师指导全体学生分组表演歌曲《游子吟》。
4.师生互动分享评价表演成果。
二、走进“古风”--欣赏古琴曲《关山月》
1.聆听本班同学用古筝演奏《关山月》,初步感受《关山月》的音乐特点。
2.教师播放古琴曲《关山月》再次感受其特点。
3.教师播放古琴专家演奏的古琴曲《关山月》视频,仔细欣赏古琴曲《关山月》,
师:“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4. 认识古琴,教师简介古琴曲。
5.认识古琴谱。
6.教师邀请本班会弹古筝的同学弹奏《关山月》,将乐、诗和画结合,学生随音乐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三、体验“新韵”-----表演歌曲《但愿人长久》
1.情境导入
2.教师弹唱歌曲《但愿人长久》,学生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3.学生分组跟音乐自主学习本曲,教师分别指导。
4.赏析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及创作背景,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5. 有感情的配乐朗诵《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新韵”。
6.再次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引导学生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的特点。试边听边唱,熟悉歌曲。
7. 师生参与,将乐、诗和画结合,表演歌曲《但愿人长久》。
四、课后小结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审美体验能力与文化领悟能力,求知欲强,能自主参与表演所学音乐知识。
教 学 过 程
补 充 内 容
教 学 过 程
补 充 内 容
教 学 过 程
补 充 内 容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 古风新韵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 古风新韵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第1课 古风新韵但愿人长久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第1课 古风新韵但愿人长久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授,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 古风新韵但愿人长久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 古风新韵但愿人长久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忆 —— 导入,思 —— 拓展延伸,盼 —— 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