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展开1、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体会歌曲中表达的情景和情感,并能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
2、认识歌曲的结构形式。
3、欣赏不同乐器表现的《但愿人长久》和民族乐器表现的外国乐曲,感受到古老的诗词、古老的乐器焕发的新魅力和韵味,感受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而这首古词学生们也学过,非常熟悉,由此改编的歌曲也耳熟能详,学会演唱歌曲也不难。本课重点是通过不同音乐的形式带领学生认识这首古词,感受古风新韵,认识到古老的诗词、古老的乐器也能换发新的魅力和韵味。
教学重点:
欣赏歌曲并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的结构方式对表现歌曲情感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儿歌《春晓》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这首儿歌,歌词是我们熟悉的古诗《春晓》创作的,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你来猜猜它的名字叫什么?
欣赏《但愿人长久》
1、教师范唱,猜猜是哪首古诗词。
你们说得都对,刚才老师唱的就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古词《水调歌头》,他写的是中秋团圆夜,苏轼一个人在异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2、说说诗词名字,简介作者、诗词背景。
3、认识歌曲的结构,介绍作曲家进行歌曲旋律处理方式的用意。
教师弹A段,旋律反复,娓娓呈现月圆中秋,苏轼想象的画面;再弹B段,场景转到室内,苏轼思念亲人的感情更加强烈,不能平静,速度加快,力度加强。再现A段旋律,首尾呼应,借月亮安慰自己,表达了苏轼美好的心愿。下面我们一起轻轻唱一唱。
4、跟着视频唱一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意境和情感。
(过渡)刚才同学们欣赏并跟唱的是著名歌唱家邓丽君演唱的版本,除了邓丽君,还有许多艺术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新的演绎。
5、欣赏二胡、竹笛版本,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些乐器来表现。(这些乐器的音色优美、曲调委婉,能充分表现乐曲的情感,用他们来演奏,非常合适。)
6、除了二胡、竹笛,还有什么乐器或形式来表现歌曲呢?分组讨论,推选表演的同学。
7、表演(一人古筝、一人朗诵、教师陶笛,其他同学演唱),教师点评。
三、拓展延伸。
1、欣赏昆曲《但愿人长久》、琵琶视频《哈巴涅拉舞曲》,感受民族乐器的创新和融合。
2、教师结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古老的诗词、古老的乐器也能焕发新的风采,新一代的我们要推陈出新,将民族的精华发扬光大。
人音版但愿人长久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音版但愿人长久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但愿人长久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但愿人长久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艺术实践,教师点评,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第1课 古风新韵但愿人长久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第1课 古风新韵但愿人长久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授,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