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 等腰三角形 课时2 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 等腰三角形 课时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 等腰三角形 课时4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2 直角三角形 课时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2 直角三角形 课时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1.全等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边、角性质.(重点) 3.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 (重点、难点)
得到这个△ABC中 AB和AC有什么关系?
知识点1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4)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当∠D=∠B时,两个三角形符合“边角边”,△ADF≌△CBE.
如图,点E,F在AC上,AD=BC,DF=BE,要使△ADF≌△CBE,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A.∠A=∠C B.∠D=∠BC.AD∥BC D.DF∥BE
1.如图,AC=DC,BC=EC,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ABC≌△DEC.
DE=AB或∠ACB=∠DCE或∠ACD=∠BCE
2.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ED,AC∥F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 )A.AB=DE B.AC=DFC.∠A=∠D D.BF=EC
知识点2 等腰三角形的边、角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回顾:
2.议一议(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2)请你选择等腰三角形的一条性质进行证明,并与 同伴交流.
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这一定理可以简述为:等边对等角.
已知:如图1-1,在△ABC中,AB=AC.求证:∠B=∠C.分析:我们曾经利用折叠的方法说明了这两个底角相等(如图1-2).实际上,折痕将等腰三角形分成了两个全等三角形.这启发我们,可以作一条辅助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证明这两个底角相等.
证明:如图1-3,取BC的中点D,连接 AD.∵AB=AC,BD=CD,AD=AD,∴△ABD≌△ACD ( SSS ).∴ ∠B=∠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1)在△ABC中,AB=AC,若∠A=50°,求∠B;(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求顶角的度数;(3)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90°,求顶角的度数.分析:给出的条件中,若底角、顶角已确定,可直接运用三 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性质 求解;若给出的条件中底角、顶角不确定,则要分两 种情况求解.
解:(1)∵AB=AC,∴∠B=∠C.∵∠A+∠B+∠C=180°,∴50°+2∠B=180°,解得∠B=65°.
(2)由题意可知,70°的角可以为顶角或底角,当底角 为70°时,顶角为180°-70°×2=40°.因此顶角 为40°或70°.(3)若顶角为90°,底角为 若底角为 90°,则三个内角的和大于180°,不符合三角形 内角和定理.因此顶角为90°.
在△ABC中,AB=AC .(1)若∠A=50°,则∠C等于多少度?
(1)在△ABC中,因为AB=AC, 所以∠B=∠C. 因为∠A=40°,∠A+∠B+∠C=180°, 所以2∠C=180°-∠A=140°. 所以∠C=70°.
(2)若∠B=72°,则∠A等于多少度?
(2)因为∠B=72°, 所以由(1)可知: ∠A=180°-2∠B =180°-2×72° =36°.
知识点3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
在图1 -3中,线段AD还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推论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BC的平分线BG交AC于点G,交AD于点E,EF⊥AB,垂足为F.(1)若∠BAD=25°,求∠C的度数;(2)求证:EF=ED.∵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AD=∠CAD.∴∠BAC=2∠BAD=50°.∵AB=AC,∴ ∠C=∠ABC = (180°-∠BAC) = (180°-50°)=65°.
(2)求证:EF=ED. 证明:∵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ED⊥BC.又∵BG平分∠ABC,EF⊥AB,∴EF=ED.
1.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BAD=35°,则∠C的度数为( )A.35° B.45° C.55° D.60°
2.如图,在△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BE=C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DA平分∠EDF;②△EBD≌△FCD;③BD=CD;④AD⊥BC.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知识方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论: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2.思想方法:转化思想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角相等、边相等的重要方法.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D=90°,AB=BC+AD,∠DAC=45°,E为CD上一点,且∠BAE=45°,若CD=4,则△ABE的面积为( )A. B. C. D.
2.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边BC和AC上,若AD=AE,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DB=∠ACB+∠CAD B.∠ADE=∠AEDC.∠CDE= ∠BAD D.∠AED=2∠ECD
3.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连接AD,AE,若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EA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 )A.BD=CE B.AD=AEC.DA=DE D.BE=CD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1 等腰三角形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1 等腰三角形教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提要,∠ADB=∠AEC,BAC,∠CAE,∠DBC,知识点整合训练,°或9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SSS,提出问题导入新课,SAS,ASA,AAS,公理应用探求新知,问题引领归纳新知,理论证明法,练习巩固提高能力,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评课课件ppt,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