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202101300819模拟)-普通用卷
展开副标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
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 ).①x−y2+1=x3(x−y)=y−2 ②x−y=xyx+y=2 ③2x+y=1y+z=2 ④x+y=32x−y=2x−2y=0 ⑤x=0y=2 ⑥x=3y=2+x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7−2=5B. 18÷3=6
C. 4×6=46D. (−15)2=±15
下列4个数:9、227、π、(3)0,其中无理数是( )
A. 9B. 227C. πD. (3)0
将点P(2m+3,m−2)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且点P′在x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 )
A. (9,1)B. (5,−1)C. (7,0)D. (1,−3)
如图,在Rt△PQR中,∠PRQ=90°,RP=RQ,边RQ在数轴上.点Q表示的数为1,点R表示的数为3,以Q为圆心,QP为半径画弧交数轴负半轴于点P1,则P1表示的数是( )
A. −2B. −22C. 1−22D. 22−1
已知A(−3,m),B(2,n)是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的两个点,则m,n的大小关系是( )
A. m
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则y=bx+k的图象经过( )象限.
A. 一、三、四B. 二、三、四C. 一、二、四D. 一、二、三
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m,当它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
A. 8mB. 10mC. 12mD. 14m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记为S1,以CD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CD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2016的值为( )
A. (22)2013B. (22)2014C. (12)2013D. (12)201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已知点Aa+1,4,B3,2a+2,若直线AB//x轴,则a的值为( )
A. 2
B. 1
C.−4
D.−3
若a<40
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为5cm,底面半径为12πcm,在点A的一只蚂蚁想吃到点B的食物,爬行的最短路程为______.
已知P(3,2a−5)与Q(3,a+2)关于x轴对称,则a=________.
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4,则k的值等于______.
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4,AD是角平分线,P是AD上的动点,BQ=1,则BP+PQ的最小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5.0分)
计算:
(1)4(x+1)2−(2x+3)(2x−3);
(2)|1−2|+18−(3.14−π)0−(−12)−3.
解方程组:
(1)3x−5z=6 ①x+4z=−15 ②
(2)4(−y−1)=3(1−y)−2x2+y3=2.
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四边形ABCD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在方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四边形ABCD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5,−1),(−3,−3),并分别写出点B、D的坐标;
(2)在(1)中所建坐标系中作出四边形ABCD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D1,并写出点C的对应点C1的坐标.
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BC=5,将长方形沿折痕AF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E处.
(1)求BE的长;
(2)求CF的长.
一个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的4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单位:升)与时间x(单位: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每分钟进水、出水各是多少升?
描点画图是探究未知函数图象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是通过描点画图感知函数y=−x+2+12 图象的变化规律的过程:
(1)化简函数解析式,当x≥−2时,y=___________ ,x<−2时,y=______________ ;
(2)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表,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若另一个一次函数y=kx+b 过点(−2,2),且与y=−x+2+12的图象有交点,则k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动点P在斜边AB所在的直线上,以PC为直角边作等腰三角形PCQ,其中∠PCQ=90,
(1)如图1,若点P在线段AB上,且AC=1+2,PA=2,则①线段PB=_____,PC=____,②猜想:PA2,PB2,PC2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
(2)如图2,若点P在AB的延长线上,求证:PA2+PB2=2PC2.
(3)利用以上知识,解决以下问题: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2),点B(2,0),以P为线段AB外一动点,且PA=2,PM=PB,∠BPM=90,直接写出线段AM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应共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项最高次数都应是一次的整式方程.一定要紧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细心观察排除,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
解:②是二次方程,所以不是,
③含有三个未知数,所以不是,
④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所以不是,
①⑤⑥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所以有3个.
故答案为D.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A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B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对C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D进行判断.
【解答】
解:A、7与−2不能合并,所以A选项错误;
B、原式=18÷3=6,所以B选项正确;
C、原式=26,所以C选项错误;
D、原式=15,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解答】
解:π是无理数,
故选:C.
4.【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关键是掌握:左右平移,横坐标加减,左减右加;上下平移,纵坐标加减,上加下减的规律.同时考查了x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为纵坐标为0.先根据向上平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相加,得出P′的坐标,再根据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求出m的值,进而得到点P的坐标.
【解答】
解:∵将点P(2m+3,m−2)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P′,
∴P′的坐标为(2m+3,m−1),
∵P′在x轴上,
∴m−1=0,解得m=1,
∴点P的坐标是(5,−1).
故选B.
5.【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QP的长,进而可得QP1的长度,再由点Q表示的数为1可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以及勾股定理,关键是正确计算出PQ的长.
【解答】
解:∵点Q表示的数为1,点R表示的数为3,
∴RP=RQ=2,
Rt△PQR中,∠PRQ=90°,
QP=22+22=8=22,
∵Q表示的数是1,QP=QP1,
∴P1表示的数是1−22,
故选C.
6.【答案】A
【解析】解:∵一次函数y=2x−1中的k=2>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图象经过A(−3,m),B(2,n)两点,且−3<2,
∴m
故选:A.
根据一次函数中k的值确定函数的增减性,然后比较m、n的大小即可.本题还可以将两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m,n的值,再比较大小.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中函数增减性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函数的比例系数确定函数的增减性.
7.【答案】C
【解析】解:∵函数y=kx+b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k>0,b<0,
∴函数y=bx+k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故选C.
先根据函数y=kx+b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判断出k,b的符号,进而可得出函数y=bx+k图象经过的象限.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熟知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b>0时函数的图象在一、二、三象限;k>0,b<0时图象在一、三、四象限;k<0,b>0时图象在一、二、四象限;k<0,b<0时图象在二、三、四象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正确理解题意继而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一般.根据题意AC=AB+1,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即旗杆的高.
【解答】
解:由题意得,AB为旗杆的高,AC=AB+1,BC=5m,求AB的长.
已知AB⊥BC,根据勾股定理得AB=AC2−BC2=(AB+1)2−25,
解得,AB=12m.
所以旗杆的高度为12m.
故选C.
9.【答案】C
【解析】解:观察,发现:S1=22=4,S2=(2×22)2=2,S3=(2×22)2=1,S4=(1×22)2=12,…,
∴Sn=[2×(22)n−1]2=4×(12)n−1,
∴S2016=4×(12)2016−1=(12)2013.
故选:C.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部分Sn的值,根据面积的变化即可找出变化规律“Sn=4×(12)n−1”,依此规律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以及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根据面积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Sn=4×(12)n−1”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熟记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平行与x轴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纵坐标相等可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
解:∵点Aa+1,4,B3,2a+2,若直线AB//x轴,
∴2a+2=4,
∴a的值为1.
故选B.
11.【答案】13
【解析】解:∵6<40<7,
∴a=6,b=7,
∴a+b=13,
故答案为:13.
先估算出40的范围,求出a、b的值,再代入求出即可.
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能估算出40的范围是解此题的关键.
12.【答案】13cm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圆柱的侧面展开为矩形,关键是在矩形上找出A和B两点的位置,“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要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需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
【解答】
解:将圆柱的侧面展开为矩形,A点在矩形长的中点上,B点在矩形的宽上,
矩形长=2πR=2π×12π=24cm,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2422+52=13cm,
故爬行的最短路程为13cm.
故答案为13cm.
13.【答案】1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出a的值,即可得解.
【解答】
解:∵P(3,2a−5)与Q(3,a+2)关于x轴对称,
∴2a−5+a+2=0,
解得:a=1.
故答案为1.
14.【答案】−12
【解析】
【分析】
一次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就要先求出一次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再由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结合已知条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判断k的取值范围k<0,进而求出k的值.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坐标求法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准确判断k的取值范围是正确求解k的关键.
【解答】
解:∵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k<0,
又∵一次函数y=kx−2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2),(2k,0),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S=12×2×|2k|=|2k|=4,
∴k=±12,∵k<0,∴k=−12.
故答案k=−12.
15.【答案】5
【解析】
【分析】
此题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用勾股定理求出CQ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点,C点关于AD对称,如图,连接CQ交AD于P,得到CQ=BP+PQ的最小值,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Q=5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AB=AC,AD是角平分线,
∴AD⊥BC,BD=CD,
∴B点,C点关于AD对称,
如图,连接CQ交AD于P,
∴BP=CP,
则CQ=CP+PQ=BP+PQ的最小值,
根据勾股定理得,CQ=AC2+AQ2=42+(4−1)2=5.
故答案为:5.
16.【答案】解:(1)原式=4x2+8x+4−4x2+9
=8x+13;
(2)原式=2−1+32−1+8
=42+6.
【解析】(1)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绝对值、算术平方根、零指数幂以及负整数指数幂进行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以及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解:(1)②×3−①得:17z=−51,
解得:z=−3,
将z=−3代入②得:x−12=−15,
解得:x=−3,
则方程组的解为x=−3z=−3;
(2)方程组整理得:y=−5 ①3x+2y=12 ②,
将①代入②得:3x−10=12,
解得:x=223,
则方程组的解为x=223y=−5.
【解析】(1)②×3−①消去x求出z的值,进而求出x的值,即可确定出方程组的解;
(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代入消元的方法即可求出解.
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加减消元法与代入消元法.
18.【答案】解:(1)如图所示:点B(−4,−5)、D(−1,−2);
(2)如图所示:四边形A1B1C1D1,即为所求,
点C的对应点C1的坐标为:(−3,3).
【解析】【试题解析】
(1)根据已知点坐标进而得出坐标轴的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进而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
19.【答案】解:(1)长方形ABCD中,
AD=BC=5,∠D=∠B=∠C=90°,
∵△AEF是△ADF沿折痕AF折叠得到的,
∴AE=AD=BC=5,
∴BE=AE2−AB2=52−42=3;
(2)由(1)知BE=3,
∴CE=BC−BE=2,
∵△AEF是△ADF沿折痕AF折叠得到的,
∴EF=DF=4−CF,
∵EF2=CE2+CF2,
∴(4−CF)2=22+CF2,
解得:CF=32.
【解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D=BC=5,∠D=∠B=∠C=90°,由折叠的性质得到AE=AD=BC=5,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果;
(2)由(1)知BE=3,于是得到CE=BC−BE=2,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EF=DF=4−CF,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以及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方程思想等知识,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找准对应边.
20.【答案】解:(1)当0≤x≤4时,设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y=kx,
4k=20,得k=5,
即当0≤x≤4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5x,
当4≤x≤12时,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ax+b,
4a+b=2012a+b=30,得a=54b=15,
即当4≤x≤12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54x+15,
由上可得,y=5x(0≤x≤4)54x+15(4≤x≤12);
(2)进水管的速度为:20÷4=5L/min,
出水管的速度为:5×12−3012−4=154L/min,
答:每分钟进水、出水各5L,154L.
【解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求得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每分钟进水、出水各多少升.
21.【答案】解:(1)−x−32;x+52;
(2)填表如下:
画图如下:
(3)k>1或k<−1.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了数形结合思想.正确画出函数的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即可解答;
(2)根据函数求出对应函数值,填写表格,描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即可;
(3)根据图象解答即可.
【解答】
解:(1)当x≥−2时,y=−(x+2)+12=−x−32,
当x<−2时,y=(x+2)+12=x+52,
故答案为−x−32,x+52;
(2)填表如下:
;
(3)由(2)中的图象可知:对于直线y=kx+b,当k=1或k=−1时,
直线与y=−x+2+12的图象没有交点,
∴当一次函数y=kx+b 过点(−2,2),且与y=−x+2+12的图象有交点,
则k的范围是k>1或k<−1,
故答案为k>1或k<−1.
22.【答案】解:(1)①2;3
②AP2+BP2=2PC2 ;
(2)如图②:过点C作CD⊥AB,垂足为D.
∵△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AB,
∴CD=AD=DB,
∵AP2=AD+PD2=DC+PD2=CD2+2DC⋅PD+PD2,
PB2=DP−BD2=PD−DC2=DC2−2DC⋅PD+PD2,
∴AP2+BP2=2CD2+2PD2,
∵在Rt△PCD中,由勾股定理可知:PC2=DC2+PD2,
∴AP2+BP2=2PC2.
∵△C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PC2=PQ2.
∴AP2+BP2=PQ2.
(3)如图,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PB,∠APB=90°,
则AB=22,此时,MA⊥x轴.
当A、B、M在同一直线上时,AM最大.
根据(1)(2)易得,BM=AC=4,
∴AM的最大值为4,点P的坐标为(22,0)或(−2,2).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得:CD=AD=DB,将PA、PA、PQ、AC、PC用含DC的式子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
(1)①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CB中,由勾股定理先求得AB的长,然后根据PA的长,可求得PB的长;过点C作CD⊥AB,垂足为D,从而可求得CD、PD的长,然后在Rt三角形CDP中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PC的长;②△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AB,从而可求得:CD=AD=DB,然后根据AP=DC−PD,PB=DC+PD,可证明AP2+BP2=2PC2;
(2)过点C作CD⊥AB,垂足为D,则AP=(AD+PD)=(DC+PD),PB=(DP−BD)=(PD−DC),可证明AP2+BP2=2PC2,
(3)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PB,∠APB=90°,则AB=22,当A、B、M在同一直线上时,AM最大,根据(1)(2)即可得出结论.
解:(1) ①∵△ABC是等腰直直角三角形,AC=1+2,
∴AB=AC2+CB2=2AC2=2×1+22=2+22,
∴PB=AB−PA=2+2−2=2;
∵△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AB,
∴CD=AD=DB,
∵AP2=AD−PD2=DC−PD2=DC2−2DC⋅PD+PD2,PB2=DB+PD2=(DC+DP)2=CD2+2DC⋅PD+PD2 ,
∴AP2+BP2=2CD2+2PD2,
∵在Rt△PCD中,由勾股定理可知:PC2=DC2+PD2,
∴AP2+BP2=2PC2,
∴PC2=AP2+BP22=4+22=3.PC=3.
故答案为2; 3;
②如图1,
∵△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AB,
∴CD=AD=DB,
∵AP2=AD−PD2=DC−PD2=DC2−2DC⋅PD+PD2,PB2=DB+PD2=(DC+DP)2=CD2+2DC⋅PD+PD2 ,
∴AP2+BP2=2CD2+2PD2,
∵在Rt△PCD中,由勾股定理可知:PC2=DC2+PD2,
∴AP2+BP2=2PC2,
(2)、(3)见答案.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x
…
−3
1
…
y
…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1):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1),共26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