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展开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严密论证的方法。
3.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
4.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2.理解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3.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
3.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作家作品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广东新会人。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1891年至1894年从康有为学于广州万木学堂。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论》等。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中学总教习,宣传民权平等学说和变法主张。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先后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二)检查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恩惠( )契约( ) 循环( )如释重负( )
卸却( )监督( ) 大抵( )悲天悯人(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⑴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悲天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心安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如释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海阔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huì qì xún shì xiè dū dǐ mǐn
2.⑴失意:不得志。⑵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⑶心安理得: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⑷如释重负: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⑸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⑹海阔天空: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三)朗读课文,理清结构
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概括段意。
明确:
全文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论述“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3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4—5段),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
1.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2.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3.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4.责任是应该做的事情。阐述过程:先表明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没责任的表现。接着阐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5.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五)三读课文,深入分析。
1.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请举例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论据。
3.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一例加以分析。
明确:
1.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身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快乐。
2.本文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如:“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道理论据如:“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又如:“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再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文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名言佳句充当道理论据,从理论方面论证了“人生当勇于负责”,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举例论证:列举“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事例,有力论证了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
对比论证:文章从“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有力的论证了“人人要负责任”这一观点。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一)合作探究
学生读课文,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1.在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答案呢?
2.你认为文中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3.怎样理解“你若是要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的含义?
4.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明确:
1.因为把贫困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许多人的想法或说法,否定了这些说法,引起读者兴趣,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人新奇之感,又不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
2.未尽责任,推卸不管;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3.逃避责任不是解除责任,如果一味逃避不仅不会减轻痛苦反而会备受痛苦的煎熬。
4.本文是从“最苦”与“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
(二)品读赏析
1.请分析下面重点语句。
(1)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2)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3)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
明确:
(1)这是个句式灵活的排比,在第二个句子中加了“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第三个句子中加了“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这样使句子的表述更准确,更形象。同时,这里用了三个“凡”来表示这些情况的普遍与广泛,同时也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加以仔细的分类,可见作者对这个大问题的谈论多么审慎。
(2)这一句虽然很短,但却有三层意思:a.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b.孟子这句话的意思与前面所说的“痛苦之后是快乐”似乎不一致;c.为什么这样呢?
(3)这句话中的“这个”指的是什么呢?根据上文看,前面说了“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所以,只理解为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不对的,所以这里的“这个”指的是“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2.品味精彩语句,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感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③引导学生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明确:
①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②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另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除以上的举例外,还可让学生自己找精彩的语句加以分析。)
(三)思考讨论
1.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2.分析写作特点。
明确:
1.本文以尽责与否来谈人生的苦与乐,旨在勉励人们做一个勇于负责的人,并学习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
2.①观点明确、脉络清晰、论证严密可谓本文的一大特色。②文章语言既凝重又轻灵,既流畅又简洁。语言的灵活表现在多种句式、多种表达方式、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例如:就句式而言,开头就运用了设问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就表达方式而言,有议论、有叙述、有抒情。就引证而言,文章就用到了古语、俗语、名人名言,而且每次引用的具体表达都不一样。排比是形成文章语言流畅之势的重要方法。本文语言的简洁在于作者使用了概括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
四、互动释疑,拓展延伸
1.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2.拓展延伸:
(1)读完全文后,概括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2)你认为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明确:
(1)应尽的责任没有尽(或“该做的事没有做完”)。①每一个人都有责任;②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③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2)①培养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感。②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对失败。③培养学习的责任感。
3.积累名句
(1)教师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可查资料)并举例说明(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或词语),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①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②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③曾子:任重而道远
④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⑤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谈谈对人生的看法。
①做一事,专一事。每事勤,事事成。
②对自己信心,对别人尽心。对事情用心,对朋友诚心。对亲情关心,对生命真心。
③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
④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
六、课外作业
1. 请写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2.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结构图解
分论点一: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分论点二: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结论:人生当勇于负责 不能逃避责任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解读,讨论交流,写作特色,随堂训练,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6* 最苦与最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6* 最苦与最乐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议论文,检查字词,层次结构,研读课文,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情学法,说教学环节,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