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五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课后检测能力提升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五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课后检测能力提升第1页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五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课后检测能力提升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特征精品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特征精品同步训练题,共5页。
    一、选择题全球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带状分布现象称为自然灾害带。据此完成13题。1世界上最大的两大自然灾害带是(  )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环太平洋灾害带内易发的自然灾害有(  )火山、地震   台风、海啸风暴潮、洪涝   病虫害、鼠害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环球自然灾害带内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包括(  )干旱和洪涝   台风和地震山地地质灾害   蝗灾和虫灾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1②④两项为火山地震带。第2根据环太平洋灾害带的环境特征推知易发生的灾害是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等。第3蝗灾和虫灾不是环球灾害带多发的自然灾害。答案:1.C 2.A 3.A自然灾害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地理环境不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会有很大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6题。4下列沿海或岛屿国家中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是(  )A印尼、中国  B.中国、印度C日本、美国  D孟加拉国、蒙古5干旱灾害突出的地区有(  )A非洲、西亚  B.非洲、中亚C中欧、西亚  D.南亚、北美6经常遭地震、火山威胁的国家有(  )A中国、日本、韩国  B.日本、美国、巴西C日本、菲律宾、印尼  D.墨西哥、智利、印度解析:4中国和印度属于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第5非洲、西亚降水稀少干旱灾害频发。第6只有C选项中三个国家都位于板块交界处的地震带上。答案:4.B 5.A 6.C7我国不同地区的受灾体及其致灾因子、危害组合正确的是(  )A西部 牲畜 洪涝、干旱、冷冻、风雹 掉膘、死亡B东部 种植业 雪灾、旱灾、虫灾、鼠灾 减产、绝收C东部 农作物 洪涝、干旱、冷冻、风雹 减产、绝收D西部 畜牧业 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 掉膘、死亡解析:C。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灾体主要为农作物致灾因子主要有洪涝、干旱、冷冻、风雹危害主要表现为农作物减产或绝收。8我国东南部灾害点位多西北部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东南部自然灾害多发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C东南部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解析:A。我国东南部灾害点位多西北部灾害点位稀少主要是由我国东南部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次高所致。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910题。9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灾害强度的差异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②10下列不属于确定自然灾害损失程度指标的是(  )A受灾人口  B.受灾面积C经济损失  D.海拔高度解析:9灾情是由致灾因子的强度、受灾体的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大灾情越严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减灾防灾投入越大则抗灾能力越强从而大大降低灾害的相对损失。第10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指标有受灾人口、受灾面积、各种受灾体破坏数量和损毁程度、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答案:9.D 10.D二、综合题11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当地时间2016224印尼锡纳朋火山喷发火山灰遮天蔽日来自12个村子的1万多名居民被迫撤离。(1)火山喷发能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危害?是否有百害而无一利(2)我国昆仑山中的火山和日本富士山火山若同时同等规模喷发何处的灾情严重?为什么?解析:(1)岩浆毁灭地表事物体喷发物对大气质量有影响。火山喷发能形成温泉、矿产并且火山灰能肥沃土壤。第(2)富士山和昆仑山中的火山喷发危害程度孰大孰小应以受灾体的密度和质量作为衡量标准。答案:(1)摧毁森林、吞没土地、污染大气和水源。火山喷发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火山喷发也能产生温泉和一些矿产资源形成肥沃的火山灰土等。(2)日本富士山灾情严重。日本富士山地区是日本经济发达地区又是旅游名胜区虽然防抗灾能力强灾后恢复速度快但与人烟稀少的我国昆仑山山区相比其灾害危害程度要大得多。12读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所在的自然灾害带。(2)据图及所学知识分析甲地灾情形成的原因。(3)据图归纳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的分布。解析:(1)世界各种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北纬20°50°)灾害带。由图中点的分布可知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在北半球中纬度(北纬20°50°)灾害带。第(2)首先确定甲地位于(恒河)三角洲后结合当地地形、气候、水文状况及社会经济状况来分析。第(3)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答案:(1)北半球中纬度(北纬20°50°)灾害带。(2)甲地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丰沛;河网密布;人口密度大;防灾减灾能力弱。(3)东部季风区。13下图是世界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柱状统计图据图回答问题。(1)描述19502001年自然灾害损失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年份灾害损失差异很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解析:(1)图中反映的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据图可知灾害损失越来越重1995年后有下降的趋势。原因主要从灾害发生的次数、经济发展水平、防灾抗灾能力等方面分析。第(2)主要是由于不同年份重大灾害发生的次数不同导致的。答案:(1)灾害损失越来越重,1995年后有下降的趋势。灾害损失越来越重的原因可能是:重大灾害发生次数增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重大灾害次数减少;防灾、抗灾能力提高。(2)不同年份重大灾害发生的次数不同。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优秀同步训练题,共7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优秀课后复习题,共5页。

    高中地理第一节 地质灾害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地质灾害优秀同步训练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