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五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课后检测能力提升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五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课后检测能力提升第1页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五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课后检测能力提升第2页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五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课后检测能力提升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优秀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优秀同步训练题,共7页。
    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甲、乙图例各代表一类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完成12题。1乙图例代表的生态问题是(  )A森林锐减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湿地减少2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间接危害不包括(  )A土壤变薄土地肥力下降B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C抬高河床影响航运D淤塞水库增大洪涝解析:1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中上游的一部分。该区域降水丰沛地势崎岖落差较大而人类活动对该区的植被破坏又较为严重因此极易引起水土流失问题。第2土壤变薄土地肥力下降是水土流失的直接危害;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抬高河床影响航运淤塞水库增大洪涝均为间接危害。答案1.B 2.A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我国丘陵山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造成的侵蚀作用严重使得红土地区放眼望去一片红色故称为红色荒漠。据此完成34题。3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  D.环境污染4上述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  )A使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B产生新的环境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C使环境更稳定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D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解析:南方的红色荒漠是由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导致山体红色基岩裸露形成的这体现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使地表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答案:3.A 4.A222日开始新疆南疆地区遭遇2015年首场持续三天的强沙尘暴天气最小能见度仅10最大风速达23.9 m/s呼啸的大风卷着沙粒狂啸着扑向大地使市民感觉呼吸困难很多行驶的车辆不得不打开双闪灯停靠在路边一些骑着自行车的行人将车子扔在路边寻找避风场所大风卷起的垃圾和扬起的沙尘让街道一片狼藉。受大风沙尘暴袭击部分农田遭沙埋部分塑料大棚被沙尘暴袭击破坏。据此完成56题。5沙尘暴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C碳氧化合物  D.悬浮颗粒6近些年来沙尘暴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人们过度放牧,羊群破坏草原采掘发菜,导致草场破坏,泥沙裸露西西伯利亚冷高压势力逐年增强,风力逐年增大世界气候越来越干,降雨量渐少,蒸发量不断增大A①③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沙尘暴的主要污染物是从地表吹起的悬浮颗粒。沙尘暴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全球气候在变暖冷高压不会逐年增强;沙尘源于草场的荒漠化其主要原因是牧区的过度放牧。答案:5.D 6.D2015141546分许蓉遵高速公路贵州习水县境内发生一起山体滑坡。经现场初步勘探已发现3人被掩埋死亡1车被埋。蓉遵高速公路双向交通中断。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时会掩埋、摧毁道路严重影响交通正常运行。据此回答78题。7下列铁路线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是(  )A京广线、京九线    B.石太线、石德线C成昆线、宝成线  D.包兰线、兰新线8在修筑铁路时为防止泥石流或者滑坡的发生在设计中应注意(  )A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B大量开挖坡脚以增加铁路周围的宽度C驱散积雨云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D发射卫星及时监测灾害进行卫星导航解析:7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的铁路干线有宝成线、成昆线等C项符合题意。第8根据滑坡、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修筑铁路时应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答案:7.C 8.A读下图完成910题。9造成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包括(  )CO2   CH4氟氯烃   O3A①②③  B①②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0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不包括(  )A海平面上升B臭氧层破坏C加剧世界局部地区的干旱和洪涝D高山雪线升高两极冰川融化解析:9温室气体是指能吸收红外线辐射的气体中四种气体都能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吸收热量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第10臭氧层破坏是人类排放氟氯烃化合物造成的而不是全球变暖造成的。答案:9.C 10.B二、综合题11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城镇在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引起地下水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河水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示地区应怎样缩小灾情?(4)下列措施能够稳定该地孕灾环境的是(双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毁林开荒开辟农田C大量开采地下水解决水源不足问题D.雨季回灌地下水解析:(1)从图中看地下水水位线向水井倾斜形成了地下水漏斗所以该地区一定存在着过量抽取地下水的问题易导致地表沉降诱发次生灾害。第(2)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若伐掉森林河流含沙量将会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洪水期水位变高。第(3)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不要在洪水高风险区有过多的经济活动合理利用水资源减轻地表沉降以及洪涝灾害的危害从而缩小灾情。第(4)植树造林、雨季回灌地下水有助于稳定该地孕灾环境;毁林开荒开辟农田大量开采地下水则会破坏地表环境。答案:(1)过度开采地下水 地表沉降、地面塌陷并有可能由此诱发地震或塌方(2)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 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洪水期水位变高(3)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增加植被覆盖率;不要在洪水高风险区有过多的经济活动;合理利用水资源。(4)AD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1 000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甲为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沙尘天气分布图乙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分析表格为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项目月份风力>8级的日数平均气温()降水量(mm)11.53.23.321.90.77.333.76.49.145.613.743.253.621.233.361.026.054.570.627.3247.380.326.3166.890.420.648.9100.814.426.2111.46.326.0120.60.73.5(1)试分析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2)春季是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试分析其原因。(3)针对沙尘暴多发现象,应如何规范人类活动?解析:(1)沙尘暴的发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多大风二是沙源物质多。另外气候的干旱程度、植被覆盖率的高低也是重要影响因素。第(2)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表土疏松、自然植被稀疏、多大风天气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地理背景。第(3)规范人类活动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沙漠(荒漠、黄土)广布;植被稀疏。(2)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表土疏松;植被稀疏;多大风天气。(3)严禁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做好矿区复垦工作;保护地表植被恢复自然植被;加强生态工程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材料二 江湖很受伤珠峰不下雪隆冬时节珠峰反倒没有大雪满山、冰川倾泻的风采强烈的高空风吹走了珠峰的一圈白色围巾裸露出瘦骨嶙峋的青色岩石尖尖的峰顶雪帽显得单薄而孤独而珠峰腰部以下的裙摆则呈现一片赭黄色。15年前珠峰的冬天往往大雪封山。这两年夏天降水明显减少冬天也几乎不下雪。珠峰山脚下寺庙的一位僧人如是说。(1)全球气温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珠峰不下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之而来的是珠峰的雪线不断________(3)冰川快速融化对喜马拉雅地区造成的后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导致________上升危及沿海低地。(4)应对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析:(1)注意准确描述气温的变化特点。第(2)气温的升高会使珠峰的冰雪融化造成雪线的上升。第(3)喜马拉雅地区主要为高山地形起伏大大量的冰雪融水易诱发滑坡、泥石流、洪涝等灾害冰川融水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第(4)针对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答案:(1)波动上升(2)全球变暖 上升(3)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 海平面(4)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停止对森林(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节 我国的防灾减灾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节 我国的防灾减灾优秀练习题,共6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优秀课后复习题,共5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特征精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特征精品同步训练题,共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