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简单的平移作图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7309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旧知回顾,探究新知,典例分析,随堂练习,升华提高,巩固训练,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学会平移作图,掌握作图技巧,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对比平移前后的图形特征,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平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学习重点:平移图形的规律,作图的顺序;
学习难点:平行线的作法及对应点的连结。
学习过程:
一、旧知回顾:提问:1、什么叫平移?2、平移有哪些性质?3、决定平移的两大要素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经过平移,线段AB的端点移到了点C,你能作出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吗?
A C
B D
图1
归纳总结作图的方法。
三、典例分析:
例1: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请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分析:因为A与D是对应点,而平移的对应点的连线段平行且相等,所以平移方向——射线AD,平移距离——线段AD的长。
解:
分析:1、还有其他方法作出△DEF吗?(强调本例的方法是作图的基本方法)
2、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 (强调平移的两个要素)
例2、如图,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厘米,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A
B
C
D
E
解:
四、随堂练习:
课本P73随堂练习、P74习题3.2之1、2、5。
五、升华提高:
观察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在下图中,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自己动手做做看,你能得到右图的图案吗?
提问:在图3-10中,左图是一种“工”字形的砖,右图是怎样通过左图得到的?
图3-11可以看作是什么“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得到的?
六、巩固训练:
1、课本P76随堂练习;习题3.3。
2、如图,请画出△ABC向左平移4格后的△A1B1C1,然后再画出△A1B1C1向上平移3格后的△A2B2C2,若把△A2B2C2看成是△ABC经过一次平移而得到的,那么平移的方向是______,距离是____的长度。
3、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4,沿对角线所在直线l将该正方形向右平移到EFGH的位置,已知△ODH的面积为,求平移的距离。
l
A
B
C
E
D
F
G
H
O
P
七、课堂小结:
八、课后作业:
课本P74习题3.2之3、4。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知识点,能力训练要求,情感与价值观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起点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