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8单元 第27讲 免疫调节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8单元 第27讲 免疫调节第1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8单元 第27讲 免疫调节第2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8单元 第27讲 免疫调节第3页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8单元 第27讲 免疫调节

    展开
    
    第27讲 免疫调节
    [考纲明细]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考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①组成: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②作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①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②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
    a.种类
    b.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3)免疫活性物质
    ①组成: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②来源: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
    2.免疫的类型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续表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特点
    无特异性
    有特异性
    组成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组成
    3.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非特异性免疫以及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
    (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题组一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分析
    1.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浆细胞和T细胞能合成免疫活性物质
    B.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D.B细胞和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答案 C
    解析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都是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B正确;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错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起源相同,都是骨髓造血干细胞,D正确。

    2.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的生成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免疫细胞
    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C.当再次接受抗原刺激后,机体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d有关
    D.c和d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
    答案 C
    解析 吞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A正确;人体内各种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但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二次免疫的反应更强烈,与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e(记忆B细胞)、f(记忆T细胞)有关,C错误;c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而成,d是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D正确。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
    (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题组二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3.(2019·成都金堂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 C
    解析 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A正确;青霉素不属于人体物质,能杀菌不属于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4.(2020·福州模拟)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答案 D
    解析 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一道防线,A错误;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不属于免疫反应,C错误;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即为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D正确。

    “三看法”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考点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抗原与抗体
    (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等特点。
    (2)抗体:机体接受特定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活性的一类蛋白质。
    2.体液免疫

    3.细胞免疫

    4.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
    (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2)二次免疫反应: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抗体产生的速度快、量多、持续时间长,如下图:


    (必修3 P36资料分析)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HIV浓度增加,T细胞逐渐减少,并伴随一些症状出现,如淋巴结肿大,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最终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题组一 抗原与抗体的辨析
    1.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原都是外来的大分子
    B.抗原都是致病的细菌或病毒
    C.抗体是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
    D.抗体只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答案 C
    解析 机体自身的组成物质也可以成为抗原,如癌变的细胞等,A、B错误;抗体是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与相应抗原可以发生特异性结合,C正确;抗体主要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D错误。
    2.(2015·全国卷Ⅱ)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答案 D
    解析 抗体存在于细胞外液,只能消灭细胞外的抗原,A错误;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形成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溶菌酶能使细胞破裂、内容物逸出,导致细菌溶解,故溶菌酶杀菌与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不同,B错误;Rous肉瘤病毒是病毒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有关,C错误;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D正确。



    抗原、抗体和淋巴因子
    项目
    抗原
    抗体
    淋巴因子
    来源
    大分子“非己”成分、自身衰老或病变的细胞
    由浆细胞产生并分泌
    由T细胞等产生并分泌
    本质
    蛋白质或其他
    球蛋白
    蛋白质或糖蛋白
    作用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和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识别抗原,对抗原起作用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以发挥免疫效应。如增强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等
    举例
    外毒素、凝集原
    抗毒素、凝集素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题组二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综合辨析
    3.(2019·河北邢台一中月考)下图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f
    C.对于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如病毒、结核杆菌等,⑤⑥两种免疫都发挥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图过程,可判断⑤为细胞免疫,⑥为体液免疫,A错误;细胞a为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细胞f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g、e、d,B错误;对于胞内寄生的病原体,体液免疫先阻止其散播,侵入细胞后,细胞免疫起作用将抗原释放,抗体与暴露的抗原结合,最终由吞噬细胞吞噬消灭,C正确;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D错误。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分析判断
    (1)“三看法”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2)依据图像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通过流程图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变式训练
    [3-1] (2019·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有关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B、D分别是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的效应细胞
    B.细胞B、C、D均能识别血清中的相应抗原
    C.A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图示过程有溶酶体参与
    D.若④代表HIV,则细胞C代表效应T细胞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细胞B可与抗原结合,不是体液免疫中的效应细胞,A错误;细胞C是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细胞D为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B错误;细胞A是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图示过程有溶酶体的参与,C正确;若④代表HIV,则细胞C是被HIV攻击的靶细胞,为T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可与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接触,使之裂解死亡,D错误。
    [3-2] 如图表示人体免疫调节中某一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表示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B.图中②④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C.除免疫细胞外,其他细胞也可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D.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④,导致机体出现免疫缺陷
    答案 D
    解析 题图所示免疫过程中出现了抗体,说明该免疫过程为体液免疫,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A正确;图中②④分别代表T细胞和B细胞,两者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正确;唾液腺等细胞产生的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细胞(②),D错误。

    (1)吞噬细胞(功能)

    (2)免疫细胞(识别性)

    (3)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题组三 二次免疫反应及特点
    4.(2019·河北石家庄3月质检)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2018年4月九价HPV疫苗批准进入我国,该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建议接种年龄在16至26岁,半年内需进行3次注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
    B.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
    C.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识别和消灭HPV
    D.3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答案 C
    解析 病毒为专性寄生,根据“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可知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A正确;抗原具有特异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记忆细胞或效应T细胞,根据“该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说明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B正确;效应T细胞可识别抗原,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效应T细胞不能直接消灭抗原(HPV),C错误;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相对较少,而二次免疫可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故3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
    5.(2015·天津高考)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答案 C
    解析 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在第一次注射后,引发机体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变异是不定向的,鸡霍乱病原菌不能诱导存活鸡产生定向的抗性变异,B错误;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从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也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错误。
    考点3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应用

    1.自身免疫病
    (1)病因:防卫功能过强。
    (2)概念: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
    (3)病理: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表面物质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破坏正常细胞。
    (4)病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2.过敏反应
    (1)病因:防卫功能过强。
    (2)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3)病理: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起一系列反应。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4)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实例: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
    3.免疫缺陷病
    (1)病因:防卫功能过弱。
    (2)概念: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3)类型
    (4)艾滋病
    艾滋病(AIDS)
    具体解释
    全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病毒存在部位
    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作用机理
    HIV侵入人体后与T细胞结合,破坏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4.免疫学应用
    (1)疫苗——免疫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1.(必修3 P38相关信息)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鱼、虾、蛋类、青霉素等。
    2.(必修3 P38旁栏思考)接种疫苗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因为疫苗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3.(必修3 P40讨论)在进行器官移植时,为提高成活率可运用免疫抑制剂,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应控制适当的用量。
    4.(必修3 P40拓展题改编)1992年,中国红十字会创建了中华骨髓库,但在接下来的10年间,库存资料还不足3万份。这是因为人们对捐献骨髓存在误区,下列对捐献骨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骨髓是再生能力很强的组织,健康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一般10天左右即可补足所捐献的干细胞量
    B.可以在捐献者的髂骨部位穿刺采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C.可以从捐献者的手臂静脉中采集,通过机器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剩余的血液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D.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影响捐献者的健康
    答案 D
    解析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捐献者的健康,D错误。

    题组一 免疫功能异常分析
    1.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抗原入侵机体后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被破坏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下列有关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将导致血浆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
    B.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弱导致的
    C.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属于自身免疫病
    D.红细胞表面存在与抗原相似的化学基团
    答案 B
    解析 红细胞被破坏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会释放到血浆中,A正确;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属于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B错误,C正确;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抗体能吸附在红细胞表面,说明红细胞表面有与抗原相似的化学基团,D正确。
    2.有少数人吃了虾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轻度的引起荨麻疹,重度的甚至导致休克、死亡等。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物质是决定吃虾引起过敏反应的根本原因
    B.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答案 D
    解析 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因此遗传物质是决定吃虾引起过敏反应的根本原因,A正确;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为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正确;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C正确;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过敏反应,D错误。
    3.(2019·四川绵阳南山中学月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可能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B.逆转录酶不能直接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
    C.由于免疫系统无法消灭HIV,感染者体内HIV的浓度一直升高
    D.感染HIV后,感染者体内的HIV抗体浓度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
    答案 C
    解析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都有可能接触到其他人的血液或体液,A正确;逆转录酶的作用是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DNA,因此不能直接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B正确;HIV最初侵入人体时,能迅速被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现并加以清除,机体内HIV浓度迅速下降,之后潜伏下来的HIV在T细胞内大量繁殖后逐渐侵染T细胞,T细胞逐渐减少,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HIV才逐渐增多,C错误;根据C选项的分析可知,同一感染者在感染初期,产生HIV抗体多,HIV被消灭也多,之后的潜伏期,HIV浓度低,产生的HIV抗体也少,再之后,随HIV增多,但机体免疫功能大大下降,产生HIV抗体也不多,D正确。

     快速确定三类免疫失调病的方法
    错将“正常组织”作为免疫对象——自身免疫病;
    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过敏反应;
    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不足——免疫缺陷病。
    题组二 免疫学的应用
    4.(2020·商丘模拟)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
    B.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D.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B细胞
    答案 D
    解析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A正确;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器官移植病人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降低免疫能力,将导致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C正确;器官移植时,外来器官主要引起细胞免疫,受到效应T细胞的攻击,所以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T细胞,使其增殖受阻,以此来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从而降低免疫力,提高移植的成功率,D错误。
    5.(2019·河南开封一模)人体免疫学的应用,一般有下图所示获得免疫的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狗咬伤人时,方法②预防狂犬病较好
    B.在医学上,方法②可进行免疫预防
    C.要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方法①比方法②更佳
    D.人体通过方法②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答案 B
    解析 狗咬伤人时,不确定该狗是否带有狂犬病病毒,最保险的办法是按方法①注射抗体,A错误;通过注射抗原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称为免疫预防,B正确;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不长,但记忆细胞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可产生大量抗体,故方法②比方法①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C错误;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


    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

    命题新角度 贴近生活关注健康—实验探究类风湿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案
    6.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进而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和残疾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TNF-α等细胞因子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________结合后调节免疫应答。其中一类细胞因子(甲类)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另一类细胞因子(乙类)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图。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__,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__,结合甲、乙的作用分析,推测RA的发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免疫失调。请针对甲类细胞因子提出两种治疗RA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糖皮质激素(GC)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机体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调节GC的分泌。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________,因此最好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

    (3)GC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且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研究人员为探索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对RA的干预作用做了如下研究。将体重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进行如下处理,造模组前期处理需完成RA病动物模型的制备,前期处理完成后再分别进行后期处理。请完成实验方案(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组别
    前期处理
    前期处理后
    关节情况
    后期处理
    正常对照组



    造模组
    注射弗氏
    完全佐剂

    模型组:________
    姜黄素组:________
    a.注射弗氏完全佐剂'b.注射生理盐水'c.注射姜黄素
    d.关节肿胀'e.关节不肿胀
    后期处理15天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两类细胞因子水平相对值,若结果为甲类细胞因子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答案 (1)特异性受体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TNF-α和IL-6 IL-4和IL-10 甲类细胞因子增多,乙类细胞因子减少 思路一:减少相关细胞的甲类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思路二:使用甲类细胞因子拮抗剂;思路三:使用受体阻断剂阻断促炎症细胞因子对免疫细胞的作用;思路四:降低靶细胞的甲类细胞因子受体的数量
    (2)减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3)
    组别
    前期处理
    前期处理后
    关节情况
    后期处理
    正常对照组
    b
    e
    b
    造模组

    d
    模型组:b
    姜黄素组:c
    姜黄素组高于对照组,低于模型组
    解析 (1)甲类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引起自身免疫,乙类细胞因子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抑制自身免疫,因此正常人较RA患者,甲类细胞因子偏低,由图可知TNF-α和IL-6浓度偏低,乙类细胞因子偏高,由图可知IL-4和IL-10浓度偏高,所以TNF-α和IL-6属于甲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属于乙类细胞因子。RA的发生可能是甲类细胞因子增多,乙类细胞因子减少导致的免疫失调。治疗RA可以从甲类细胞因子的来源、作用对象(相应受体)、拮抗剂或受体阻断剂等角度寻找治疗方案。
    (2)正常情况下GC负反馈抑制CRH和ACTH的分泌,进而降低GC的分泌。长期大量使用GC会导致CRH和ACTH降低,进而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降低,因此最好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ACTH。
    (3)造模是动物实验中的常用方法,即用人为的方法,使动物在一定的致病因素(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下,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或各种疾病。故此推测弗氏完全佐剂处理的目的是得到关节肿胀的大鼠,模拟人患RA的症状。造模成功后,需要使用它去判断姜黄素对关节肿胀的干预效果,因此模型组和姜黄素处理组的变量为姜黄素的有无,故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而姜黄素组注射姜黄素。若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则实验结果应为姜黄素组甲类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模型组。

    农历2019年岁末,临近春节,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死亡病例和传染现象,中国政府及早采取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2002年中国的SARS疫情和2012年的中东MERS疫情也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可以预见,冠状病毒会再次成为生物学考查的热点素材。
    知识点一:冠状病毒的结构
    高致病性的冠状病毒SARS­CoV和MERS­CoV,以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均属于+ssRNA病毒(单股正链RNA病毒),均是由核酸(RNA)和蛋白质构成。其遗传物质是RNA,相对于双链DNA更易突变。

    【例题1】 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D.特有的碱基为胸腺嘧啶
    答案 C
    【例题2】 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核       B.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C.具有遗传物质核酸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 C
    【例题3】 下列关于冠状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抗菌素对它都没有杀伤作用
    B.它属于微生物,由蛋白质和RNA构成
    C.它只有侵入宿主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活动
    D.将冠状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5种碱基、1种五碳糖以及磷酸
    答案 D
    解析 各种抗菌素只能杀灭一部分细菌,对病毒不起作用,A正确;冠状病毒属于微生物,由蛋白质和RNA构成,B正确;病毒营寄生生活,只有依赖宿主活细胞才能生活,C正确;冠状病毒的核酸只有RNA,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4种碱基,1种五碳糖,1种核酸,D错误。
    知识点二:冠状病毒的增殖
    由于不能独立进行代谢,病毒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因此不能以分裂的方式来增加数量,而是只能依赖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等才能完成其增殖过程。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吸附、侵入、增殖、装配、释放,2019新型冠状病毒中主要是膜表面S蛋白和人体细胞表面ACE受体结合,进而介导病毒进入人体细胞。
    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最外层的刺突蛋白(Spikeprotein)首先与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ACE2蛋白),然后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冠状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侵入细胞的冠状病毒成熟粒子中,不存在RNA病毒复制所需的RNA聚合酶,需要先直接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表达出病毒的RNA聚合酶,然后利用该酶完成负链亚基因组RNA的合成、各结构蛋白mRNA的合成及病毒基因组RNA的复制。结构蛋白和基因组RNA复制完成后,在宿主细胞内装配生成新的冠状病毒颗粒,并通过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完成其周期。
    【例题4】 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下图表示冠状病毒的增殖和表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
    B.病毒RNA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C.病毒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
    D.病毒R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 A
    解析 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增殖过程中没有逆转录过程,所以其体内不含逆转录酶,A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其RNA复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D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病毒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C正确。
    知识点三:冠状病毒的免疫(致病机理)
    病毒侵入人体,使人体患病要突破人体的三道防线,当病毒突破这三道防线,人体就会患病。当病毒突破前两道防线后,需要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来对抗,进入宿主细胞后,要依赖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患者治愈后,一般在短时间内不会再被感染,原因是其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但仍有再次感染的可能,因为抗体和记忆细胞在人体内存在时间有限;而且RNA病毒易发生变异。
    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被调动起来,歼灭敌人的时候,往往就会发生炎症反应。在生活中,大家对“炎症”的观感往往是负面的。其实炎症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清除它认为有害的物质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是免疫系统保护我们的正常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但是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造成太多的自体细胞损伤,而大量被破坏的细胞释放出细胞内容物,又会进一步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反应进一步增强,最终达到失控的程度。病毒性肺炎引起的这种反应主要发生在肺部的血管壁内皮细胞,会导致大量活化的免疫细胞涌入肺部,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患者死于肺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血容量休克。
    【例题5】 2020年初,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经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________免疫。
    (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______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________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当同种抗原第二次入侵人体时,__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进而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效应。
    答案 (1)非特异性 (2)效应T细胞 体液 抗体
    (3)记忆细胞
    知识点四:冠状病毒的诊断及预防方法
    在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对疑似患者的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进行核酸检测2019­nCoV,如果核酸检测呈阳性,再结合肺部影像就可确诊。
    病毒的预防措施可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入手。如隔离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对于易感人群,可采取补充营养或注射疫苗增强免疫力的保护性措施。而现阶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避免接触传染源。但接种疫苗仍是人类对付传染病的有力武器,自从200年前牛痘疫苗消灭了天花之后,疫苗就成了人类对付众多传染病的终极法宝。目前疫苗总共可分为六大类,即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抗毒素、亚单位疫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例题6】 荧光RT­PCR(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在4小时内能就能确定冠状感染情况,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下列哪项是冠状病毒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逆转录过程(  )
    模板 A G C U A G C T A G C U A G C T
    产物 
    答案 C
    解析 本题通过逆转录问题考查中心法则。冠状病毒是RNA病毒,模板应为RNA,可推知A项是mRNA与tRNA的互补,B项是DNA复制过程,C项是逆转录过程,D项是转录过程。
    【例题7】 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工作人员张某在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医院马上对其进行隔离,该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答案 A
    【例题8】 长沙市各学校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积极对校园各角落进行消毒处理,该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提高免疫力
    答案 B
    【例题9】 2020年初,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经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
    (1)疫区的人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
    ①隔离病人 ②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护服 ③接种疫苗 ④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2)武汉紧急启动封城措施,限制人员进出武汉,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这种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④ (2)控制传染源
    【例题10】 冠状病毒属于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链单股RNA病毒。近期,武汉地区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1)冠状病毒进入人体,被吞噬细胞________、________,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被位于T细胞上的________识别,启动________免疫。
    (2)冠状病毒侵染细胞后,其RNA通过________从而合成外套蛋白质。
    (3)研究人员在研发疫苗的同时,为了临床快速缓解患者症状,需要短时间制备大量抗体,应采用________技术。具体步骤为:将减毒冠状病毒多次注射到小鼠体内,取其脾脏的________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加入________(天然成分)共同培养。加入________使其融合,此过程运用了________原理,最后得到单克隆抗体。
    (4)由于冠状病毒有多形性,研究人员用类似第(3)问的方法制备出“双抗性抗体”。其具体做法为:将两种不同的抗体各取一条可变区肽链和一条恒定区肽链。为了使抗体更稳定,科学家创造性地改变了恒定区的结构,使其可以稳定结合。运用了________的方法,属于________工程。
    答案 (1)摄取 处理 特异性受体 特异性 (2)翻译  (3)动物细胞融合 浆 血清、血浆 PEG(或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基因修饰 蛋白质
    高考热点突破
    1.(2017·全国卷Ⅰ)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 C
    解析 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乙酰胆碱或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出现相应症状,A、B、D错误;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注射不会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在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出现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C正确。
    2.(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答案 B
    解析 效应T细胞可以由T细胞和记忆T细胞分裂分化产生,A错误;细胞免疫的二次应答与记忆T细胞有关,体液免疫的二次应答与记忆B细胞有关,B正确;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能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C错误;因为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所以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不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只要将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产生的杂交瘤细胞经过筛选后进行培养就可以生产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了,D错误。
    3.(2019·全国卷Ⅲ)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小鼠分组
    A组
    B组
    C组
    D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
    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填“抗体”或“抗原”)。
    (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 (1)抗体
    (2)A、D 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4)发作迅速、消退较快
    解析 (1)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四组小鼠分别用抗原甲和抗原乙进行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要产生再次免疫应答,则需再次注射与初次注射时相同的抗原,即A组和D组小鼠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初次免疫后,机体会产生大量的记忆细胞,相同抗原再次刺激后,这些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A组小鼠经抗原甲刺激后产生了相应的抗体,抗体分布在血清中,再次加入抗原甲后,抗体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
    (4)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4.(2019·北京高考)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
    答案 (1)活细胞 吸附
    (2)记忆细胞和浆
    (3)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接种疫苗
    (4)①a、c、e ②D63 流感病毒 ③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
    (5)包括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两个方面。(合理即可)
    解析 (1)病毒属于寄生生物,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主要包括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穿越宿主细胞膜(或者将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内)→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外壳分离→利用宿主细胞内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及病毒自身的核酸作为模板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病毒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装成子代成熟病毒→引起宿主细胞裂解,释放子代病毒。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记忆细胞会保持对抗原的记忆,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与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使其沉淀或聚集成团,失去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能力。
    (4)①依据实验目的“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可推知本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进行培养,通过检测经不同抗体处理的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来确定NA抗体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抑制作用。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产生的抗NA的抗体中,在抗体浓度大于7.11 μg/mL时,D63对流感病毒的抑制率较高,可推知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D63。选用的对照抗体的抑制率一直接近0,可推知对照抗体不能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③依据本实验结果可知,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
    (5)可以从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两个方面回答。例如,主动去医院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染他人;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喝水,增强机体免疫力。
    5.(2019·江苏高考)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_______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2)图1中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____________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________细胞群。
    (3)图1中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_______性,效应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________死亡。
    (4)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_______传送与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胞吞
    (2)分化 记忆
    (3)特异 裂解
    (4)体液 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
    (5)降低免疫排异
    解析 (1)图1中肿瘤抗原为大分子物质,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3)图中效应T细胞是受到肿瘤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只能识别具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特异性。效应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并分泌毒素,可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
    (4)注入体内的抗PD-L1抗体通过体液传送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使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失去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的机会,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抗PD-L1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以降低人对抗PD-L1抗体的免疫排异。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仅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只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仅由免疫细胞产生
    答案 B
    解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正确;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这属于体液免疫
    B.注射疫苗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疫苗属于抗体
    C.当人们被毒蛇咬伤时需要注射含免疫物质的血清来治疗这叫做人工被动免疫
    D.速冻面米食品必须真空包装该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答案 C
    解析 泪液中的溶菌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注射疫苗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疫苗属于抗原,B错误;当人们被毒蛇咬伤时需要注射含免疫物质(抗体)的血清来治疗这叫做人工被动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速冻面米食品必须真空包装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
    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过程又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C.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中的病毒死亡
    D.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特定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合成并分泌大量抗体
    答案 B
    解析 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而效应T细胞是由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而成的,A错误;T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一方面分泌淋巴因子,另一方面呈递抗原给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可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过程又参与体液免疫过程,B正确;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且效应T细胞不能使靶细胞中的病毒死亡,只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其中的病毒,C错误;记忆细胞的功能是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的抗体,D错误。
    4.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
    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C.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清除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癌细胞的清除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过程
    答案 D
    解析 特异性免疫都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A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对于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在细胞外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如果进入细胞内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C错误;病毒感染时,机体先经体液免疫阻止其传播,再经细胞免疫将侵入细胞的病毒暴露于体液中,最后使其与抗体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D正确。
    5.(2019·安徽合肥高三调研)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答案 A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过程表示吞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⑤过程是抗原、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细胞外液中,B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而是通过产生的抗体发挥作用,C错误;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切除胸腺的个体会丧失细胞免疫,但仍会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D错误。
    6. (2019·华中师大附中一调)如图表示的是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只有a、b两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答案 C
    解析 据图可知,a、b、c、d分别是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其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和记忆细胞,A错误;在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B错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和T细胞都需要经过抗原刺激才能发挥作用,C正确;c、d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不同的蛋白质,D错误。
    7.(2019·福州市高三质量抽测)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关于无胸腺裸鼠,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患恶性肿瘤概率更大
    B.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D.对异体组织几乎无排斥反应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缺少胸腺的鼠,造血干细胞将不能正常发育成T细胞,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识别抗原,产生淋巴因子,但少部分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因此缺少T细胞,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缺少T细胞,细胞免疫丧失,而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依赖于细胞免疫,因此无胸腺裸鼠患恶性肿瘤概率更大,并且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A、B正确,C错误;无胸腺裸鼠体内缺乏T淋巴细胞,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淋巴细胞,因此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几乎无排斥反应,D正确。
    8.(2019·上海静安区二模)下图为人体免疫机制模式图,其中大、小写英文字母分别表示相应细胞与物质,数字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②③④为非特异性免疫
    B.⑤⑥⑦为体液免疫过程
    C.Y是T淋巴细胞,f是抗体
    D.二次免疫的强度与速度由①决定
    答案 B
    解析 图中过程②③④为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图中⑤⑥⑦为体液免疫过程,B正确;X表示T细胞,Y表示B细胞,C错误;二次免疫的强度与速度由③⑥决定,D错误。
    9.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A.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B.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
    答案 D
    解析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导致神经递质无法和受体结合,无法将兴奋传递给突触后膜,肌肉无法收缩。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以便受体能和递质结合,传递兴奋给突触后膜,使肌肉收缩,D正确。
    10.(2019·福建厦门第一中学一模)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B细胞无法更新,但可分化成浆细胞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并被T细胞裂解
    答案 B
    解析 麻疹病毒减毒形成的活疫苗应该具有病毒结构,不可能为小分子物质,属于抗原,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A错误;初次接种该疫苗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发挥作用,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B正确;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B细胞可以更新,也可以分化成浆细胞,C错误;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
    11.(2019·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综合测试)临床上发现,原本生育能力正常的青年男子因外伤导致输精管和附睾管断裂,少量精子进入血液,外伤治愈后,出现精液中精子数量正常,但均不能存活的现象,其原因最可能与下列哪种免疫现象的机理相同(  )
    A.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具有针对自身成分的抗体
    B.接受移植器官治疗的患者需服用免疫抑制剂
    C.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
    D.注射牛痘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答案 A
    解析 该男子外伤治愈后,出现精液中精子数量正常,但均不能存活,很可能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抗精子抗原的抗体,属于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具有针对自身成分的抗体,属于自身免疫病,A符合题意;接受器官移植治疗的患者需服用免疫抑制剂是因为有免疫排斥反应,B不符合题意;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这属于过敏反应,C不符合题意;注射牛痘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这属于正常的体液免疫,D不符合题意。
    12.下列分别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是(  )
    A.注射胸腺激素和口服抗体
    B.注射卡介苗和输入抗体
    C.注射麻疹疫苗和口服球蛋白
    D.心脏移植和输入淋巴因子
    答案 B
    解析 免疫预防主要通过口服或注射疫苗,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注射免疫活性物质加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注射胸腺激素属于免疫治疗,抗体为球蛋白,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失去活性,A、C错误;注射卡介苗和输入抗体分别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B正确;移植心脏属于器官移植,输入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治疗,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唐山市一诊)如图1和图2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进行增殖分化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序号表示)。
    (3)细胞G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来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与________过程有关(填“图1”或“图2”)。
    (4)刺激细胞C增殖分化的信号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细胞C、E 细胞B、C、E
    (2)抗原→细胞E→细胞D→沉淀或凝集反应(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效应T细胞 与细胞F(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图2
    (4)抗原与细胞C的抗原识别受体直接结合 受刺激后的细胞B产生的淋巴因子作用于细胞C
    (5)抗原和编码抗体的基因
    解析 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有抗体的产生,在细胞免疫的过程中,效应T细胞攻击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由图示信息可推出细胞A、B、C、D、E、F、G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宿主细胞和效应T细胞。图1中细胞C、E,即B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细胞B、C、E,即T细胞、B细胞和记忆B细胞。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能迅速识别抗原,产生更快、更强的二次免疫反应。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免疫系统会对外来器官产生细胞免疫反应。
    14.(2019·福州第一中学高三质检)2018年,Allison和Honjo教授因为对免疫检查点分子的研究工作,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免疫检查点分子是机体调节免疫应答的重要“刹车”分子,CTLA-4就是其中之一。请据图作答:

    (1)A图中,在细胞免疫的起始阶段,细胞②将①物质传递给细胞③,使其活化,则细胞③是________,①是________。结合B图和C图可知,细胞③的活化需要________条信号途径的共同作用。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B图显示,细胞免疫启动后,CTLA-4开始在细胞③表面表达,细胞②表面配体分子B7与CTLA-4的亲和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持续在细胞③膜表面存在的CD28,细胞③活化被抑制,这一过程的存在可以避免引发____________(填一种免疫异常疾病)。
    (3)在肿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可通过某些胞间信号分子,上调细胞③表面的CTLA-4的水平,导致细胞③活化受阻,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2011年,Allison主导研制的针对CTLA-4的肿瘤治疗单抗(图中④分子)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开创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先河。请结合C图解释这一疗法有效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T细胞 抗原 2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大于 自身免疫病
    (3)CTLA-4单抗与细胞③(T细胞)表面的CTLA-4分子特异性结合,使CD28与细胞②表面的B7分子恢复结合,细胞③活化的抑制作用解除,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有效清除肿瘤细胞
    15.(2020·北京市人大附中模拟)2016年12月,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的研究团队向外界公布了一项名为“NSI第三代免疫缺陷小鼠”的技术。该技术就是用基因敲除技术让小白鼠失去免疫能力。这种失去免疫能力的小鼠,可以在诸多方面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帮助。请回答:
    (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等组成的,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免疫缺陷小鼠”是通过敲除免疫基因来实现的。去掉免疫基因的目的就是让小鼠体内不能产生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________和________等特异性免疫细胞,从而失去特异性免疫能力。
    (3)利用“免疫缺陷小鼠”构建人源化小鼠肿瘤模型,也就是让小鼠体内长出与肿瘤患者一样的肿瘤,然后评估各类药物的疗效。
    现有多只带有某癌症患者等量肿瘤细胞的小鼠、抗肿瘤药物X和药物Y等实验所需的材料,请完善下列方案为癌症患者筛选出疗效更强的抗肿瘤药物。
    ①将带有等量肿瘤细胞的小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给甲组鼠定期注射适量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抗肿瘤药物X,给乙组鼠定期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丙组鼠定期注射____________作对照。
    ③将三组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用相同的食物和饮水饲养一段时间,检测和评估三组鼠体内肿瘤细胞的数量。如果肿瘤细胞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则说明抗肿瘤药物X和抗肿瘤药物Y对该患者的治疗都有效,且抗肿瘤药物X的疗效更显著。
    答案 (1)免疫活性物质 防卫、监控和清除
    (2)T细胞 B细胞
    (3)②等量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抗肿瘤药物Y 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丙组>乙组>甲组
    解析 (2)想要完全去除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除了去掉NK细胞外,还需完全去掉小鼠体内的B细胞和T细胞。
    (3)为了筛选出疗效更强的抗肿瘤药物,所选的实验对象为人源化的小鼠肿瘤模型,即小鼠体内长出与肿瘤患者一样的肿瘤,然后评估各类药物的疗效。由于药物有X和Y两种,加上需要设置对照组,所以该实验应设置三组,分别给甲组、乙组的肿瘤小鼠注射等量的抗肿瘤药物X、药物Y做为实验组,给丙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做为对照组,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用相同的食物和饮水饲养一段时间,检测和评估三组鼠体内肿瘤细胞的数量。
    分析实验结果:若所有肿瘤细胞的数量关系表现为甲组<乙组<丙组,则说明抗肿瘤药物X和抗肿瘤药物Y对该患者的治疗都有效,且抗肿瘤药物X的疗效更显著。若表现为乙组<甲组<丙组,则说明抗肿瘤药物X和抗肿瘤药物Y对该患者的治疗都有效,且抗肿瘤药物Y的疗效更显著。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