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二十讲第66课时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展开第66课时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1.地理条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国际环境: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工业化与城市的推进考点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与模式 (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 下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1980年我国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深圳经济特区临近香港。(1)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最主要的优势是邻近香港。 续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2)上海浦东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3)雄安新区在空间上,离北京、天津有一定的距离。(2)浦东新区滨江临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经济腹地广。(3)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雄安新区与京津的联系需要依靠快速交通和信息网络的发展。 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理条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理条件从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国际环境、国内环境、自身区位等方面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地缘、人缘优势,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模式(2019·江西宜丰中学大联考)都市圈(区)是指由其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山东都市圈(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 )A.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C.跨区域的人口迁移D.快速化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答案 D解析 由都市圈(区)的涵义可知,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信息、资金、人口、物质流动交换频繁,得益于快速化的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和发展,故D项正确。2.山东省六大都市圈(区)的形成,有利于( )A.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分工与协作B.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郊区城市化C.减轻大城市的土地承载压力,有效遏制环境恶化D.中小城市服务等级提高,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网络答案 A解析 都市圈(区)的最大特点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存在产业分工与合作,故A项正确。考点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E市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西南部,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部。该市煤炭、天然气等储量居全国前列,采矿业、天然气、电力等生产部门居于重要地位。1997年以来,房地产和信息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下图示意E市1985~2012年产业结构的变化。(1)分析E市阶段Ⅰ、阶段Ⅱ主导产业的差异及其原因。(2)说明阶段Ⅲ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E市阶段Ⅰ第一产业比重最高,阶段Ⅱ第二产业比重最高;该市煤炭、天然气等储量居全国前列,采矿业、天然气、电力等生产部门居于重要地位。(2)阶段Ⅲ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至最低,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发展较快。(1)内蒙古工业化初期,以农牧业为主;依托丰富的煤、铁等资源,工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2)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加快了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答案 (1)阶段Ⅰ经济较为落后,以农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最高;阶段Ⅱ以能源为基础的采矿业、天然气、电力等工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2)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加快了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年以后进入第二阶段,两个阶段的特点如下:(1)第一阶段(2)第二阶段城市脆弱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度量,是指涵盖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的城市系统。在面对多种因素影响时所表现出来的敏感性以及应对能力的强弱。城市脆弱性强,则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我国东北地区自2003年启动振兴战略以来,在城市转型和城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下图示意2003~2011年东北地区各类型脆弱性城市所占比例。据此完成1~2题。1.2003~2011年东北地区( )A.较低脆弱型城市所占比例整体增大B.高脆弱型城市所占比例整体增大C.低脆弱型城市所占比例整体减小D.中等脆弱型城市所占比例整体增大答案 A解析 读图可知,东北地区较低脆弱型城市所占比例2003~2006年有所降低,但2006年后增幅明显,因此2003~2011年东北地区较低脆弱型城市所占比例整体增大,A项正确;高脆弱型城市所占比例整体减小,B项错误;低脆弱型城市所占比例整体增大,C项错误;中等脆弱型城市所占比例2007年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小,D项错误。2.2003~2011年东北地区城市脆弱性降低主要是由于( )①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③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④常住人口不断增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解析 城市脆弱性降低说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可能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等有关。常住人口增加会造成资源消耗增加、污染排放增加,因此其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之间不一定呈正相关。 一、选择题(2019·河南六市第一次联考)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局部地区出现了城市人口收缩现象,为此,有学者将城市划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等类型。下表中,甲、乙、丙、丁是四个不同类型的城市,每框的三位数字,依次代表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人口数量指数和用地面积指数;各指数均采用1~5的等级,数字越大,在全国的相对地位越高。据此完成1~2题。 甲乙丙丁1980年2、2、14、3、33、4、44、3、52016年5、4、43、3、34、3、43、2、41.成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转型增长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C解析 丙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增大,说明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上升,但是人口规模在全国的相对地位下降,说明该城市可能经历了传统产业衰落、外来劳动力减少,其后成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2.下列关于四座城市的分析比较,正确的是( )A.甲: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B.乙:对外来人口的引力增大C.丙:城市化水平显著下降D.丁:厂矿资产闲置现象突出答案 D解析 甲城市从小城市发展为经济实力处于全国顶级的大城市,仅依靠传统制造业是很难达到的;乙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人口数量指数和用地面积指数基本稳定,这说明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丙城市的人口数量指数减小,仅能说明在全国的相对地位下降,就本地而言,在我国高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水平仍会有所提高;丁城市的各项指标显著收缩,一般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形成大量的闲置土地、设备等。(2019·四川四市联合一诊)下图为首都北京经济圈四个城市一体化发展规划优势比较图(数值越大,条件越优越)。读图,完成3~4题。3.首都北京经济圈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落后的是(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答案 B解析 据材料可知,数值越小,发展条件越差。读图可知,乙城市的经济条件是四个城市中的最小值,故B项正确。4.关于四个城市经济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经济发达,治理污染经费足,甲城环境质量最好B.因人口众多,乙城服务业在四个城市中优势最明显C.因交通便利,人口向丙城集聚,丙城人力资源最丰富D.因环境优美,丁城是分散北京批发物流最合适城市答案 B解析 读图可知,甲城经济落后,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小,所以环境质量最好,A项错误;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乙城人口最多,人力资源最丰富,为生活配套的服务业最发达,最具优势,B项正确;丙城交通在四个城市中最具优势,但人口数量较少,人力资源不是最丰富的,C项错误;批发物流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交通条件,所以交通最便捷的丙城是承接北京批发物流业最合适的城市,D项错误。(2019·福建福州期末)下表为江苏省苏州市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读表,完成5~6题。提示:表中5.89表示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有5.89%耕地转变为林地。5.21世纪初,苏州市建设用地主要转化来源为( )A.耕地 B.林地 C.建设用地 D.水域答案 A解析 读表,找到21世纪初的建设用地,找到该行数值最大的那一列,据此可判断出,苏州市建设用地主要转化来源为耕地,故A项正确。6.21世纪初,苏州市水域比例的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水生物种增多 B.热岛效应减弱C.水体污染减轻 D.城市内涝加剧答案 D解析 读表可知,20世纪80年代,水域合计比例为20.10%,21世纪初,水域合计比例为16.61%,即水域面积缩小,因而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岛效应增强,A、B两项错误;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水体污染加剧,C项错误;城市内涝加剧,D项正确。二、综合题7.(2019·湖北省襄阳市四校期末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现存耕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正式在香港签署,标志着珠江三角洲进入以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新阶段。大湾区内不同城市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有利于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见下图)。为配合大湾区建设,广东重点打造结合城际列车、高速公路、高铁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珠江三角洲各市间快速通达。(1)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用地减少和作物变化的原因。(2)提出任意三个不同类型城市产业差异化发展的合理建议。(3)评价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和运营对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答案 (1)农业用地减少原因:城市化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农业种植效益低。农作物变化原因: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效益高;城市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2)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澳门、珠海发挥旅游业优势;广州是商贸中心(交通枢纽);深圳是科技和创新中心;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3)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综合交通体系的运营:有利于区域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降低企业运输等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区域联系更为密切,加速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本区域综合竞争力。解析 第(1)题,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传统农业种植效益低,随着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蔬菜、花卉、水果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最终导致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农作物类型发生变化。第(2)题,由图可知,深圳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香港对外贸易和金融业发达,着力打造国际金融和物流中心;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岭南文化中心,是珠江三角洲的商贸中心,交通枢纽,结合城际列车、高速公路、高铁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交通体系,打造成大湾区的核心枢纽城市;佛山和东莞是全国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基础好,着力打造成为高端制造业基地;澳门是全球最大赌业中心之一;珠海是华南地区的旅游宜居城市;中山市是我国白色家电基地等。第(3)题,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积极影响有:带动农业及相关工业部门发展,如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建材工业,拉动地方就业,带动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综合交通体系运营的积极影响有:有利于区域内分工与合作,推动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降低企业运输等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了珠江西岸与香港之间运输通道以水路为主和陆路绕行的状况,使区域联系更为密切,作为港珠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有利于加速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本区域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