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56931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56931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课堂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度的单位,会进行长度单位换算。
(2)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会正确读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学习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2)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读数
【教学用具】
投影仪、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长度的测量
教学阶段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一.新课引入
我们的感觉可靠吗?
AB、CD哪个较长?
中心的圆哪个较大?
对于自己喜欢的课,感觉一节课过得很快,但不太擅长或喜欢的课,感觉比较漫长。实际上每节课的时间都是40分钟。
要想得到准确地数值应该怎么做?引入测量的必要性。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发现同学们的答案各有不同。但事实结果只有一个,说明感觉并不准确。要准确测量长度或时间,需要用测量工具。
体会测量的必要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二.长度测量及单位
(一)长度的单位
师:测量任何物理量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
长度的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和纳米(nm)
换算关系:见课本P11
总结单位换算的方法
【课堂同步练习】
1、(1)用手大致表示1m有多长; (2)用笔画出1dm、1cm、1mm的线段。
2.单位换算:
大单位 小单位
小单位 大单位
500km=__________m 400m= km
80dm= cm 85cm= m
3.填上合适长度单位
某中学生身高1.67 ;
一层楼房高约3 ;
5角硬币直径为2 , 厚度约1.5
感受1m、1dm、1cm的实际长度。
记忆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记忆长度单位及其进率,使学生灵活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会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深化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三.刻度尺的认识和使用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
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四认清:
甲
使用前认清单位、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的位置 。
乙
阅读课本P12,了解测量长度时,如何放置刻度尺?如何读数?如何记录?
(2)如何放?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边平行,不能倾斜。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A
(3)如何看?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4)如何读?估读出分度值下一位
为什么要估读,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结果有何不同
【课堂同步练习】
4.甲刻度尺分度值是 ,测出长度是 cm;
乙刻度尺分度值是 ,测出长度是 cm;
(甲/乙)刻度尺测量更精确,原因是:
5. 用同一把尺分别测量两个物体,该刻度尺分度值是 ,
A物体长度是 cm; B物体长度是 cm。
B
B
6.[小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使用学生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宽度 cm。并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使学生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
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分度值刻度尺测量结果的精确度不同,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完整体验实验过程。体会到不同人估读结果的不同
四.长度的估测
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刻度尺,如何对长度进行估测?
利用“身体”的”尺”:如掌宽1dm,食指甲宽约1cm等进行估测。
与已知长度对比估测
[小实验]
7.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你知道身体哪些部分可以作为“尺”?
8.估计教室门的高度。
体会生活实例,学生代表示范实验过程,印象深刻。培养学多注意观察生活现象增长见闻,丰富知识。
五.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解释
学生总结 回答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概括能力
六、作业
学习评价P2-3
1、3、4、5
七、板书设计
长度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
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常用的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和纳米(nm)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2、刻度尺的使用
认:单位、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的位置
放: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边平行,不能倾斜。
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读:估读出分度值下一位。
测量结果记录:读数+单位
三、长度的估测
1、利用身体上的特殊的尺;
2、与已知的长度进行比较。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刻度尺的估读和长度的估测。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自认为对长度测量知识很熟悉。本节课所学的估读既要打破学生以往的惯有认识,又要建立新的认识,真正掌握估读的方法,认识估读的意义。长度的估测突破了对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束缚,让学生感受到“新鲜好玩”,利用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发现身体上藏着“尺”,日常已知长度的物体也可作为”衡量”其他物体长度的标准,感受估测长度的趣味性,掌握估测的方法,并写出实验方案。由于对“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理解不到位,仍有部分学生不能掌握这个难点,还有后续巩固加强突破这一难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推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一、长度测量与单位,二、刻度尺的使用,三、错误与误差,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