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采集动植物标本——2‾5的口诀求商》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6652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1《采集动植物标本——2‾5的口诀求商》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6652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1《采集动植物标本——2‾5的口诀求商》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6652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6.2《美丽的校园——认识地图方向》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6.3《我喜欢的地方》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7.2《制作标本——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7.3《采集贝壳标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7.4《相关链接——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小学青岛版 (六三制)七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教案
展开7.1 采集动植物标本——2‾5的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教材79‾82页,2‾5的口诀求商。
教学提示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知识,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采集动植物的情境出发,“我采了8中花,每种2朵”、“我们3人共采集了12中叶子”、“我们3人共捉了15只蝴蝶”,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除法的两种意义:“求采了多少种花,就是求8朵里面有多少个两朵”;“求每人捉了几只蝴蝶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都要用除法运算来解决。在求商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探索解决的办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在对比中体会算法的最优化。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找出数学信息,想一想数学信息之间的联系,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理解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意识,鼓励并落实学生的算法多样化,这样使学生多“创造”,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采用相应的策略,探索解决的办法,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认识除法竖式。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读一读、找出数学信息;想一想、提出数学问题;摆一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议一议,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认识除法竖式。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情境问题,采用相应的策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磁性圆片,彩色粉笔
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到郊外去玩吗?都参加过哪些活动?(学生回忆到郊外参加过的活动,如:放风筝、捕蜻蜓、捉蝴蝶、采野花等。)
生:我们烤过羊肉串,
生:我放过风筝
师:我知道咱们班有捉过蜜蜂的,是吗?
生:×××捉过蜜蜂
2、出示大屏幕:我们数学课本上的小朋友去捉蝴蝶了,我们一起看一下
3、找信息
读课本72页的信息窗1-采集动物标本,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为说话的小朋友想个名字)
生:朵朵说:我们采了8朵花,每种两朵。
生:笑笑说:我们捉了15只蝴蝶,平均放在3个笼子里。
生:丽丽说:我们采了12种叶子,平均放在4个信封里
4、提问题
师:你能根据我们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小组合作来解答,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让小组长来总结。
组1:笑笑,每个笼子里有几只蝴蝶?
组2:朵朵:采了几种花?
组3:丽丽:每个信封里有几种叶子?
师把问题都板书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试着列式和解答“笑笑”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找出数学信息,提高课堂气氛;对信息窗中的人物加了姓名。一是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的准确性,防止学生说的时候含糊不清,并且容易分清楚信息;二是降低了学生的难度,增加了学生寻找信息的目的性。
(二)探究新知:
1、研究问题:每个笼子里有几只蝴蝶?
(1)读信息:我们捉了15只蝴蝶,平均放在3个笼子里。
(2)分析:这个问题也就是让我们做什么?
生: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只。
(表扬能说出答案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生:我是想的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所以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只。
(3)列算式:15÷3=5(只)
刚才,我班的×××同学,想到了用乘法口诀,知道答案,下面,同学们摆一摆,画一画,验证一下这个算式是不是正确的。
(小组合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生:这个算式是对的,15÷3=5(只)
(一起看大屏幕的动画演示)
那么同学们想,我们可不可以用乘法口诀算除法呢
生:可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口诀求商。(用2‾5的口诀求商)
师那么 看一下你能快速的算出丽丽的问题吧
2、解决问题:丽丽:每个信封里有几种叶子?
(1)找信息:我们采了12种叶子,平均放在4个信封里
(2)分析: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种叶子。
生: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种叶子。(让学生多说几遍)
(3)列算式:12÷4=3(种)
生:口诀:三四十二
(4)找不一样
师同学们真棒,乘法口诀用的特别好,那么,你发现乘法口诀在除法中是怎么用?
生:是从后往前,
生:乘法是从前往后
生:……
师我们帮助了笑笑和丽丽,我们知道平均分有两种类型,他们是属于?
生:按份数平均分
师下面我们再一起看一下朵朵的问题
3、解决“朵朵”的问题:采了几朵花?
(1)读信息: 我们采了8朵花,每种两朵。
(2)分析问题:把8,每份2个,可以分成4份
生:把8,两个两个分一分,可以分成4份
生:把8两个两个圈一圈,可以分成4份
生:……
这个平均分的哪种分法?
生:按每份几个分一分
生:按每份几个分一分
(3)列算式
说说这个问题的算式
生:8÷2=4(种)
生:口诀二四得八
(4)竖式计算
师:计算除法,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竖式。
教师讲解并板书:
先写被除数8,再写,最后在8的左边写除数2,想8里面有几个2 ?然后再在横线上写4……
4 ……商
除数……2╯ 8 ……被除数
8 ……2 和4 的积
0
(学生学习除法竖式的书写和计算过程。理解每一步的意义及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找到相关的数学信息,想一想这些信息直角的联系,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样在实际情景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除法竖式比乘法竖式要难,书写格式与加、减、乘法不同,计算的过程也比较复杂,所以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
(三)巩固新知:
(1)算一算,说出每一个算式用的乘法口诀。
16÷4= 20÷5= 12÷4= 10÷2= 9÷3=
学生排火车完成这个题目。
(2)15÷3= 15÷5= (并且把他们的口诀说出来,让学生发现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除法算式都用了同一句口诀)
(3)二四得八 三五十五 利用它们能不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学生自己写,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指名同学上黑板写出正确的答案。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达标反馈
1、先想一想各用哪句口诀计算,再填一填。
6÷2=( ) 12÷4=( ) 20÷4=( ) 16÷4=( )
二( )得六 ( )四十二 四( )二十 四( )十六
2、竖式计算
3、找出规律,并填( )
4、8、12、16、( )、( )、( )
3、6、9、12、( )、( )、( )
4、有30个小朋友去划船,5人一条船,需要租几只这样的小船?
答案:1、3,三,3,三,5,五,4,四。
2、略。
3、20,24,28,15,18,21。
4、30÷5=6(只)答:需要租6只这样的小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知道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生:我会写除法竖式。
生:我们要分清楚现实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填空:
(1)把10个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列出算式:( )÷( )=( )。
(2)24÷4=( )读作( )除以(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就是( )里面有( )个( )。
(3)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8÷( )=( )
把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8÷( )=( )
(4)15÷5=3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2、列竖式计算
12÷3= 9÷3= 6÷6= 16÷4=
3、好朋友,手拉手。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8÷( )=6 15÷3=( ) ( )÷3=3 20÷4=( )
5、解决问题
1、有12朵花,每3朵插入一个小花瓶,一共需要几个花瓶?
2、把20棵 平均栽成4行,每行有多少棵?
6、涂一涂
答案:1、(1)2,10÷5=2。(2)6,24,4,24,4,6,24,64。(3)8÷4=2,8÷2=4。(4)15,5,3。
2、略。
3、先写得数,再连线。
4、3,5,9,5。
5、12÷3=4(个),20÷4=5(棵)。
6、涂一涂略。
板书设计
采集动植物标本——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15÷3=5(只) 三(五)十五 商是5
8÷2=4(种)
4 ……商
除数……2╯8 ……被除数
8 ……2 和4 的积
0
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一)主要是讲清楚除法的含义,使学生知道除法的两种分法:一种是把一个数按照几个作为一份,就能分成多少份;另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学生对这两种分法容易发生混淆。在教材中先讲第一种分法,因为这种分法比较容易理解。 本节课就是除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节课,所以除法的认识我就从“分一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一层次的“分”是在新授的一开始;提出分的要求:要全部分完,你们小组想怎么分就怎么分?结果有的小组分成每份的个数相同(如每4个一份,有3份;每2个一份,有6份等等;)还有的小组分成每份的个数都不相同。在这里我就肯定他们的每种分发都是正确的。再让他们仔细看看黑板上的三种分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们立刻发现其中两种分发有相同的地方就是每份的朵数相等。此刻我就顺势往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分发。 第二层次的“分”是在学生已了解了一个数可以按照几个为一份,就能分成多少份的基础进行的。我设计的花朵个数是12个,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去分一分,最后得出共有六种分法。
整节课我感到还可以让每个学生们动一动,但由于时间、学具等因素的制约,所以有个别学生其实一直在一边观望,不知所以然。今后在教学中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本节课是在学习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让学生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并理解掌握列竖式求商,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课堂上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相出求商的方法。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自主探索求商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同伴的想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在练习的设计中,还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使学生在思考交流之中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并且注意练习要由易到难,利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加练习的密度。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小明今年10岁,爸爸今年32岁,小明比他爸爸小( )岁。3年后,小明比他爸爸小( )岁,10年后,小明比他爸爸小( )岁。
答案:22,22,22。
资料链接:
印度式19x19乘法口诀
印度的九九表是从1背到19(→19X19乘法?),不过您知道印度人是怎么记11到19的数字吗?
在这里我只介绍印度的九九乘法。
请试着用心算算出下面的答案:
13X12=?
(被乘数)(乘数)
印度人是这样算的:
第一步:先把(13)跟乘数的个位数(2)加起来,13+2=15
第二步:然后把第一步的答案乘以10 (→也就是说后面加个0 )
第三步:再把被乘数的个位数(3)乘以乘数的个位数(2),2X3=6(13+2)X10+6=156
就这样,用心算就可以很快地算出11X11到19X19了喔!这真是太神奇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引入新知,知识应用,能力提升,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参考教案: 这是一份《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参考教案,共2页。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六 表内除法3.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六 表内除法3.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及反思,共2页。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