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共50分)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 )
A. 甲烷的产量 B. 乙烯的产量 C. 乙醇的产量 D. 苯的产量
【答案】B
【解析】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答案选B。
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 可溶于水 B. 具有较高的熔点
C. 水溶液能导电 D. 熔融状态能导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可溶于水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如硫酸,故A错误;
B.具有较高熔点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如二氧化硅,故B错误;
C.水溶液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故HCl,故C错误;
D.固态不导电,但熔融状态能导电,说明该化合物熔融状态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
答案:D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A. CaCl2和Na2S B. Na2O和Na2O2
C. CO2和NaCl D. HCl和Na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CaCl2和Na2S都为离子化合物,并且只含有离子键,化学键类型相同,故A正确;
B.Na2O只含离子键,Na2O2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B错误;
C.CO2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NaCl为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C错误;
D.HCl为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NaOH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二者化学键类型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一般来说,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AlCl3、BeCl2除外),非金属元素间形成共价键(铵盐除外)。
4.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A. 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 碳酸钙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 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 烧碱固体与浓氨水制氨气
【答案】B
【解析】A.NO易被氧化,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选;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利用浓硫酸干燥,然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选;C.生成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选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不选;D.烧碱固体与浓氨水制氨气,氨气能被浓硫酸吸收生成硫酸铵,不能干燥气体,故D不选;故选B。
点睛: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气体的制备实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由图可知,为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备气体,且浓硫酸可干燥气体,然后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易错点为选项D,不能忽视氨气与浓硫酸的反应,以此来解答。
5.下列变化中,不存在化学键断裂的是( )
A.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 干冰气化
C. 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D.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氢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有化学键的断裂,A不符合题意;B.干冰气化,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化学键没有断裂,B符合题意;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有化学键的断裂,C不符合题意;D.氢气的氯气中燃烧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键判断
6.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 1H与D互称同位素
C. 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 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答案】C
【解析】氘(D) 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A对;1H与D互称同位素,B对;同素异形体都是单质,不是化合物,C错;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0,D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核素。
7.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是( )
A. FeCl2 B. H2SiO3
C. CaSiO3 D. Cu2(OH)2CO3
【答案】B
【解析】化合反应概念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A.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方程式为Fe+2FeCl3 3FeCl2,故A不选;B.二氧化硅和水不反应,所以硅酸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故B选; C.氧化钙与二氧化硅高温化合生成硅酸钙,方程式为CaO+SiO2CaSiO3,故C不选;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与二氧化碳等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属于化合反应,故D不选;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合反应的概念。涉及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硅酸制备等。本题的易错点是D。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Ⅰ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 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 原子半径:r(X)<r(Y)<r(Z)<r(W)
【答案】B
【解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应为F,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F,应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由原子序数关系可知Z为Na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应为S元素。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分别为O2-、S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故A错误;B.Y为F,Z为Na,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F,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非金属性F>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错误;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半径r(F)<r(O)<r(S)<r(Na),故D错误;故选B。
9.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 增加 C的质量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答案】B
【解析】A. C是固体,增加 C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错误,答案选B。
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Q1 + Q2 >Q3 B. Q1+ Q2 > 2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2Q3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来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据此解答。
【详解】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ol,破坏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Cl-Cl键能为Q2kJ/mol,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Cl键能为Q3kJ/mol,对于H2(g)+Cl2(g)=2HCl(g),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1kJ/mol+Q2kJ/mol-2Q3kJ/mol=(Q1+Q2-2Q3)kJ/mol,由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Q1+Q2-2Q3)<0,所以Q1+Q2Al3+>S2->C1-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1>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S2->C1->Br->I- ④氧化性:C12>S>Se>T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