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为: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Mg-24 Mn-55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原子
B.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C. 在化学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D.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原子和制造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保持不变,故A错误;
B、没有指明气体的存在状态,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能确定都约是22.4L,故B错误;
C、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系数反映各物质间量的关系,即反应物或生成物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故C正确;
D、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反应的现象,关于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下列的性质无关的是( )
A. 钠的熔点较低 B. 钠的密度小于水
C. 钠的硬度较小 D. 钠很活泼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因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所以看到钠熔成闪亮的小球,与性质有关,故A不选.B、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钠浮在水面上,与性质有关,故B不选;C、硬度大小与反应现象无关,所以与性质无关,故C选;D、因钠很活泼,能与水反应剧烈,所以与性质有关,故D不选;故选C。
3.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氯气是一种无色,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氯气、氯水、液氯的成分相同
C. 氯气不能与碱发生反应
D. 氯气有毒,但可用来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答案】D
【解析】
【分析】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B.氯气的水溶液是氯水,属于混合物;
C.氯气和碱反应;
D.氯气有毒,但可用来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详解】A.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故A错误;
B.氯气的水溶液是氯水,属于混合物,氯气和液氯的成分是氯气,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氯气和碱反应生成氯化物、次氯酸盐和水,故C错误;
D.氯气有毒,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所以可用来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4.为了实现下列各变化,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
A. KClO3→O2 B. NH4+→NH3 C. Fe→FeCl3 D. CO2→CO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KClO3分解生成O2,KClO3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NH4+转化为NH3,化合价不变,不需要还原剂;C、Fe转化为FeCl3,Fe作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D、CO2转化为CO,CO2作氧化剂,需加入还原剂。
5.“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l~100 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 ①④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为胶体,
①溶液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小于1nm ,故不选①;
②胶体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范围为l~100 nm,故选②;
③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③;
④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选④;
⑤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选⑤;
⑥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是均一的,故不选⑥;
故正确序号为②③④;
综上所述,本题选B。
6.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由可知,等质量时,M越小,则体积越大,CH4、CO2、O2、SO2四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6g/mol、44g/mol、32g/mol、64g/mol,则甲烷的体积最大,答案选D。
7.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 mL 1 mol ·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 75 mL 2mol·L-1 CaCl2溶液
C. 150 mL 2 mol·L-1 KCl溶液 D. 75 mL 1 mol ·L-1 AlCl3溶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 mol ·L-1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为2 mol ·L-1,A、 150 mL 1 mol·L-1NaCl溶液中的Cl-浓度为1 mol ·L-1;B、 75 mL 2mol·L-1 CaCl2溶液中的Cl-浓度为4 mol ·L-1;C、 150 mL 2 mol·L-1KCl溶液中的Cl-浓度为2 mol ·L-1;D、 75 mL 1 mol ·L-1 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为3 mol ·L-1;答案选C。
8.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的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
A. ①② B. ②③ C. 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根据N=nNA判断;
②物质的量相同,含有分子数数目相同,二者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之比等于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之比;
③物质的量相同,含有分子数数目相同,二者含有的原子总数之比等于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之比;
④物质的量相同,含有分子数数目相同,二者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之比等于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之比。
【详解】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
①根据N=nNA可知,二者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故正确;
②物质的量相同,二者含有分子数数目相同,CO和CO2分子中O原子数目分别为1、2,故二者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故正确;
③物质的量相同,二者含有分子数数目相同,CO和CO2分子中原子总数分别为2、3,故二者所含的原子总数之比为2:3,故正确;
④物质的量相同,二者含有分子数数目相同,CO和CO2分子中C原子数目分别为1、1,故二者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故正确;
故①②③④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9.用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又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电解质和盐都属于化合物,盐均属于电解质,则电解质包含盐,应X包含Y,故B错误;
C、胶体属于分散系,而分散系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则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10.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 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C. 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D. 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按元素组成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按性质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以此解答此题。
【详解】A、金属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如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故A正确;
B、过氧化物与水反应也生产碱,但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故B错误;
C、非金属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
D、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A。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 + CO32- = CO2↑+ H2O
B. 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H++OH-=H2O
C. 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D. 铁与稀硫酸溶液反应:2Fe + 6H+ =2Fe3++3H2↑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离子反应为2H+ +CaCO3 =CO2↑+H2O+Ca2+,故A错误;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OH-=H2O,故B正确;
C.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Mg2++SO42-+Ba2++2OH-=BaSO4↓+Mg(OH)2↓,故C错误;
D.铁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 + 2H+ =Fe2++H2↑,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mol·L-1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数为4NA
B. 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C. 32g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 化学反应中1mol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电子数目为2NA
【答案】A
【解析】
【分析】A、必须告诉氯化镁溶液的体积,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
B、氮气和氧气都是双原子分子,标况下11.2L 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
C、32g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有2mol氧原子;
D、金属镁反应, 1mol镁失去2mol电子生成镁离子。
【详解】A、没有告诉氯化镁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氯化镁的物质的量,也就不能计算出氯离子的数目,故A错误;
B、因为氮气和氧气都是双原子分子,标况下11.2L 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1mol原子,所含的原子数为NA,故B正确;
C、32g氧气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氧原子;32g臭氧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氧原子;所以32g混合气体中含有2mol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故C正确;
D、1mol金属镁反应失去2mol电子生成镁离子,失去电子数目为2NA,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13.在某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Na+、Cu2+、SO42- B. Na+、Al3+、Cl-、NO3-
C. Na+、K+、HCO3-、Cl- D. K+、 SO42-、 Cl-、Ba2+
【答案】B
【解析】
【详解】A.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Cu2+,A错误;
B.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H+、Na+、Al3+、Cl-、NO3-五种离子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B正确;
C. 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H+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 SO42-与Ba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1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1 B. 1:2:3 C. 3:2:1 D. 3:4: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与体积无关,为1:2:3。答案选B。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尽管BaSO4难溶于水,但它仍然是强电解质
B. 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 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为钠离子和氯离子
D.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部分电离,所以二氧化碳是弱电解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A. 强电解质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
B. 硫酸氢钠也能电离出氢离子;
C. 电离不需要通电;
D.电解质的电离必须是自身电离;
【详解】A. 强电解质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虽在水溶液中很难溶解,但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故A正确;
B.硫酸氢钠是盐,但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故B错误;
C. 氯化钠溶液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无须通电,通电是电解氯化钠溶液,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和氯气,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但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是碳酸,不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A。
16.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 价
A.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
2H++SO42—+Ba2++2OH-===BaSO4↓+2H2O
正 确
B.
向碳酸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MgCO3+2H+===Mg2++CO2↑+H2O
错误,碳酸镁应拆成离子形式
C.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
Fe3++3H2O===Fe(OH)3↓+3H+
正 确
D.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OH-+CO2===HCO3—
正 确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正确;B、方程式正确,碳酸镁难溶于水,不应拆成离子形式,评价不正确;C、氯化铁溶液水解生成胶体,C错误;D、通入过量CO2时离子反应是OH﹣+CO2=HCO3﹣,少量时是2OH﹣+CO2=CO32-+H2O,D错误;答案选A。
17.关于反应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B. CaH2中H元素被还原
C. 此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原子个数比为1:1 D. Ca(OH)2是氧化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在CaH2中H为-1价,被氧化成0价;CaH2中H元素被氧化,B错误;反应物水中H为+1价,被还原为0价,因此,H2O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A错误;2个 H2O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被还原生成1分子H2,另外2个氢原子价态未发生变化,CaH2中的2个氢原子被氧化生成1分子H2,所以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其分子个数之比为1:1,故C正确;由于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所以Ca(OH)2为生成物,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18.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是( )
A
B
C
D
X
FeCl3溶液
FeCl3溶液
Cu
Na2SO4溶液
Y
FeCl2
CuCl2
Fe
Na2CO3
Z
Fe
Fe
稀硫酸
BaCl2溶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由于发生2FeCl3+Fe=3FeCl2反应,主体成分FeCl3被消耗了,无法除去杂质FeCl2;A错误;
B项,由于发生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反应,主体成分FeCl3被消耗了,有新的杂质产生FeCl2;B错误;
C项,Fe+H2SO4=FeSO4+H2↑,而Cu不与稀硫酸反应;可以达到除去杂质铁的目的,C正确;
D项,Na2SO4、Na2CO3均与BaCl2反应:Na2SO4+BaCl2=BaSO4↓+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主体成分Na2SO4被消耗了,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
B. 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
C. 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D. 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答案】B
【解析】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选项A正确;B、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如O2与O3组成的物质,选项B错误;C、胶体能通过滤纸,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选项C正确;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选项D正确。答案选B。
20.向一定量的Fe、Fe2O3、FeO的混合物中加入200 mL 1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反应溶解,放出4.48 mL(标准状况)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那么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得到铁的质量为( )
A. 11.2 g B. 5.6 g C. 2.8 g D. 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
【分析】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盐酸没有剩余,向反应所得溶液加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为FeCl2溶液,根据氯元素守恒可以知道n(FeCl2)=1/2n(HCl);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得到铁,根据铁元素守恒可以知道n(FeCl2)= n(Fe),据此结合m=nM计算得到的铁的质量。
【详解】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盐酸没有剩余,向反应所得溶液加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为FeCl2溶液,根据氯元素守恒可以知道n(FeCl2)=1/2n(HCl)=1/2×0.2×1=0.1mol;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得到铁,根据铁元素守恒可以知道n(FeCl2)= n(Fe)=0.1 mol;质量为0.1×56=5.6g;B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共40分)
21.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Fe2(SO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与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H+ + OH-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32- + 2H+=CO2↑+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Fe2(SO4)3=2Fe3+ + 3SO42- (2). NaHCO3=Na+ + HCO3- (3). CaCO3 + 2H+ = Ca2+ + CO2↑+ H2O (4). Ba2+ + 2OH- + 2H+ + SO42-= BaSO4 ↓+ 2H2O (5). HCl + NaOH = NaCl + H2O (6). Na2CO3 + 2HCl =2NaCl+ CO2↑+ H2O
【解析】试题分析:(1)表示电解质电离出离子的式子是电离方程式。硫酸铁和碳酸氢纳均是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分别为Fe2(SO4)3 =2Fe3++ 3SO42-、NaHCO3=Na++ HCO3-。
(2)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是离子方程式,则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以及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CaCO3+ 2H+ =Ca2++ CO2↑+ H2O、Ba2++ 2OH-+ 2H++ SO42- =BaSO4↓+ 2H2O。
(3)离子方程式可以用来表示一类反应,所以能表示离子反应H++OH-=H2O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HCl + NaOH=NaCl + H2O;能表示离子反应CO32-+2H+=CO2↑+H2O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Na2CO3+ 2HCl=2NaCl+ CO2↑+ H2O。
22.某实验室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100 mL lmol/L的稀硫酸。
(1)请计算所用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配置溶液需要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2)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100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所需仪器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⑦⑤⑥ B.②⑤⑦⑥ C.①③⑤⑥⑦ D.②⑥③⑦⑤⑥
(3)若实验时遇到下列情况,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
A.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又吸出少量水至刻度线
B.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C.容量瓶洗涤后内壁有水珠而未作干燥处理
D.溶液未冷却即转入容量瓶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答案】(1). 18.4 mol·L-1 (2). 5.4mL (3). D (4). D E
【解析】
【分析】(1)根据物质的量浓度c=1000×ρ×ω/M 进行计算;
(2)先根据溶液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即c(稀)V(稀)=c(浓)V(浓)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确定量筒的规格,然后根据浓溶液来配制稀溶液的操作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来确定仪器;
(3)根据c=n/V分析判断误差,如果n偏小或V偏大则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详解】(1)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1000×ρ×ω/M =1000×1.84×98%/98=18.4mol/L;根据溶液稀释规律,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保持不变,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所以xmL×18.4mol/L=100mL×lmol/L,解得:x≈5.4,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8.4 mol·L-1 ; 5.4mL。
(2)根据(1)可知,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所以选择10mL量筒,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所需仪器依次为:10mL量筒、胶头滴管、50mL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正确选项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
(3)A.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又吸出少量水至刻度线,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小,故A错误;
B.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小,故B错误;
C.容量瓶洗涤后内壁有水珠而未作干燥处理,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不变,配制溶液浓度不变,故C错误;
D.溶液未冷却即转入容量瓶,等溶液冷却下来,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D正确;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E。
23.2012年10月29日,超强飓风“桑迪”登陆美国东海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灾区人们的饮水必须用漂白粉等药品消毒后才能饮用,以防止传染病发生。
(1)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制取漂白粉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浓盐酸和漂白粉中的成分之一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① CO2 ② HCl ③ H2O ④ O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3)若用KMnO4氧化盐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mol电子。当有1mol KMnO4恰好和盐酸全部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2L,则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此时产生的Cl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1). 2Cl2+2Ca(OH)2=Ca(ClO)2+ CaCl2+2H2O (2). A (3). )KMnO4 (4). 得到 (5). 5 (6). 1.5mol·L-1 (7). 56L (8). 5mol
【解析】
【详解】(1)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制备漂白粉,该反应为2Cl2+2Ca(OH)2=Ca(ClO)2+ CaCl2+2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Cl2+2Ca(OH)2=Ca(ClO)2+ CaCl2+2H2O。
(2)贮存很久的漂白粉部分发生变质生成碳酸钙,所以用含CaCO3的Ca(ClO)2跟浓盐酸制Cl2,Cl2中必然含有CO2、H2O、HCl等杂质,一定不含氧气,A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
(3)根据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可知,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做氧化剂;2 mol KMnO4在反应中得到电子10mol,所以1molKMnO4在反应中得到电子5mol;当有1molKMnO4恰好和盐酸全部完全反应,生成1molKCl和1molMnCl2,含有氯离子的总量为3mol,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2=1.5mol·L-1;根据反应关系:2KMnO4---5Cl2可知,1molKMnO4完全反应生成氯气2.5 mol,产生的Cl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5×22.4=56L;根据反应可知, 16 mol HCl参加反应,有10mol HCl被氧化,所以当有1mol KMnO4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5 mol;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KMnO4, 得到,5, 1.5mol·L-1 ,56L ,5mol。
24.淡黄色固体A和气体X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名称____________,X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过氧化钠 (2). CO2 (3). 2Na + O2 Na2O2 (4). Ca2++CO32-= CaCO3↓
【解析】
【详解】由转化关系可以知道,淡黄色固体A能与气体X反应生成固体Y与气体B,所以该反应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由此可推知淡黄色固体A为Na2O2,气体X为CO2,固体Y为Na2CO3,反应生成的气体为O2;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CaCO3,所得溶液为NaCl溶液;
(1)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固体A为过氧化钠;X的化学式为: CO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过氧化钠 ,CO2 。
(2)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O2 Na2O2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2Na + O2 Na2O2。
(3)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Ca2++CO32-= CaCO3↓;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a2++CO32-= 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