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 什么是周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1节什么是周长
【第一课时】 什么是周长
一、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2.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3.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三、教学难点
通过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树叶、直尺、卷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用彩笔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1.描一描。出示教科书中呈现的两幅图:树叶和数学书封面,让学生独立尝试用彩笔描出它们的边线,注意第二幅图要指导学生借助直尺来描,养成良好习惯。
2. 说一说。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描的。
3. 摸一摸。让学生找到身边的任何一个物体,指一指或摸一摸它们的边线。如:课桌面的边线、文具盒面的边线、黑版面的边线等。
(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
1.看一看。出示教科书中呈现的实物,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何得到它们的周长?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说说自己想到的方法,以及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通过讨论让学生初步明确有哪些方法可以运用。
2.做一做。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与同伴合作选择测量工具和方法,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3.说一说。展示测量的方法和过程。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测量方法,只要合理并能够得出结果都要给予肯定。在测量树叶、数学书周长时,学生可能会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绳子等,很可能产生误差,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测量的方法,然后再测量一次,尽可能的减少误差,保证结果的合理性。
4.比一比。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理由是什么?让学生在评价、交流过程中体会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逐步学会根据实际测量的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5.想一想。在实践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问题,又如何得到克服或解决,以及在实践过程产生了哪些思想或体验。
(三)知识梳理,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画出蜗牛所走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周长的意义。练习时要让学生弄清楚“绕一周”要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
2. (练一练第6题)结合实例巩固理解周长的含义,培养估测能力,积累实际测量经验。要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估测方法,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进行估测。合作完成测量后,在小组内交流测量结果和具体方法。最后要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估计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提高估测能力,在头脑中逐步建立起长度观念。除了课本中这三个物体以外,还可以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物体,尝试估计、测量它的周长。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感知一周的长度,通过认一认和说一说,知道什么是树叶的周长,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买文具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买文具第3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3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三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