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三册课件PPT+教案+导学案+分层练习全册(含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单元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单元复习课件,共32页。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牛顿曾经说:“我认为自己不过像在海滩上玩耍的男孩,不时地寻找比较光滑的卵石或者比较漂亮的贝壳,以此为乐。而我面前,则是一片尚待发现的真理的大海。”真理的大海中包括电现象、磁现象…… 其实,人类研究电现象和磁现象的历史与力学研究同样丰富多彩,但电和磁的世界比机械运动的世界更加错综复杂。 从这章开始,我们将进入更有趣的电和磁的世界。基本内容静电场及其应用电荷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电荷量(Q):标量,国际单位:库仑(库,C)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电荷守恒定律: ①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②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元电荷:e=1.60×10-19C库仑定律 静电场及其应用电场电场强度电场强度 电场线曲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人为引入,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疏密程度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不相交、不闭合静电的防止与利用静电平衡:内部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0尖端放电静电屏蔽:导体壳内空腔里的电场处处为0,外电场对壳内不会产生影响静电吸附《课标》要求3.1.1 通过实验,了解静电现象。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例1 通过多种方式使物体带电,观察静电现象。例2 演示并分析静电感应现象。3.1.2 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体会探究库仑定律过程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3 与质点模型类比,体会在什么情境下可将带电体抽象为点电荷。例4 体会库仑扭秤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3.1.3 知道电场是一种物质。了解电场强度,体会用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例5 用电场线描绘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3.1.4 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的利用与防护。例6 分析讨论静电在激光打印、静电喷雾和静电除尘等技术中的应用。知道在有可燃气体、粉尘的环境中如何防止静电事故。内容结构重点知识一、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2、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远离或趋向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3、接触起电:两个形状、大小相同且带同种电荷的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带等量同种电荷,若两导体原来带异种电荷,则电荷先中和,余下的电荷再平分。4、物体带电的实质:物体得失电子。【习题1】(2023上·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如图所示,梳过头发的梳子,常能吸引轻小物体,这属于摩擦起电。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荷的物体中产生了电荷B.头发和梳子互相摩擦后,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C.如果梳子带正电,是因为摩擦导致头发上的正电荷转移到梳子上而形成的D.头发和梳子互相摩擦后带的电量可以是任意数【答案】BABC.摩擦起电现象的本质是使一个物体上的自由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从而使两物体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故AC错误,B正确;D.头发和梳子互相摩擦后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D错误。【习题2】(2023上·广东广州·高二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校考期中)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创造了电荷B.两种不同材料的不带电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C.丝绸摩擦玻璃棒时,质子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D.摩擦起电是摩擦导致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答案】BA.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因此摩擦起电现象实质上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故A错误;B.组成两种不同材料的原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不同,当两种不同材料的不带电绝缘体互相摩擦后,电子将发生转移,从而使两种不同材料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故B正确;C.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上的电子会被丝绸吸引从而转移到丝绸上,使丝绸带负电,而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且丝绸所带负电荷的电荷量等于玻璃棒所带正电荷的电荷量,故C错误;D.摩擦起电是因摩擦导致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故D错误。【习题3】(2024上·北京昌平·高二统考期末)某同学做静电感应实验,想让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球甲带电,操作步骤及结论如下:①把甲球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②用手触摸甲球;③手指移开;④移开乙球;⑤甲球带正电;⑥甲球带负电。上述操作过程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④→③→⑤【答案】AAD.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此时用手触摸甲球,由于静电感应,甲球带正电,当手指移开之后,甲球所带正电荷确定无法移走,此时移开乙球,从而甲球带正电,A正确,D错误;BC.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用手触摸甲球,此时由于静电感应,甲球带正电,移开乙球后,甲球所带正电荷回到大地,使甲球不带电,在手指移开后,甲球确定不带电,BC错误。【习题4】(2023上·北京朝阳·高二日坛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导体球C靠近不带电的导体。若沿虚线1将导体分成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A、QB;若沿虚线2将导体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A’和Q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A =QB ,A部分带正电B.QA =QB ,A部分带负电C.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