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7* 散文诗二首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7* 散文诗二首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齐读第1-3段,回答下面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金色花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学习散文诗用意象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点
1、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难点
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诗歌,诗中亲切真诚地赞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全诗无华丽的语言,亦无精巧的修饰,但在清新流畅的语言中,包含着常有醇美的真实情感,千百年来,它拨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弦,引起了多少读者的共鸣!
这节课我们学习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聆听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歌。
欣赏诗歌,体会母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题目解读
金色花是印度的神圣之树。木兰花科植物,开金黄色小花,又译作“瞻波伽”。这里以“金色花”为题,是用“金色花”比喻儿童,点明作者写作此诗的意象和内容,并借此赞美母子之间相互的爱。
感知课文
听录音,思考问题:作者使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成这首诗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
拟人。诗人首先反把自己比作金色花,然后又赋予金色花人的感情和动作。这样写可以使诗歌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有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学生听录音,并在课文中找出主要的修辞手法。
拟人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知识积累
走近作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另外,诗人还写有一些长篇小说和剧本。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又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1913年,以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文学家。
学生做笔记。
督促学生积累文学常识。
文体知识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歌,有诗的情绪和思想,给读者美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音韵美和节奏感。
写作背景
“金色花”是印度字神圣之树,也正因为如此,诗人才用它来表达圣洁的母子之爱。此诗是泰戈尔的早期诗作,这一时期的泰戈尔正处于思想的幼稚期,表现在作品是就是“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手段来改造国民素质,从而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自治。
学生做笔记。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
预习检测
生难字
嗅(xiù) 匿(nì)笑
祷(dǎ)告 沐浴(mù yù)
罗摩衍(yǎn)那
读,并做好笔记。
扎实基础知识大关。
形似字
祷(dā):祷告
涛(tā):波涛
浴(yù):沐浴
裕(yù):富裕
峪(yù):嘉峪关
瓣(bàn):花瓣
辨(biàn):辨别
辩(biàn):辩护
辫(biàn):辫子
词语积累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灵祈求保佑。
讲授新课
一、齐读第1-3段,回答下面问题。
1、诗歌开头的“假如”一词大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拨:“假如”表明全文内容是以一种假想的方式写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词视为整首诗的诗眼。
从“笑嘻嘻”“匿笑”“悄悄地开放”“看着你工作”这些词语,你能看出什么?
点拨:可以看出“我”在用一种嬉戏的方式身母亲表达真挚的爱意。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表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
点拨:“暗暗地匿笑”写出了孩子调皮、快乐、天真、活泼的特点,说明了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是快乐幸福的。
抽读第4-7段,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点拨:写“我”和母亲的三次嬉戏经过,体现了“我”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之情。
用“当妈妈 ,我就 ”的句式,概述“我”和妈妈嬉戏的经过。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清香,沁入妈妈的心脾。
交流点拨】
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作者以时间顺序来写“我”与母亲节的三次嬉戏,说说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第4段:写第一次嬉戏,这是一次对母爱无私的回报。孩子想为正在祷告的母亲做些什么,于是就想将自己变成金色花,让花香沁入母亲的心脾。
第5段写第二次嬉戏,时间是中午。母亲在读《摩罗衍那》时,“我”想用“我”的影子为母亲遮挡住刺眼的阳光。
第7段写第三次嬉戏时间是黄昏。“我”想用我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给母亲一个惊喜。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一位
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交流点拨】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抽读第8-9段,思考问题:
1、通过这两段对话,你体会到什么情感?如何理解“坏孩子”的含义?
点拨:母亲着急,而孩子则得意洋洋的样子,体会到母子之间纯真的感情。“坏孩子”是母亲疼爱孩子的特殊表现方式,这也是母亲对找不到自己孩子的一种嗔怪。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交流点拨】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为妈妈遮挡住刺眼的阳光。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思考问题,整理答案。
学生读这三个段,体会诗人的真情。
体会句子的意思
品味文章语言,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概括内容,并恰当表达
品味语言,分析含义。
学生思考问题,然后做笔记。
讨论交流。
考查学生对开头句(段)的理解。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真情。
品味句子。
培养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查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的能力以及品味语言特点的能力。
考查学生对人物的分析及语言表达。
分析对话描写及其作用。
了解“金色花”的特殊含义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拓展延伸
归纳《金色花》的主题思想。
点拨:这是一首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而引出的想象,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出一个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爱,也表现出这种人性至善至美的爱的圣洁。
结合课文,体会想象的写法。
点拨:这篇课文中,作者首先说自己是一朵金色花,然后,从金色花的角度,想象出一系列的动作和神态,以此表达出对母亲的喜爱。想象以已有的实事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实际,而是由此将思维扩散开去,它是直觉的深化与外延。要注意的是,想象要有其合理性。
学生思考,整理答案。
看课文,讨论
培养学生归纳主题思想的能力。
了解想象的作用。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 ) 祷告( )
罗摩衍那( ) 嗅( )
沐浴( )
点拨:nì dǎ yǎn xiù mù yù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
(2)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祷告:
点拨:
匿笑:偷偷地笑。匿,隐藏。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金色花》一文中的下列句子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项是( )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你会嗅到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点拨:D。D项写的是“我”与母亲的嬉戏。
注音
解释词语。
读课文,判断答案
掌握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熟悉课文。
作业布置
阅读下面两首小诗,完成各题。
A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B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在A、B两首诗中,诗人认为怎么样才能“成功”?
B诗中,如果把“惊慕”改为“羡慕”好不好?为什么?
A、B两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请说说A诗中“修养的花儿”和B诗中“她的芽儿”分别象征了什么?
学生课后根据要求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诗歌的能力。
课堂小结
富有童趣的写作技巧。
《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而又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成的。这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而长在树的高枝上。这是一种儿童的逻辑;当母亲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一声儿不响”,这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形象,最后,当母亲问他去哪儿了时,“我不告诉你,妈妈”,一句话把调皮孩子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我们的文章中,使用童真的口吻字写作,有时会起到较好的表达效果,会得到读者的肯定与喜欢。
听老师归纳,结合课文深思。
一篇文章讲解中的画龙点睛。这一小结主要抓住富有童趣的写法及其作用来讲,有一定的指导性。
金色花
课堂板书
捉迷藏,看妈妈工作,不出声
三次游戏
回报母亲
让妈妈嗅到花香
投景到妈妈读的书页上
跳到妈妈的面前
母子对话:坏孩子、不告诉你
学生做笔记。
给学生直观的感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金色花/泰戈尔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过程与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初步诵读,感知文意,走进诗行,感悟意趣形象之美,走近诗人,探究魅力,拓展延伸--打开一扇窗,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