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教案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教案2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教案2第2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教案2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7* 散文诗二首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7* 散文诗二首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齐读第1-3段,回答下面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金色花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学习散文诗用意象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点
    1、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难点
    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诗歌,诗中亲切真诚地赞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全诗无华丽的语言,亦无精巧的修饰,但在清新流畅的语言中,包含着常有醇美的真实情感,千百年来,它拨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弦,引起了多少读者的共鸣!
    这节课我们学习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聆听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歌。
    欣赏诗歌,体会母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题目解读
    金色花是印度的神圣之树。木兰花科植物,开金黄色小花,又译作“瞻波伽”。这里以“金色花”为题,是用“金色花”比喻儿童,点明作者写作此诗的意象和内容,并借此赞美母子之间相互的爱。
    感知课文
    听录音,思考问题:作者使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成这首诗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
    拟人。诗人首先反把自己比作金色花,然后又赋予金色花人的感情和动作。这样写可以使诗歌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有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学生听录音,并在课文中找出主要的修辞手法。
    拟人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知识积累
    走近作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另外,诗人还写有一些长篇小说和剧本。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又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1913年,以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文学家。
    学生做笔记。
    督促学生积累文学常识。
    文体知识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歌,有诗的情绪和思想,给读者美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音韵美和节奏感。
    写作背景
    “金色花”是印度字神圣之树,也正因为如此,诗人才用它来表达圣洁的母子之爱。此诗是泰戈尔的早期诗作,这一时期的泰戈尔正处于思想的幼稚期,表现在作品是就是“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手段来改造国民素质,从而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自治。
    学生做笔记。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
    预习检测
    生难字
    嗅(xiù) 匿(nì)笑
    祷(dǎ)告 沐浴(mù yù)
    罗摩衍(yǎn)那
    读,并做好笔记。
    扎实基础知识大关。
    形似字
    祷(dā):祷告
    涛(tā):波涛
    浴(yù):沐浴
    裕(yù):富裕
    峪(yù):嘉峪关
    瓣(bàn):花瓣
    辨(biàn):辨别
    辩(biàn):辩护
    辫(biàn):辫子
    词语积累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灵祈求保佑。
    讲授新课
    一、齐读第1-3段,回答下面问题。
    1、诗歌开头的“假如”一词大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拨:“假如”表明全文内容是以一种假想的方式写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词视为整首诗的诗眼。
    从“笑嘻嘻”“匿笑”“悄悄地开放”“看着你工作”这些词语,你能看出什么?
    点拨:可以看出“我”在用一种嬉戏的方式身母亲表达真挚的爱意。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表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
    点拨:“暗暗地匿笑”写出了孩子调皮、快乐、天真、活泼的特点,说明了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是快乐幸福的。
    抽读第4-7段,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点拨:写“我”和母亲的三次嬉戏经过,体现了“我”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之情。
    用“当妈妈 ,我就 ”的句式,概述“我”和妈妈嬉戏的经过。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清香,沁入妈妈的心脾。
    交流点拨】
    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作者以时间顺序来写“我”与母亲节的三次嬉戏,说说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第4段:写第一次嬉戏,这是一次对母爱无私的回报。孩子想为正在祷告的母亲做些什么,于是就想将自己变成金色花,让花香沁入母亲的心脾。
    第5段写第二次嬉戏,时间是中午。母亲在读《摩罗衍那》时,“我”想用“我”的影子为母亲遮挡住刺眼的阳光。
    第7段写第三次嬉戏时间是黄昏。“我”想用我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给母亲一个惊喜。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一位
    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交流点拨】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抽读第8-9段,思考问题:
    1、通过这两段对话,你体会到什么情感?如何理解“坏孩子”的含义?
    点拨:母亲着急,而孩子则得意洋洋的样子,体会到母子之间纯真的感情。“坏孩子”是母亲疼爱孩子的特殊表现方式,这也是母亲对找不到自己孩子的一种嗔怪。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交流点拨】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为妈妈遮挡住刺眼的阳光。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思考问题,整理答案。
    学生读这三个段,体会诗人的真情。
    体会句子的意思
    品味文章语言,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概括内容,并恰当表达
    品味语言,分析含义。
    学生思考问题,然后做笔记。
    讨论交流。
    考查学生对开头句(段)的理解。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真情。
    品味句子。
    培养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查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的能力以及品味语言特点的能力。
    考查学生对人物的分析及语言表达。
    分析对话描写及其作用。
    了解“金色花”的特殊含义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拓展延伸
    归纳《金色花》的主题思想。
    点拨:这是一首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而引出的想象,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出一个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爱,也表现出这种人性至善至美的爱的圣洁。
    结合课文,体会想象的写法。
    点拨:这篇课文中,作者首先说自己是一朵金色花,然后,从金色花的角度,想象出一系列的动作和神态,以此表达出对母亲的喜爱。想象以已有的实事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实际,而是由此将思维扩散开去,它是直觉的深化与外延。要注意的是,想象要有其合理性。
    学生思考,整理答案。
    看课文,讨论
    培养学生归纳主题思想的能力。
    了解想象的作用。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 ) 祷告( )
    罗摩衍那( ) 嗅( )
    沐浴( )
    点拨:nì dǎ yǎn xiù mù yù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
    (2)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祷告:
    点拨:
    匿笑:偷偷地笑。匿,隐藏。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金色花》一文中的下列句子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项是( )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你会嗅到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点拨:D。D项写的是“我”与母亲的嬉戏。
    注音
    解释词语。
    读课文,判断答案
    掌握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熟悉课文。
    作业布置
    阅读下面两首小诗,完成各题。
    A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B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在A、B两首诗中,诗人认为怎么样才能“成功”?
    B诗中,如果把“惊慕”改为“羡慕”好不好?为什么?
    A、B两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请说说A诗中“修养的花儿”和B诗中“她的芽儿”分别象征了什么?
    学生课后根据要求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诗歌的能力。
    课堂小结
    富有童趣的写作技巧。
    《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而又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成的。这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而长在树的高枝上。这是一种儿童的逻辑;当母亲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一声儿不响”,这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形象,最后,当母亲问他去哪儿了时,“我不告诉你,妈妈”,一句话把调皮孩子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我们的文章中,使用童真的口吻字写作,有时会起到较好的表达效果,会得到读者的肯定与喜欢。
    听老师归纳,结合课文深思。
    一篇文章讲解中的画龙点睛。这一小结主要抓住富有童趣的写法及其作用来讲,有一定的指导性。
    金色花
    课堂板书
    捉迷藏,看妈妈工作,不出声
    三次游戏
    回报母亲
    让妈妈嗅到花香
    投景到妈妈读的书页上
    跳到妈妈的面前
    母子对话:坏孩子、不告诉你
    学生做笔记。
    给学生直观的感觉。

    相关教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金色花/泰戈尔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金色花/泰戈尔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过程与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初步诵读,感知文意,走进诗行,感悟意趣形象之美,走近诗人,探究魅力,拓展延伸--打开一扇窗,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