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风雨吟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风雨吟图文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知识必备,创作背景,划分朗读节奏,整体感知,细读感悟,文章主旨,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芦荻 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这首诗作于1941年12月,正是中华民族遭受最深重苦难的时候。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海边的风雨十分熟悉。那时诗人平日熟悉的各种景象发生了巨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
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1941年12月
舵手:掌舵的人,常用以比喻领导者。
你读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呢?如何读出的呢?结合诗句内容具体谈谈。
1、“卷”“奔”二字写出了怎样的场景?
“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风雨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奔”字形象地写出了雨的滂沱之势。“卷来”“奔来”一前一后,把风之狂暴、雨之凶猛、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写足,充满了强烈的动感与巨大的冲击力。
2、诗人把“郊原”和“房舍”比作什么?有什么作用?
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郊原”比作海,将“房舍”比作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极富画面感,形象地写出了郊原和房舍在风雨中的状态,表现了房舍的渺小和飘摇不定,突出了风雨之大、情势之恶劣,暗示作者心中的恐惧、不安。通过写郊原、房舍,描绘了风雨大作带来的变化。
3、如何理解“年轻舵手的心”?
一方面,“我”面对苦难中的祖国,就像年轻而缺乏阅历、经验的舵手一样,忧思满怀,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忧惧不安的心理。另一方面,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感到忧虑的同时也激发了“我”敢于乘风破浪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4、诗中的大地和风雨分别指什么?
“大地”指的是风雨如晦的中国,“风雨”既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又指社会上的风雨(社会的灾难)、人生的风雨(人生面临的坎坷与困难)。结合时代背景,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华大地上的腥风血雨。
5、诗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我”作为一个有志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这首诗描绘了狂风席卷一切、暴雨铺天盖地的画面,在颇有象征意味的“风雨”中,作者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表现出其面对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1、用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勾勒画面,意境雄浑诗歌对“风”的描写是“从大地卷来”,对“雨”的描写是“从大地奔来”,“卷”和“奔”体现出自然的伟力,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风雨之后,“郊原”化作“海”,“房舍”如“舟”,通过对风、雨、郊原和房舍的描绘,写出了风的奔腾呼啸、摧枯拉朽,雨的滂沱如注的场景,营造出极具气势的雄浑意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风雨吟优秀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题解读,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人物形象,文章主旨,文本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短诗五首风雨吟说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写作背景,检查预习,预习检查,听朗读整体感知,新知讲解,写作特点,课堂小结,课堂练习,风雨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风雨吟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九下语文第3课《短诗五首》之《风雨吟》同步课件pptx、风雨吟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