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导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
介绍显微镜发明的背景:“科学家的故事”——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说明细胞与生物体的关系,从而引出显微镜,简述显微镜的分类,目前研制状况;通过课件与实物的对照,介绍显微镜结构和各结构相应功能,得出其工作原理。
二、新课学习
1.自主探究:
(1)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的构造是怎样的?
(2)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分别有哪些?
(3)使用单目显微镜观察时,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使用双目显微镜观察时,在载物台上升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这是为什么?
(4)目镜内看到的是什么像?怎样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指导学生根据有关问题自主学习。巡视、辅导,注意个别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及时发现问题。
2.单目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单目显微镜的构造。
教师指导学生对照实物交流显微镜各部分构造,特别是目镜、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还有反光镜的两面的区别与使用。通过课件展示图片,抽查学生掌握情况。
小组交流,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对照课件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2)单目显微镜的使用。
①取镜和安放。
②对光调光。
a.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c.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③调焦观察。
a.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中心。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像接近标本为止。然后用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另一只眼睛要睁开,便于画图,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教师进行鼓励,引出双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双目显微镜的使用:
(1)打开电源:
①移动显微镜至实验台边缘15 cm左右,确认目镜和物镜安装完成;
②打开电源。
(2)对光调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
③双眼注视目镜,调节光源调节旋钮,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
①将带有字符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
②调整移动手轮,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4)调焦观察:
①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②双眼注视目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微调目镜间距离使双目观察到的视野完全重合,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5)收放。
①观察完毕,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下降至最低处,然后取下玻片标本,转动转换器使物镜伸向前方;
②将电源亮度调节到最低后,关闭电源,罩上镜罩,放回原处。
4.训练:
(1)观察动植物标本,找到清晰的像。
(2)换用高倍物镜,观察视野的变化。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教师观察学生操作发现其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5.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指导观察,归纳总结:
(1)物像是倒像。
(2)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总结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三、当堂达标(略)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显微镜并结合教材插图,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练习使用显微镜,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3.知道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学会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重点
难点
重点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2.知道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学会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难点
1.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
2.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准备
准备光学显微镜、动植物玻片标本、池塘水、滴管、擦镜纸、盖玻片、载玻片;课前每班培训两名“小先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使用显微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显微镜的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显微镜成像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表格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