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含答案)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每做一次焰色反应实验,都要用一种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
A.溶液B.溶液C.硫酸D.盐酸
2.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
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
3.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室灼烧
B.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C.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热
D.制备无水氯化镁
4.《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
A.洗涤B.粉碎C.萃取D.蒸发
5.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煤油、、淀粉溶液、酒精,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
A.Ⅰ中溶液分层,上层呈紫红色B.Ⅱ中溶液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C.Ⅲ中溶液分层,上层呈棕黄色D.Ⅳ中溶液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6.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或洁净的铁丝)
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固体
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规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眼睛溅进酸液,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废弃药品中含有的少量金属钠可用乙醇处理
C.开启盛装易挥发液体的试剂瓶前,应反复摇动
D.加热制备并用排水法收集,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松开导管上的橡皮管
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当溶液至红褐色时继续煮沸
B.用图乙所示装置回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后的催化剂
C.用图丙所示装置除去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D.用图丁所示装置将除杂后的食盐水蒸干得到氯化钠
9.仪器名称为“坩埚”的是( )
A.B.C.D.
10.《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粗食盐的一种制作过程:“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风急,则宿夕成盐。”若将粗食盐在实验室提纯,不涉及的操作是( )
A.溶解B.蒸发C.过滤D.蒸馏
11.实验室由混合物制取溶液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B.用装置乙浸出
C.用装置丙除去D.用装置丁获得溶液
12.下列关于焰色试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色试验体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B.所有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
C.焰色试验中用稀硫酸将铂丝洗净
D.NaCl固体和固体用焰色试验就能鉴别
13.现有三组混合液:①和水;②苯(沸点:80.1℃)和甲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二者是性质非常相似的一对互溶液体);③氯化钾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 )
A.分液、萃取、蒸馏B.蒸馏、萃取、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萃取、蒸馏、分液
14.某物质灼烧时,焰色试验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D.该物质中不含钾元素
15.进行化学实验时应注意安全,要充分了解所使用药品可能造成的危害,下列危险药品的分类标识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6.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和,欲除去废水中的和,设计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1中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
a.烧杯b.托盘天平c.漏斗d.玻璃棒e.量筒
(2)a溶液和b溶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溶质化学式)。
(3)溶液A→混合物B过程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___________生成(填化学式)。
(4)混合物B→溶液C过程中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加入适量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7.如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装置中缓缓通入少量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的溶液Y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填表中序号,下同)。
(2)若打开活塞K,品红溶液褪色,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X和洗气瓶内液体Y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
18.可用于电子工业生产软磁铁氧体,工业上常以电解金属锰阳极渣(主要成分,杂质为)和黄铁矿为原料制备其流程如图。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价层电子排布图_______,“酸浸”过程中,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S、_______(填化学式)。
(2)“酸浸”过程中、的质量浓度、Mn的浸出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20~80min,浸出Mn元素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80~100min时,浓度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沉铁”过程中依次加入的试剂X、Y为_______(填字母)。
A.
B.
C.
(4)“滤液”萃取前调,若有机萃取剂用表HR示,则发生萃取的反应可表示为。若,多次萃取后水相中为,则铜的萃取率为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5)利用溶液,用空气氧化法制备。在溶液中滴入一定浓度的氨水,加压通氧气反应7小时制备。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结合图像解题思路,若要获得晶体的系列操作步骤为加热_______得到_______℃饱和溶液,_______,过滤酒精洗涤,低温干燥。
三、实验题
19.制取气体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C装置中的一处明显错误为_____。
(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填序号)。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
(5)若用A、E装置制取,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溶液中含钠离子,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会干扰其他元素焰色反应的检验,且溶液一般不能与残留物反应,故A不选;
B.溶液中含钠离子,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会干扰其他元素焰色反应的检验,且溶液一般不能与残留物反应,故B不选;
C.用硫酸洗涤,反应生成沸点很高的硫酸盐,不容易除去,故C不选;
D.用盐酸洗涤,反应生成的氯化物加热灼烧容易除去,故D选;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答案:D
解析:A.试管为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故A不符合题意;
B.可以给坩埚直接加热,故B不符合题意;
C.蒸发皿用于蒸发操作,可直接加热,故C不符合题意;
D.烧杯不宜直接用来加热,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D
解析:A.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故A错误;
B.制备乙酸乙酯时末端导管不能伸入碳酸钠溶液内,否则会引起倒吸,故B错误;
C.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反应,另外烧杯之间有空隙,会使热量散失影响实验准确性,故C错误;
D.制备无水氯化镁时为防止氯化镁水解应在HCl气氛中脱水,同时要防止空气中水进入,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水洗净”为洗涤,“细研”为粉碎,“去石澄清”为过滤,“慢火熬干”为蒸发,未涉及的操作为萃取,C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
6.答案:B
解析:A.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且易挥发,金属氯化物沸点较低,不会残留痕迹,可以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或洁净的铁丝),故B符合题意;
C.钾元素的焰色试验需要隔着钴玻璃观察,避免钠元素的干扰,其他元素的焰色反应不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C不符合题意;
D.NaCl与固体含钠元素,焰色试验为黄色,不能区分NaCl与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7.答案:C
解析:A.眼睛溅进酸液,立即用大量水冲洗,防止腐蚀眼睛,A正确;
B.钠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则废弃药品中含有的少量金属钠可用乙醇处理,B正确;
C.开启装有易挥发液体试剂瓶前,反复摇动可能会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瓶内压强增大,开启时可能造成实验事故,可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C错误;
D.加热制备并用排水法收集,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松开导管上的橡皮管,使倒吸停止,防止水倒吸至试管发生炸裂,D正确;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继续煮沸使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故A错误;
B.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其难溶于水,可用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图乙通过过滤操作可回收催化剂,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与氢氧化钠反应,将原物质除掉,故C错误;
D.蒸发氯化钠溶液时当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即停止加热,不能蒸干,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D
解析:A是漏斗,B是量筒,C是蒸发皿,D是坩埚;
答案选D。
10.答案:D
解析:若将粗食盐在实验室提纯,需要将粗盐溶解,然后过滤除杂,接着蒸发结晶,不需要蒸馏,故选:D。
11.答案:A
解析:A.装置甲为容量瓶,不可以用作稀释浓盐酸,故A错误;
B.用装置乙浸出,在烧杯中加入盐酸可以与氧化亚铁可以发生反应得到,故B正确;
C.过滤可分离不溶性杂质与溶液,不与反应,图中过滤可分离出固体,故C正确;
D.用装置丁将氯气通入含有的溶液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溶液,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C
解析:①和水互不相溶,所以和水是分层的,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②苯(沸点:80.1℃)和甲苯(沸点:110.6℃)是互溶的两种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
③向氯化钾和单质碘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例如四氯化碳,碘单质会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而分层,然后分液即可实现二者的分离,采用萃取法;
答案选C。
14.答案:B
解析:A.焰色反应是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元素存在形态无关,物质灼烧时,焰色试验为黄色,该物质可能是单质钠,也可能是含钠化合物,A错误;
B.物质灼烧时,焰色试验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钠元素,B正确;
C.只要含有钠元素,焰色反应就呈黄色,不一定是钠的化合物,C错误;
D.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易被黄光遮住,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能确定是否含钾元素,D错误;
答案选B。
15.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为强碱,具有腐蚀性,为腐蚀品,故A正确;
B.白磷易自燃,属于易燃固体,故B正确;
C.石灰石不属于有毒物质,故C错误;
D.黑火药可做炸药,属于爆炸品,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6.答案:(1)be
(2);
(3)
(4)
(5)除去多余的和
解析:(1)操作1为过滤,所用仪器为烧杯、漏斗、玻璃棒,则不需要的仪器是托盘天平、量筒,故选be;
(2)由解题思路可知,a溶液和b溶液分别是、;
(3)溶液A中含有等,混合物B中含有、NaCl等,过程中与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4)混合物B(含等)→溶液C(含等)过程中,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是;
(5)加入适量盐酸,去除过量和NaOH,则其作用是:除去多余的和。
17.答案:(1)D
(2)B
解析:(1)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有或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中。关闭活塞K,气体X首先与溶液Y接触,A组中发生反应:,完全被溶液吸收,不会看到品红溶液褪色的现象,A项不符合题意;B组中发生反应:,完全被溶液吸收,不会看到品红溶液褪色的现象,B项不符合题意;因的酸性比的酸性弱,则C组中没有产生,不会看到品红溶液褪色的现象,C项不符合题意;D组中发生反应:,使品红溶液褪色,D项符合题意。
(2)打开活塞K,气体X直接通过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和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因为品红溶液褪色,所以气体中一定含或,又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X只能是,B项符合题意。
18.答案:(1);
(2);80~100min时,的浸出率高,剩余少,浸出的与接触机会少,被氧化的减少,所以浓度上升
(3)B
(4)733%
(5)
(6)浓缩;40;降温结晶
解析:(1)Fe是第26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位于周期表的d区,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是:,由解题思路可知,“酸浸”过程中,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S、沉淀,故答案为:;。
(2)①由图示知,20~80min内,Mn元素浸出率高,含量明显增加,说明此时与反应生成等,对应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②80~100min时,浓度上升的原因可能是80~100min时,的浸出率高,剩余少,浸出的与接触机会少,被氧化的减少,所以浓度上升,故答案为:80~100min时,的浸出率高,剩余少,浸出的与接触机会少,被氧化的减少,所以浓度上升。
(3)由解题思路可知,滤液中含有等,加入将氧化为,再加入CaO或调节pH除去,故选B。
(4)“萃取铜”中的有机萃取剂用HR表示,发生萃取的反应可表示为,若萃取前pH=0,则氢离子浓度为1ml/L,,多次萃取后水相中为,则反应生成的氢离子浓度为1.022-1ml/L=0.022,根据化学方程式体现的关系可知,有0.011铜离子发生萃取,则萃取率为,故答案为:73.3%。
(5)在氨水存在下被氧气氧化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6)根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40℃时,溶解度达到最大值,若要获得晶体的系列操作步骤为加热浓缩得到40℃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酒精洗涤,低温干燥,故答案为:浓缩;40;降温结晶。
19.答案:(1)铁架台
(2)
(3)长颈漏斗末端未形成液封
(4)bc
(5)①③②
选项
A
B
C
D
药品名称
氢氧化钠
白磷
石灰石
黑火药
分类标识
A
B
C
D
X
氯气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氯化氢
Y
溶液
饱和溶液
溶液
饱和溶液
完全沉淀时的pH
3.7
9.7
7.4
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物质的化学计量,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