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含答案)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符合操作要求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甲(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加热烘干,达到使容量瓶快速干燥的目的
B.实验乙:将浓盐酸与浓硫酸混合配制王水
C.实验丙: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后颠倒摇匀
D.实验丁:加热灼烧胆矾晶体制备无水硫酸铜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下列情况会使所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B.硫酸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C.俯视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定容
D.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3.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盐酸。此时反应生成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B.当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体积的最大值为112 mL(标准状况)
4.某学生配制100mL的硫酸溶液,进行下列操作,然后对溶液浓度作精确测定,发现真实浓度小于,他的下列操作中使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②量筒中浓硫酸全部转入烧杯中稀释后,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烧杯未洗涤
③容量瓶没有烘干
④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有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
⑤溶液未经冷却即定容
⑥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时,加入过快而使液面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⑦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盖上瓶塞反复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比刻度线低,再加水至刻度线
⑧定容时仰视读数
A.①②④⑥⑦⑧B.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
5.下列有关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粗盐提纯中的过滤操作
C.用图示装置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当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停止加热
D.验证氯气是否与水反应
6.实验中要用的盐酸可由密度为、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稀释得到,20mL该浓盐酸可以稀释得到盐酸的体积为( )
A.25mLB.30mLC.35mLD.40mL
7.足量铜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产生、、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若与(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水完全吸收。若向原所得溶液中加入溶液100 mL,则继续溶解的Cu的质量为( )
A.6.4 gB.9.6 gC.19.2 gD.24 g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并用来滴定白醋样品,下列图示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操作甲: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NaOH固体溶解
B.操作乙:配制NaOH溶液时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C.操作丙:弯曲并挤压胶管中玻璃珠以排除滴定管尖端气泡
D.操作丁:滴定时滴入液体和摇动锥形瓶同时进行
9.将一定量的锌放入200 mL 18.4 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X 44.8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0.8 L,测得溶液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气体X为和的混合物
B.反应中共转移4电子
C.气体X中和的体积比为4∶1
D.反应中共消耗
10.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称好的固体试样需用纸条小心地送入容量瓶中
D.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11.如图是某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图,根据图中数据解题思路可知a为( )
A.2B.3C.4D.5
12.含氰化物的废液乱倒或与酸混合,均易生成有剧毒且易挥发的氰化氢。工业上常采用碱性氯化法来处理高浓度氰化物污水,发生的主要反应为(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是氧化剂,氧化产物只有
B.该反应中,若有1 ml发生反应,则有5个电子发生转移
C.上述离子方程式配平后,氧化剂、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
D.若用电解法处理含氰化物的废水,则在阴极区发生反应
13.实验室进行铁钉镀锌实验。下列相关原理、装置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
A.B.
C.D.
1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10mL浓硫酸直接倒入容量瓶稀释以配制稀硫酸溶液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D.配制1L的NaCl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NaCl固体
15.LiBr溶液可作为替代氟利昂的绿色制冷剂。合成LiBr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原工序逸出的用溶液吸收,吸收液直接返回还原工序
B.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
C.中和工序中的化学反应为
D.参与反应的为1:1:1
二、填空题
16.有下列化学仪器:①玻璃棒、②烧杯、③量筒、④胶头滴管。
(1)现要配制480mL、1的硫酸溶液,需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的浓硫酸____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
(2)要完成(1)实验尚缺的仪器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对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溶液未经冷却即转移到容量瓶:___________;
②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_;
③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
17.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以下物质:①晶体;②固体;③溶液;④熔融;⑤蔗糖;⑥液氯;⑦。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饱和溶液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要求、和三种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8。
①配制该营养液后,,则溶液中__________。
②若采用和来配制该营养液,则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1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分别恰好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铜两种溶液中的完全转化成沉淀,则硫酸铁、硫酸铜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__。
(2)某物质A加热时发生分解反应:,产物均为气体,测得相同条件下由生成物组成的混合物气体对的相对密度为20,则反应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3)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在一定量中恰好完全发生反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672 mL(1表示液态,g表示气态)。
①反应前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
②在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16,则X、Y两元素的摩尔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4)向200 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充分反应后,得到和的混合溶液,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的盐酸,所得气体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③混合溶液中和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硫代乙醇酸()可用作毛毯整理剂及冷烫液的原料,工业上可利用反应制备,实验室设计如图装置进行相关模拟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已知:(熔点、沸点123℃)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在较高温度下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备:。
①简述小于的原因:______。
②属于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该实验需要溶液,配制该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3)检查完气密性后,关闭、、,添加实验药品,先制备NaHS。
①制备时,打开,使25%磷酸缓缓滴入浓溶液中,缓缓滴加的优点是______。
②实验时不能用25%硝酸代替装置A中25%磷酸的原因是______。
③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④装置D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写出装置D中刚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⑤经过一系列分离提纯可获得粗品,提纯需要采取减压精馏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容量瓶不能烘干,受热会影响其精确度,A错误;
将浓盐酸与浓硝酸混合配制王水,B错误;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后盖好瓶塞,颠倒摇匀,C正确;
加热灼烧胆矾晶体制备无水硫酸铜应用坩埚,D错误。
2.答案:C
解析:配制硫酸溶液,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少,会使所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低,A错误;
硫酸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会使所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低,B错误;
俯视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定容,则所加水的量偏少,会使所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
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则所加水的量偏多,会使所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低,D错误。
3.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质不可能为,根据图象可知,乙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故A错误;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NaOH和和四种情况,由图中HCl的用量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体积的关系可知甲溶液的溶质应该为:和,所以当时,甲溶液中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根据图象可知,当时,得到的产物为NaCl,由原子守恒可知:,则原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 ,故C正确;
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为:,根据消耗了10mL盐酸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标况下0.001m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A
解析:解题思路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进行误差解题思路,凡是使物质的量n偏小或者使溶液体积V偏大的操作都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反之溶液浓度偏高,据此解答。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导致量取浓硫酸体积偏小,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①选;
②量筒中浓硫酸全部转入烧杯中稀释后,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烧杯未洗涤,导致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②选;
③容量瓶没有烘干不影响溶液的配制,故③不选;
④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有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导致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④选;
⑤溶液未经冷却即定容,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⑤不选;
⑥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时,加入过快而使液面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导致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⑥选;
⑦滴加入蒸馏水,使溶液凹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盖上瓶塞反复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比刻度线低,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⑦选;
⑧定容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小,故⑧选。
综合以上解题思路,应选①②④⑥⑦⑧。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5.答案:C
解析:A.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A不正确;
B.过滤时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故B不正确;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到当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故C正确;
D.验证氯气是否与水反应应该在A中加浓硫酸干燥,故D不正确;
答案选C。
6.答案:D
解析:密度为、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2.0ml/L,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20mL该浓盐酸可以稀释得到盐酸的体积为=40mL,故选D。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A.搅拌可以加速固体的溶解,则操作甲为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故A正确;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则操作乙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
C.排出碱式滴定管中尖嘴部分气泡时应使带有玻璃小球的橡胶管弯曲并挤压胶管中玻璃珠迅速排液以排除滴定管尖端气泡,则操作丙为弯曲并挤压胶管中玻璃珠以排除滴定管尖端气泡,故C正确;
D.中和滴定时,左手应控制滴定管滴入液体,同时右手摇动锥形瓶进行滴定,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9.答案:D
解析:A.由解题思路可知气体X为和的混合物,故A正确;
B.由解题思路可知,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和,转移的电子数相同,则共转移,故B正确;
C. 由解题思路可知,,故C正确;
D.由解题思路可知,反应中共消耗,故D错误;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容量瓶带有玻璃塞,所以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A正确;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依据可知,配制的溶液浓度会偏高,B错误;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固体,C错误;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依据可知,配制的溶液浓度会偏低,D错误。
11.答案:C
解析: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解得。
12.答案:B
解析:A.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可知是氧化剂,和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
B.由上述解题思路可知,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所以若有1ml发生反应,则有[(4-2)+(3-0)]=5电子发生转移,故B正确;
C.由上述解题思路可知,反应方程式为,反应中是是还原剂,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故C错误;
D.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发生氧化反应,若用电解法处理含氰化物的废水,则在阳极区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不可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A错误;油污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属于酯类,其在NaOH溶液中加热会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可以去除铁钉表面的油污,B正确;铁锈的主要成分为,和盐酸反应生成和,C正确;Zn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失去电子生成,铁钉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溶液中的在阴极得电子生成Zn,实现在铁钉的表面镀锌,D正确。
14.答案:B
解析:A.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操作,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错误;
B.若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液浓度无影响,因为只要定容时正确,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故B正确;
C.滴加液体时,应垂直悬空,故C错误;
D.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配制1L0.1ml/LNaCl溶液可用托盘天平称量5.9gNaCl固体,故D错误;
故选:B。
15.答案:A
解析:逸出的用NaOH溶液吸收后生成NaBr、NaBrO和水,若直接返回还原工序,会引入杂质离子,导致产品不纯,A错误;滤渣中含S和,单质S可溶于煤油,而不溶于煤油,B正确;中和工序中与HBr反应生成和,C正确;根据知,参与反应的,D正确。
16.答案:(1)27.2
(2)500mL容量瓶
(3)偏高;无影响;偏低
解析:(1)现要配制480mL、1的硫酸溶液,需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的浓硫酸,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需浓硫酸体积。
(2)要完成(1)实验尚缺的仪器为500mL容量瓶
(3)①溶液未经冷却即转移到容量瓶:热胀冷缩,体积膨胀,则加水体积小,浓度偏高;
②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容量瓶定容时要继续加蒸馏水,所以无影响;
③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俯视时读数偏大,实际量取硫酸少了,溶质少,浓度偏低。
17.答案:(1)③④;①②④
(2);
(3)
(4)①0.018;②9:4
解析:(1)①晶体是电解质,不导电;②固体是电解质,不导电,是碱性氧化物;③NaQH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能导电;④熔融NaCl是电解质,能导电;⑤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⑥液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⑦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能导电的是③④;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④;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②,故答案为:③④;①②④;②;
(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离子方程式:;故答案为:;。
(4)①由配制营养液的KCl、和三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8可知,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比为(1+2×4):8=9:8,若营养液中为0.016ml/L,则溶液中=0.016ml/L×9:8=0.018ml/L故答案为:0.018ml/L;②设的物质的量为xml,KCl的物质的量为yml,由KCl、和三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8可知,:=2x:y=8:9,则x:y=4:9,故答案为:9:4。
18.答案:(1)1:3
(2)120
(3)①672
②3:8
(4)①
②
③53:42
解析:(1)与发生反应:,溶液分别恰好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铜两种溶液中的完全转化成沉淀,说明两溶液中相等,根据关系式:知,,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硫酸铁、硫酸铜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3。
(2)令A的物质的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0,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总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质量等于混合气体总质量,故A的摩尔质量,则反应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
(3)①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反应前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672mL。
②设X、Y的摩尔质量分别为,由分子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3:16知,,,则X、Y两元素的摩尔质量之比为3:8。
(4)①加入盐酸时开始生成气体,OA段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点时溶质只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③由①中解题思路知,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混合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溶液中和的质量比是53:42。
19.答案:(1)①由于电负性Cl大于H,导致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更易电离出氢离子,,的电离常数大,小;②极性
(2)ad
(3)①避免的生成速率过快,的利用率低;②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反应不生成;③安全瓶,防倒吸;④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的利用率;;⑤降低的沸点,避免温度较高时发生分解反应
操作
选项
a
b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达标测试,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