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反应中的热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反应中的热第1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反应中的热第2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反应中的热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反应中的热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反应中的热,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在载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图所示的过程实现的回收和的再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
    B.B.光解水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再生的同时生成
    D.D.这种方法再生的最大缺点是需要不断补充
    2.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团队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合成了Y、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常温常压下的电化学催化氢气还原氮气的反应。生成单分子产物的反应历程与相对能量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表示稀土单原子催化剂)。单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同条件下,使用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更好
    B.吸附到催化剂表面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C.使用单原子催化剂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可表示为
    D.在图示条件下生成的焓变为
    3.自由基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产物的反应历程分4步进行
    C.产物的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
    D.相同条件下,由中间产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
    4.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C的反应一定要加热B.物质A、B、X、C中X最稳定
    C.A和B的总能量大于C的总能量D.①②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5.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过程Ⅱ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与的能量之和小于的能量
    D.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B.乙醇燃烧
    C.红热的木炭与水蒸气的反应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
    7.工业上由和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
    C.D.
    8.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已知反应:,在有存在时(对反应有催化作用)的反应机理为:基元反应①:,基元反应②:,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存在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
    B.是反应的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
    C.决定反应速率的是基元反应①
    D.增大压强和加入催化剂都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9.下列有关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醇的燃烧热为,其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
    B.已知,则有:
    C.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的反应热,则稀硝酸溶解在相同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已知转化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则稳定性关系为:
    10.我国载人航天技术世界瞩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所用燃料的燃烧是放热反应
    B.飞船外层使用隔热瓦,目的是防止热量散失
    C.空间站中携带的供氧剂过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
    D.空间站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11.气体在中燃烧所发生反应的过程用模型表示如下(“—”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I是吸热过程
    B.过程III一定是放热过程
    C.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D.该反应过程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
    1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
    A.甲烷的燃烧反应B.碳与在高温下化合
    C.柠檬酸溶解水垢D.铝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
    13.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4.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反应的
    D.反应的
    15.生活处处都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钢铁生锈
    B.蒸馒头时小苏打受热分解
    C.食物的腐败
    D.生石灰制熟石灰
    二、填空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一所示,产生的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合成液态燃料(甲醇).也可以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催化将直接转化为等太阳能燃料(图二)。另外,还可以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成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图三)。可以看出,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图一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和________;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2)通过光催化得到太阳能燃料,该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能;太阳能燃料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例书写)。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生活中的废热无法利用
    D.化学与新能源开发密切相关
    17.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图中所示曲线分别表示反应在10min时和平衡时的转化率()与温度(T)的关系。
    (1)X点对应状态下,前10min内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延长反应时间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X点与Y点对应状态下,的消耗速率更快的是________(填“X点”或“Y点”);温度高于84℃时,两条曲线开始重合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下列选项中,符合图中能量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熟石灰与稀盐酸反应
    B.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C.金属铝与氧气反应
    D.木炭与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反应
    (4)通入水中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b.氢气与氯气化合
    c.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混合搅拌d.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e.硝酸铵与水合碳酸钠混合f.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g.过氧化钠与反应
    (2)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片、铜片插入浓中组成原电池装置(如图甲),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甲 乙 丙
    前,原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后,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高温时可发生反应,现向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并投入,测得和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丙所示.
    ①内平均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只改变下列某一反应条件时,能使上述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再投入一定量的b.向容器中充入氩气
    c.升高温度d.将体积压缩为
    e.使用高效催化剂
    ④对于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a点的速率小于b点速率
    b.a、b、c三点中代表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点
    c.当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当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e.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三、实验题
    19.乙醇()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乙醛、乙烯等。某同学用弹式热量计(结构如图所示)按以下实验步骤来测量的摩尔燃烧焓。
    a.用电子天平称量1400.00 g纯水,倒入内筒中;
    b.用电子天平称量1.00 g苯甲酸,置于氧弹内的坩埚上,与点火丝保持微小距离;
    c.将试样装入氧弹内,用氧气排空气再注满高纯氧气;
    d.打开搅拌器开关,读取纯水温度,当温度不再改变时,记为初始温度;
    e.当纯水温度保持不变时,打开引燃电极,读取并记录内筒最高水温;
    f.重复实验4次,所得数据如表:
    g.用电子天平称量替换苯甲酸,重复上述实验,测得内筒温度改变的平均值为3.30 ℃,
    已知:①1 g苯甲酸完全燃烧放出26.4 kJ热量;
    ②查阅资料得知常温常压时,的燃烧热。
    (1)搅拌器适宜的材质为_________(填标号);氧弹的材质为不锈钢,原因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氧弹内注满过量高纯氧气的目的是________。
    A.铜B.银C.陶瓷D.玻璃纤维
    (2)苯甲酸完全燃烧,弹式热量计内筒升高的温度平均为________℃,该热量绝热套内水温升高1 ℃需要的热量为________kJ。
    (3)通过以上实验可换算出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精确至0.1)kJ,测得的数据与实际值有偏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填标号)。
    a.点燃乙醇时,引燃电阻丝工作时间比引燃苯甲酸的时间更长
    b.乙醇未完全燃烧
    c.苯甲酸实际质量大于1 g
    d.苯甲酸未完全燃烧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和生成和水,又光解生成和,故可以循环利用,故A正确;
    B.光解水过程是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将水变为和,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
    C.再生时,O从-2价升高为0价,转移的电子为4ml,生成时,C元素从+4价变为-4价,转移电子为16ml,故根据电子守恒,再生的同时生成,故C错误;
    D.氢气中的氢元素部分转化到水中,部分转化到甲烷中,因此再生的最大缺点是需要不断补充,故D正确;
    答案选C。
    2.答案:D
    解析:A.相同条件下,使用单原子催化剂,活化能更低,反应速率更快,故A正确;
    B.吸附到催化剂表面过程可表示为,该过程是放热过程,故B正确;
    C.使用单原子催化剂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为相对能量变化最大的过程,该过程可表示为,故C正确;
    D.图中表示生成1个分子的焓变为,故D错误;
    答案选D。
    3.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产物的反应历程中过渡态有3种,说明反应分3步进行,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中间产物Z到过渡态Ⅳ所需的活化能最大,则产物的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为,故C正确;
    D.由图示可知,由Z到产物所需的活化能低于由Z到产物所需的活化能,则由中间产物Z转化为产物的速率:,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与是否需要加热等反应条件无关,A错误;
    B.能量越低越稳定,图中C物质具有的能量比X低,所以C物质比X稳定,由图只能看出A和B的总能量,无法确定二者具体的能量大小,所以无法判断这两种物质与其他物质的稳定性高低,B错误;
    C.由图可以看出,A和B的总能量大于C的总能量,C正确;
    D.由图可以看出第一步A+B→X,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吸热反应,第二步X→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化学物质中存在化学能,过程I是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故A正确;
    B.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故B正确;
    C.因为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具有的总能量低于和的能量,故C错误;
    D.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铝粉与氧化铁粉末会发生铝热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A不选;
    B.乙醇燃烧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不选;
    C.红热的木炭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选;
    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是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D不选;
    故选C。
    7.答案:A
    解析: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态,焓变为负,为放热反应,且生成物为液态时放出热量更多,选项A中图符合。
    故答案选A。
    8.答案:C
    解析: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结合图示可知b过程活化能较低,应为存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故A错误;
    是反应的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但催化剂不影响,故B错误;
    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快,活化能越大反应越慢,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慢反应;反应①的活化能更大,则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基元反应①,故C正确;
    加入催化剂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压强不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D错误。
    9.答案:B
    解析:A.燃烧热对应的是生成液态水;故选项中的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错误,故A错误;
    B.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系数成正比关系,若方程式方向相反,则反应热符号也相反,故已知,则有:;故B正确;
    C.溶解和电离均有热效应,故的;故C错误;
    D.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能量更高,则稳定性更低,故D错误。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A.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A正确;B.隔热陶瓷瓦能够耐高温,防止飞船被破坏,B错误;C.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C错误;D.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D错误。
    11.答案:C
    解析:过程I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形成原子,属于吸热过程,A项正确:过程III为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尾于放热过程,B项正确;该反应可通过燃料电池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C项错误。过程I中所有的旧化学键都断裂,过程III为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D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A.甲烷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是为放热反应,A错误;
    B.碳与高温下反应生成CO,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是吸热反应,B正确;
    C.柠檬酸溶解水垢的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铝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
    故答案选 B。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C
    解析:反应①的产物为和,反应②的产物为和,反应③的原料为和,A项正确;
    反应③将温室气体转化为燃料,B项正确;
    反应④生成物中为气态,项生成物中为液态,故C项中反应的不是,C项不正确;
    根据盖斯定律,由②×2+③×2+④可得所求反应及其焓变,D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A.钢铁生锈为铁被潮湿的氧气氧化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小苏打受热分解属于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
    C.食物腐败属于缓慢的氧化过程,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生石灰制熟石灰,为氧化钙与水的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6.答案:(1);能耗低
    (2)化学;
    (3)AD
    解析:(1)从图一可以看出,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和;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是在太阳能作用下将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其优点是能耗低。
    (2)通过光催化得到太阳能燃料,该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根据资料中的信息,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催化将直接转化为等太阳能燃料,其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正确;B.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错误;C.生活中的废热无法利用,错误;D.化学与新能源开发密切相关,正确。故选AD。
    17.答案:(1)0.0025;增大
    (2)Y点;温度较低时,反应速率较慢,10min内无法达到平衡状态,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10min可以达到平衡状态,故两条曲线开始重合
    (3)吸热;BD
    (4)
    解析:
    18.答案:(1)bfg
    (2);
    (3)①
    ②1.0
    ③cde
    ④cde
    解析:(1)a是放热的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变化,c、d、e是吸热的化学变化,所以放热反应为b、f、g.
    (2)铝片、铜片插入浓中,铝片更活泼,作负极,反应一段时间后铝片钝化,铜片作负极,电流方向反转,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3)①
    ②b点时,由三段式
    知,得
    ③a.投入固体,不能改变反应速率;b.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反应体系各物质的浓度并未改变,故不变;c.升温,故都增大,d.缩小体积,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均增大,故都增大;e.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既可催化正反应,也可催化逆反应,故都增大.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cde.
    ④a.随反应正向进行,逐渐减小,所以a点点;b点时反应仍向正向进行,此时b点.综上所述,a点的应大于b点,a错误.
    b.a、b、c三点中只有c点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故平衡点应该只有c点,b错误.
    c.通过图象计算,当时,反应己达平衡,c正确.
    e.生成物和物质的量恒为和的平均摩尔质量恒为,而反应物的摩尔质量为.当反应未达平衡时,三种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会发生改变,若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e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c、d、e.
    19.答案:(1)CD;热传导的速率快;确保可燃物完全燃烧
    (2)3.00;8.8
    (3)1335.8;bc
    解析:(1)搅拌器适宜的材质为导热性能差的陶瓷和玻璃纤维,故选CD;氧弹的材质为不锈钢,原因是热传导的速率快;氧弹内注满过量高纯氧气的目的是确保可燃物完全燃烧。
    (2)实验①温差为,实验②温差为,实验③温差为,实验④温差为,实验④数据误差较大应该舍去,苯甲酸完全燃烧,弹式热量计内筒升高的温度平均为,1 g苯甲酸完全燃烧放出26.4 kJ热量,则该热量绝热套内水温升高1 ℃需要的热量为。
    (3)用电子天平称量替换苯甲酸,重复上述实验,测得内筒温度改变的平均值为3.30 ℃,放出的热量为,可换算出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测得的数据与实际相比偏低;
    a.点燃乙醇时,引燃电阻丝工作时间比引燃苯甲酸的时间更长,测得数据偏大,故A不选;
    b.乙醇未完全燃烧,会导致测得数据偏低,故B选;
    c.苯甲酸实际质量大于1 g会导致测得水温升高1 ℃需要的热量偏小,导致测得燃烧放出的热量偏小,故C选;
    d.苯甲酸未完全燃烧会导致测得水温升高1 ℃需要的热量偏大,导致测得燃烧放出的热量偏大,故D不选;
    故选bc。
    实验序号
    初始温度℃
    最高水温℃

    25.00
    28.01

    24.50
    27.49

    25.55
    28.55

    24.00
    28.42

    相关试卷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物质的化学计量: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物质的化学计量,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氮的固定: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氮的固定,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