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步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轴突是神经细胞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间隙,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一致。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就会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发其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答案:A
2.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作用的是( )
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
解析: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是性激素的调节作用,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属于神经的调节作用,A、C不属于调节。
答案:B
3.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是通过电信号传导,二是可以双向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则是通过“突触”这一结构来完成的,电信号传到突触时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传导到突触后膜,从而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由于突触间的传导是单向的,所以神经冲动在神经之间的传导是单方向的,即兴奋只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方向传递。
答案:D
4.关于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D.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
解析:大脑皮层是人的高级活动的中枢,主要与条件反射和思维的形成有关,而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在脊髓。
答案:A
综合·应用
5.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头,但是当听到震耳的“加油”声后,却能加速冲刺,其主要调节过程是( )
→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
→神经系统→甲状腺激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
→神经系统→甲状腺激素增高→促进有氧呼吸
→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
解析: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腿酸痛的现象,这是由于供氧不足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听到“加油”声后,能加速冲刺,其主要调节过程是声音→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
答案:A
6.右图为某种反射弧的示意图,结合下述实验完成问题:
(1)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B,结果A反应而E无反应。这表明图中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有关字母和箭头写出神经冲动在整个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等,请设计实验方案,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正常情况下,你认为神经冲动在一个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是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这一传导特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与(2)两个小题均可从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得出,即神经冲动从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实验设计的步骤和结果见答案,要注意考虑问题的全面和预期结果的不同情况。(4)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这与突触结构中神经递质的产生(突触前膜)与受体(突触后膜)的位置有关。
答案:效应器 感受器 (2)E→D→C→B→A (3)a方法步骤:电刺激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和结论: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②处电位无变化,则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方法步骤:先电刺激①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 结果和结论:若两次实验都检测到电位的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次检测到电位的变化,则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4)单向的 冲动在突触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7.下图中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量的膜电位变化。请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___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___电位。
(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__________性发生变化,___________离子大量流向膜__________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
(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 )
解析:由图示可知,A装置测的是静息电位,B装置测的是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电化学的过程,是在神经纤维上顺序发生的电化学变化,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急剧变化,Na+的流入量增加, K+的流出量也增加,所以神经冲动是伴随着Na+的大量流入和K+的大量流出而发生的。
答案:(1)A 静息 C 动作 (2)通透 钠 内 B (3)D
回顾·展望
8.(2010江苏高考,8)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反射的反射弧在组成上的差别。生来就有、不学就会的反射叫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经学习形成的反射叫条件反射,其中枢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一个人的手触到裸露的电线而反射性地握紧电线,是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脊髓;以后再看到电线把手缩回则是条件反射,其中枢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
答案:C
9.(2010上海高考,2)轴突是神经细胞的( )
解析:典型的神经细胞,其细胞体连有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短而分支多的树突,不管是轴突还是树突,都是神经细胞的突起。
答案:D
10.(多选)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
A.ⅠB.ⅡC.ⅢD.Ⅳ
解析:神经冲动在突触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而不能反过来。所以答案是A、B、C三项。
答案:AB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种群的特征同步训练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群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中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随堂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