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课时训练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课时训练,共7页。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将甲、乙两个透镜正对平行光,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乙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甲、乙两个透镜对光都有发散作用
C.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D.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2.某汽车司机下车时,随手将一瓶矿泉水放在仪表台上,如图所示。不料因阳光照射、水瓶聚光,车内物品被点燃引发火灾。太阳光经过矿泉水瓶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矿泉水瓶相当于 。因此,提醒大家在车内不要放置有聚光效果的物品。
3.如图所示,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光线a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
后,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射向凸透镜的光线。请画出:
(1)光源S的位置;
(2)反射光线a对应的入射光线;
(3)光线a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4.在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中,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如图)。甲图是光直接射入杯中;乙图是在杯底放一个凸透镜;丙图是在杯底放一个凹透镜。
(1)此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
(2)向烧杯中充以烟雾的目的是 ;
(3)要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普遍性,你对实验的改进建议是(写出一条即可) 。
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 cm处,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 ( )
A.倒立、放大的像 B.不能成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
2.已知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 (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则 ( )
A.实验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 cm B.光屏上承接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C.仅将凸透镜向右移动,可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D.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
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当蜡烛逐渐靠近透镜时,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在B点时,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 之间,两次成像的虚实情况 (选填“相同”或“不同”)。
6.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
B.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
C.燃烧的蜡烛不断变短,光屏上成的像会下移
D.保持蜡烛与光屏不动,向左移动透镜至合适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8.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物体距透镜5 cm时,成正立的虚像B.当物体距透镜12 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 cm处靠近透镜时,要得到清晰的实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实验室应保持较 (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为了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需要 移动光屏,观察像是否变模糊。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的大小比烛焰 。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新透过凸透镜看到烛焰S的像点S′,画出光路图确定像点S′的位置,图中O为光心,F为焦点(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11.在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对比两图可以得到结论:光从空气射入凸透镜时, 。
(2)小明利用此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继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录部分数据如表。
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发现:
①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是 。
②当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像的性质是 。
③小明进一步猜想,当物距为12.5 cm时,成像的性质是 。
④观察前三组数据,小明发现同一物体都成缩小的像,那么随着像距的增加,像会变大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原表格中还需要增加的项目是 。
第三节 神奇的“眼睛”
1.新疆天池的风景在晓宁同学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 )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能够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成了近视眼,他需要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因此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 cm,把一个物体放到距离该凸透镜25 cm 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此成像原理与 工作原理相同。
4.班主任用照相机拍摄初三毕业照,在照相机底片上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两个同学的像出现在照相机取景框外,要拍摄所有同学完整的像,照相机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同学们,同时将镜头向后缩。
5.小明透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读出日期信息,光滑透明凸起部分相当于 ,观看到的是日期数字的 (选填“实”或“虚”)像。手表的背面打磨得非常光滑,能清晰地照出小明的像,此像的大小与小明本人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明同学找来一个薄壁圆柱形玻璃杯,并将画有箭头的白纸靠在玻璃杯后,观察结果如图甲所示。向杯中加水,使得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观察纸上的“箭头”;将白纸逐渐远离杯子的过程中,依次观察到情景可 ( )
A.丁、乙、丙 B.乙、丙、丁 C.丙、丁、乙 D.丁、丙、乙
7.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受损。某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他需要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8.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 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此类透镜应用非常广泛,用它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 眼;照相机的镜头也相当于这类透镜,用照相机拍照时,胶片上形成 (填像的性质)。
9.正常眼睛观察近距离物体的明视距离约为 25 cm。小刚看书时,把书本放在眼睛前15 cm处,为了看清书上的文字,晶状体将会变厚,焦距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长此以往,就可能会形成 (选填“近”或“远”)视眼。
10.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 (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 (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 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 (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
(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 ,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 。
11.某兴趣小组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明将蜡烛和凸透镜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
(2)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3)小虎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
(4)实验结束后,另一小组的同学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模糊了。该组同学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
答案
第一节 凸透镜与凹透镜
1.C
2.折射 凸透镜
3.
4.(1)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向 显示光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便于观察 ;
(3)换用多组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重复上述操作 。
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A
2.D
3.C
4.虚 不能 变小
5.B、C 不同
6.A
7.D
8.A
9.暗 左右小范围 大 。
10.
11.(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①像距小于物距
②倒立等大实像
③倒立放大实像
④像的大小
第三节 神奇的“眼睛”
1.B
2.缩小 凹
3.10.0 缩小 照相机
4.缩小 远离
5.凸透镜 虚 不变
6.D
7.凹
8.会聚 远视 倒立、缩小的实像
9.变小 近
10.
(1)3
(2) B 凹
(3)抽取
(4)更小 , 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其晶状体焦距更小,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矫正
11.(1)缩小 实
(2)上
(3)物距小于焦距
(4)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九章 浮力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3 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八章 压强课后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无滑雪,不冬天,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七章 力与运动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电动车正在匀速直线行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