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学案设计
展开知识与技能:
掌握《塞下曲》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
背诵并流利朗读古诗,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理解诗的主题和意象,体会边塞战士的英勇与忠诚。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预习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诗意。
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边塞战士的敬意和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学习古诗中的优秀品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忠诚的品质。
二、学习重点
古诗的背诵与朗读。
诗的主题和意象的理解。
生字新词的掌握。
三、学习难点
深入体会边塞战士的英勇与忠诚。
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深层含义。
四、自主预习
预习内容:
朗读《塞下曲》,标出生字新词,查阅字典了解其含义。
大声朗读《塞下曲》这首诗,确保对每个字、每个词的发音都准确无误。朗读时,要注意节奏和韵律,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初步理解诗意,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初步理解诗意:结合查阅的生字新词的含义,尝试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一边想象诗中描述的边塞景象,一边体会战士们的英勇和忠诚。
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再次朗读诗歌,注意其节奏和韵律。古诗有固定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这些韵律和节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预习问题:
诗中描绘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在预习过程中,尝试理解并想象诗中描述的边塞景象。这包括月光下的边塞、大雁的飞翔、战士的英勇等。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传达战士的英勇与忠诚?
寻找并分析诗中使用的意象,思考这些意象如何帮助诗人传达战士的英勇与忠诚。“月黑雁飞高”和“大雪满弓刀”等意象都与战士的英勇和忠诚有关。
五、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
小组内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战士的精神,分享对诗意的理解。
主题:探讨《塞下曲》中的意象与战士的精神
步骤:
准备阶段:
(1)小组内成员各自先独立阅读《塞下曲》,并思考诗中出现的意象和传达的战士精神。
(2)每人准备一些笔记或思考点,以便在讨论时分享。
分享与交流:
(1)小组成员轮流分享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月黑雁飞高”代表了一种荒凉而寂静的边塞之夜,“大雪满弓刀”则象征着战士们在严寒中坚守的决心。
(2)讨论战士的精神在诗中的体现,如勇敢、忠诚、牺牲精神等,并尝试联系诗中的具体词句进行解读。
深入探讨:
(1)分析诗中的意象如何与战士的精神相互关联,探讨诗人如何通过意象的描绘来传达战士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英勇行为。
(2)讨论过程中会存在的不同解读,并尊重每个成员的观点,共同寻找最符合诗意的解释。
探讨诗中的生字新词,互相交流学习成果。
合作任务:
准备一段关于《塞下曲》的朗诵或表演,展示给全班。
创作一幅与诗意相符的绘画或手抄报,展示对诗意的理解。
六、教师精点
讲解生字新词:
讲解“月黑”、“单于”、“遁逃”等生字新词的含义和用法。
“月黑”:这个词组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深邃与寂静,月光被云层遮挡,天色一片漆黑,给人一种压抑而神秘的感觉。在《塞下曲》中,它营造了一种紧张而肃穆的边塞之夜氛围。
“单于”:古代匈奴的最高首领称谓,这里泛指边疆的敌人。诗中提及“单于夜遁逃”,暗示了敌人的溃逃和败退,与战士们的英勇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遁逃”:意为逃跑、躲避。在这里,它描述了敌人在夜色掩护下仓皇逃跑的情景,反衬出我方战士的勇敢和威武。
分析诗的主题和意象:
分析诗中的边塞景象和战士的英勇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士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塞下曲》以边塞为背景,通过描绘战士们追击逃敌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和忠诚报国的精神。诗中的意象如“月黑雁飞高”和“大雪满弓刀”等,不仅描绘了边疆的荒凉和艰苦,更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战士们的坚韧和英勇。
边塞景象:诗中通过“月黑”、“雁飞高”等意象,勾勒出一个荒凉、静谧而又紧张的边塞之夜。这种环境设置不仅为战士们的英勇形象提供了背景,也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渲染力。
战士的英勇形象:诗中的战士们不畏严寒、不惧黑暗,毅然追击逃敌,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这种形象是对战士们忠诚报国、英勇善战精神的生动写照。
忠诚与牺牲精神:通过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和追击行动,诗歌传达了战士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使命的执着。他们的英勇行为是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最好诠释。
指导朗读和韵律欣赏: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音乐美,培养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朗读指导:在朗读《塞下曲》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诗歌的节奏通常与战士们的步伐和动作相呼应,因此朗读时要有力而坚定,以体现出战士们的英勇形象。同时,要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增强诗歌的韵律美。
韵律欣赏:古诗的韵律是其音乐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塞下曲》作为一首边塞诗,其韵律紧凑而有力,既体现了战士们的英勇形象,又传达了边塞的荒凉和艰苦。在欣赏诗歌时,要关注其韵律的变化,感受其音乐美,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通过对韵律的欣赏,也可以培养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七、自主测评
背诵与朗读:
背诵《塞下曲》,并进行流利朗读。
自我评估背诵和朗读的表现,反思不足和进步。
理解与表达:
撰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塞下曲》的理解和感受。
自我评估短文的质量和深度,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
八、学习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九、拓展延伸
阅读相关古诗:
收集并阅读其他描写边塞战士的古诗,如《从军行》、《凉州词》等。
比较不同古诗中战士形象的异同,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创作活动:
结合《塞下曲》的意境和情感,创作一幅绘画或书法作品。
将自己的创作与同学们分享,互相欣赏和评价。
十、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生在自主预习时可能遇到生字新词的理解困难。
在合作探究环节,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战士的英勇与忠诚。
应对措施
教师提前准备生字新词的讲解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合作探究环节,教师提供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战士的精神和品质。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朗读和想象,以促进对诗意的感悟和理解。
小学统编版(2024)第七单元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a href="/yw/tb_c16071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导学案</a>,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71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芙蓉楼送辛渐学案设计</a>,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72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塞下曲夜黑雁飞高导学案</a>,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课文与作者背景简介,课内外好句积累,生字拼音与新词解释,选择题,深入阅读理解课文,按要求写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