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森林水车》(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6323263/0-17305583437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森林水车》(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三年级上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6323263/0-17305583437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森林水车》(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6323263/0-17305583437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1)三年级上册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农家孩子的歌欣赏 森林水车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农家孩子的歌欣赏 森林水车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森林水车》是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的管弦乐作品。这首乐曲与《钟表店》和《森林中的铁匠》同属描绘性标题音乐,适合小学生欣赏。音乐形象鲜明,旋律流畅活泼,深受听众喜爱。乐曲通过生动的音乐语言描绘了森林中水车运转的景象,让听者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水车的了解较少,但他们对音乐充满好奇和热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感受简单的音乐情绪,喜欢生动有趣的旋律。然而,他们对复杂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的理解还有限。学生们普遍具备良好的模仿能力和想象力,这为音乐欣赏和表现活动提供了良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森林水车》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节奏,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艺术表现:指导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车转动和森林景象,提高音乐表现力。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尝试用简单乐器模仿水车转动声音,激发创造性思维。
4.文化理解:介绍德国音乐文化,让学生认识水车在森林中的作用,拓展文化视野。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主题旋律和水车转动的节奏特点。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ABACA结构。
六、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模仿法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简单打击乐器(如三角铁、小锣、木鱼等)、水车和森林图片或视频资料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热情地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探索一个神奇的地方——森林里的水车。谁见过水车呢?"
学生们兴奋地举手回答,有的说在电视上看过,有的说去过乡下见过。
教师点头说:"太好了!看来大家对水车都有一些了解。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来到了一片美丽的森林。你们听,那是什么声音?"
教师轻轻播放水流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环节二:讲授新课(30分钟)
(一)感知(10分钟)
教师:"现在,我们要欣赏一首描绘森林水车的音乐。请大家仔细听,想象音乐中的画面。"
播放《森林水车》全曲,学生闭目聆听。
音乐结束后,教师温和地问:"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画面?"
学生们踊跃发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教师鼓励说:"真棒!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这首音乐确实描绘了森林中水车的景象。"
(二)探究(10分钟)
教师介绍:"这首《森林水车》是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它的结构很特别,就像一个故事有开头、中间和结尾。"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结构图:引子ABACA尾声。
"我们来听听每个部分的特点。A部分像是什么?"教师播放A段。
学生:"像水流声!"
教师:"没错!那B部分呢?"播放B段。
学生:"感觉更欢快,像是鸟儿在唱歌。"
教师:"观察得真仔细!C部分又有什么不同?"播放C段。
学生们讨论后给出各种回答。
教师总结:"大家听出来了,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森林里不同的景色。"
(三)示范(10分钟)
教师:"现在,让我们用身体来表现这首音乐。看老师怎么做。"
教师示范用手臂摆动模仿水车转动,脚步轻快表现欢快的节奏。
"你们也来试试看!"学生们跟随音乐模仿。
教师鼓励:"太棒了!我们再来尝试用乐器表现水流和水车的声音。"
教师分发简单打击乐器,示范如何使用三角铁模仿水流声,木鱼模仿水车转动声。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尝试,教室里充满了欢快的声音。
环节三:巩固延伸(10分钟)
教师:"现在,我们分成三组,每组负责表现音乐的一个部分。第一组用身体动作,第二组用打击乐器,第三组用声音。准备好了吗?"
学生们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太精彩了!现在我们把三组合在一起,完整表演这首《森林水车》。"
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共同演绎整首乐曲。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5分钟)
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森林水车》这首美妙的音乐。我们不仅听懂了它的结构,还用身体、乐器和声音表现了它。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音乐能带给我们什么?"
学生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是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让我们的想象力翱翔。"
作业:
教师:"回家后,请大家听一听其他描绘大自然的音乐作品,比如《春之声圆舞曲》或《四季》,想一想它们和《森林水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下次上课我们一起分享。"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水车的外观和工作原理。这种具体形象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音乐欣赏活动做好铺垫。
(2)探究音乐环节: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等多个角度深入感受音乐。通过对比不同段落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结构。这种探究式学习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3)巩固延伸环节:通过身体律动、乐器演奏和声音模仿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这种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十一、板书设计
[森林水车]
│
├─作曲:艾伦贝格(德国)
│
├─结构:引子ABACA尾声
│
└─特点:
├─优美
├─欢快
└─描绘性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和丰富多样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森林水车》这首音乐作品。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和画面感,同时通过动作和简单的器乐表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在导入环节,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环节中,闭目聆听的方式有效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感受音乐的意境。探究环节通过比较不同段落的特点,使学生对乐曲结构有了初步认识,但在讲解ABACA结构时,可能需要更加形象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卡片代表不同段落,让学生亲自排列,加深印象。示范和实践环节中,身体律动和乐器演奏活动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然而,在分组练习时,可以考虑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探索和创新。巩固延伸环节的合作表演活动很好地统合了课堂所学内容,但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创意元素。例如,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现水车和森林的意象,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在课程评估方面,可以考虑设计一个简单的评价表,让学生互评或自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评价能力,同时也能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积极参与,充分体验了音乐的魅力。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将音乐与美术、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理解和欣赏音乐。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多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童趣欣赏 鸟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2024)第四单元 小乐队音乐实践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欣赏 打枣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