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2份,原卷版+解析版)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风化作用(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风化作用(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风化作用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风化作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在大气条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作用的营力有太阳辐射、水、气体和生物。按岩石风化的性质分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型。在岩石风化过程中,这两类风化通常是同时进行,而且往往是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的。
1.物理风化: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在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突出的地区,岩石中的水分不断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好像一把把楔子插入岩石体内直到把岩石劈开、崩碎。以上两种作用属物理风化作用。
2.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属不溶解物质残留在原地。这种改变原有化学成分的作用称化学风化作用。
3.生物风化:植物根系的生长,洞穴动物的活动、植物体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植酸对岩石的分解都可以改变岩石的状态与成分。
岩石风化作用与水分和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湿度越大,风化作用越强;但在干燥的环境中,主要以物理风化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但在湿润的环境中,主要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物理风化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化学风化受温度和水分变化影响都较大。从地表风化壳厚度来看,温度高,水分多的地区风化壳厚度最大。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4.冻融风化
冻融风化,又被称为冻裂作用。这种风化作用在温度接近冰点的山区十分常见。霜会引起风化,虽然其原因常被指为水在裂缝中结冰后膨胀而成,其实大多数都和此现象没有关系。很久之前人类已经知道湿润的泥土在冻结时,在未冻结的地方的水会经由薄层在增长中的底冰中收集,因而引起膨胀或冻胀。同样的现象亦发生在岩石的细孔中。她们会因为吸收邻近的液态水而不断增大。冰晶的增长引致岩石弱化,最后分裂。在矿物表面、冰及水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维持一层不结冰的薄层,用作运送水份及在底冰累积时造成矿物表面间压力。
5.盐结晶作用
原理:盐结晶作用,或称为盐风化发生在含有盐分的溶液渗入岩石裂缝及接口后蒸发,留下盐晶体,令岩石瓦解。此盐晶在受热后膨胀,向狭窄的岩石施加压力。
盐结晶作用亦可以发生在溶液分解如白垩及石灰岩的岩石后形成硫酸钠或碳酸钠的盐溶液,并在水份蒸发后形成其相对的盐晶。
发生地区:盐结晶作用通常和干旱气候有关,因为强烈的加热引起强烈蒸发,从而产生盐结晶作用。盐结晶作用亦在岸边活跃。盐风化的例子亦可以在海堤上的蜂窝石找到。
6.球状风化
最常见的风化现象是岩石的球状分化,这是因为岩石的外层易发生成层裂开和鳞片状剥落的缘故,兼之岩石内常有相互交错的裂缝,沿裂缝风化最深,稜角磨得最圆。在悬崖陡坡上的岩石,因风化而发生崩落,裂解下来的石块沿山坡流动,最后在山坡脚下稳定的地方堆积下来,形成上尖下圆的锥形体,称倒石锥。如果是一个平缓的山坡,崩落下来的岩块杂乱地堆积在那里,形成石滩或石海。
例题1:(23·24上·沙坪坝·月考)黄石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熔岩高原上,峡谷两岸的山坡上分布着白、黄、绿、蓝、朱红等各色的碎盾物质,是黄石公园最美的景色之一。图为黄石大峡谷景观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峡谷两岸山坡碎屑物主要来源于( )
A.岩石风化B.火山喷发C.流水沉积D.冰川堆积
2.峡谷两岸山坡碎屑物质颜色多样,主要是因为( )
A.气候垂直差异B.矿物成分多样C.流水差异侵蚀D.植被类型不同
3.下列关于峡谷两岸山坡碎屑物质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机质多B.保水透气C.盐碱化重D.磨圆度差
例题2:(22·23·漳州·模拟)盐风化是指含盐水分渗透岩石并由内部从岩块下方渗出,盐分结晶膨胀而导致岩石表面脱落的过程。广东省丹霞山山体以陆相红色砂岩和砾岩为主,地质历史时期曾为丹霞盆地。锦石岩洞(甲,深约12m)和禄意堂分别是锦江两岸山体陡坡上发育的大型扁平洞穴和弧形崖壁,均发育有盐风化作用形成的蜂窝状洞穴,图示意丹霞山锦江两岸的禄意堂崖壁和锦石岩局部岩层分布及蜂窝状洞穴景观。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4.甲岩洞的发育过程是( )
A.流水沉积—风化作用—地壳下沉—地壳抬升
B.流水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风化作用
C.海水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风化作用
D.海水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风化作用
5.控制甲岩洞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
A.风向B.水汽C.岩性D.气温
6.相较于禄意堂,甲岩洞内蜂窝状洞穴的盐风化作用( )
A.因干湿变化大,速度较快B.因昼夜温差大,速度较快
C.因风力作用小,速度较慢D.因干湿变化小,速度较慢
一、选择题
(23·24上·遵义·月考)罗赖马山位于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海拔2810米,山顶平台长14千米、宽5千米,是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根据其顶部平坦,四周陡峭的形状,被称为“桌状山”。18世纪,科学家在山顶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下图为罗赖马山景观。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罗赖马山山体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
A.侵入型岩浆岩B.变质岩C.喷出型岩浆岩D.沉积岩
2.罗赖马山成为帕卡赖马山脉最高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抬升B.流水侵蚀C.岩浆活动D.风力堆积
3.与多数锥状山顶相比,罗赖马山形成桌状山顶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化作用强烈B.顶部岩层坚硬C.冰川侵蚀显著D.人类干扰较少
(23·24上·渭南·一模)盐风化作用是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降水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中,并向岩石背风面运动,在岩石背风面结晶膨胀,导致岩石背风面崩裂,形成坑坑洼洼的岩石表面景观的作用。这种风化作用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下图示意甘肃酒泉某地红色砂岩露头(露头是岩石出露地表的部分)的盐风化穴,该地平均年降水量仅为84mm。据此完成下面4-5小题。
4.岩石背风面易发生盐风化的原因是( )
A.风小,风力侵蚀弱B.干燥,盐分易结晶
C.向阳,昼夜温差大D.潮湿,盐晶易膨胀
5.若该地红色砂岩四周年降水量相同,推测该地岩石的盐风化穴发育较明显的一侧是( )
A.偏东侧B.偏西侧C.偏北侧D.偏南侧
(23·24上·温州·月考)某景区的仙桃石,因形状如桃而得名,它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完成下面6-7小题。
6.形成仙桃石景观的最主要外力作用为(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风化作用D.搬运作用
7.仙桃石形成及出露地表主要经历了( )
A.岩浆喷出-地壳上升-搬运沉积B.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剥蚀
C.搬运沉积-岩浆侵入-地壳上升D.岩浆侵入-地壳下降-搬运沉积
(23·24上·月考)冰与火之国”之誉的冰岛,海洋性冰川发育。海洋性冰川的主要标志是冰川层的平均冰温接近0℃,冰温较高。冰岛冰原(被大量冰雪覆盖的大面积陆地)中发育有大量的冰川洞穴。冰川融水是冰洞的始作俑者。当冰川内部融水蓄积过多,一旦冲破禁锢破冰而出,就会释放出巨量的洪水,并形成一个开放的冰洞。冰岛的冰洞洞穴深大、晶莹透明,极尽美妙,吸引着全世界的科考和探险人员前往探索。完成下面8-10小题。
8.图中冰洞大量发育的地点最可能位于( )
A.瓦特纳冰原B.霍夫斯冰原C.米格尔斯冰原D.朗格冰原
9.关于冰川内部融水来源推测正确的有( )
①气温升高时冰川表面融水通过冰裂隙、冰下通道汇入
②雨水及河湖水通过冰裂隙、冰下通道汇入
③冰洞内冰劈作用、风化作用,产生的冰川融水
④冰川底部的地热导致冰川融化产生的冰川融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推测科考和探险人员前往探索考察冰岛冰洞的最佳季节(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1·22下·包头·一模)新西兰南岛的摩拉基海滩上散布着很多圆形巨石(如图),每块巨石都重达数吨,高达两米。有的已经自然裂开,或里面是非常坚硬的化石。科学家的研究认为,六千五百万年前,这些石头由饱含会结晶的钙与碳酸盐微粒的的海底软泥慢慢形成。据此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摩拉基巨石按成因属于( )
A.沉积岩B.喷出岩C.侵入岩D.变质岩
12.摩拉基巨石分布地区常年盛行风向为( )
A.西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东南风
13.导致摩拉基巨石自然开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B.重力作用C.海水侵蚀D.风化作用
(23·24上·龙岩·月考)新西兰东南部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据研究,圆石的形成原因与珍珠类似,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湖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能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据此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推测摩拉基海滩上圆形巨石的形成过程是( )
A.钙和碳酸盐围绕核心物质慢慢结晶→地壳抬升→上覆物质被侵蚀
B.钙和碳酸盐围绕核心物质慢慢结晶→潮汐作用→上覆物质被侵蚀
C.钙和碳酸盐围绕核心物质慢慢结晶→地壳抬升→海泥沉积
D.岩浆侵入冷却凝结→地壳拾升→上覆物质被侵蚀
15.导致圆形巨石表面形成龟甲状花纹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B.海浪侵蚀C.风力作用D.海浪堆积
(22·23下·六盘水·期末)南极大陆周边山前地带是世界陨石主要的富集区,全球有采集记录的陨石69230块,其中43723块陨石发现于南极,并且大多保存完好。下图为南极陨石富集过程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图中山脚处陨石高度富集的原因是( )
A.陨石落下后,受地球引力影响大量落入该地
B.南极大陆寒冷干燥,风化作用强,陨石易裸露
C.夹在冰川中的陨石随着冰川流动,在低处富集
D.南极洲内部板块运动频繁,陨石不断汇入该地
17.南极陨石科考价值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臭氧层薄,坠落的陨石多B.环境洁净,对陨石污染小
C.全球变暖,陨石的风化作用减弱D.冰雪覆盖,外部有良好的保护层
二、综合题
18.(22·23·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风是干旱地区主要地质营力之一,风力吹蚀和磨蚀作用会进一步加剧岩石的机械风化,在母源区形成丰富的碎屑物质。中亚地区风化作用强烈,河道冲刷、沉积物堆积形成湿地扇、早地扇两种冲积扇,其中湿地扇沉积物粒度较细、磨圆度较好。
材料二河道中心滩、沙洲等造成河床分汉,多形成辫状河道。下图为辫状河道内“沙坝形成—沙坝切割”的演化过程示意图。
(1)简析中亚地区风化作用强烈的主要原因。
(2)分析湿地扇沉积物粒度较细、磨圆度较好的原因。
(3)简述沙坝从形成到呈现切割形态的演化过程。
19.(22·23下·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化穴是岩石表面因各种风化作用或风蚀作用形成的地形,这种地形既可发生在岩石的顶部又可发生在岩石的底部。盖孜河谷位于帕米尔高原,曾是一条冰川通道,上盖孜村则是一个冰碛平台,科学家们对上盖孜村的一巨型花岗岩漂砾边墙型风化穴进行研究,发现是温差风化(含寒冻风化)、盐风化(因盐类矿物结晶膨胀而造成对围岩的挤压崩解或因盐类矿物水化造成岩矿体积膨胀而使本身碎裂)和山谷风侵蚀综合作用的结果。图甲示意上盖孜村及其附近地区位置,图乙示意为边墙型风化穴形成模式。
(1)分析上盖孜村夜间盐风化作用强的原因。
(2)分析谷风在边墙型风化穴形成中的侵蚀作用。
(3)简析漂砾迎山风一侧难以形成明显的边墙型风化穴的原因。
20.(21·22·淄博·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化穴(岩石顶面上积水风化作用而成)和壶穴(河流携带沙粒侵蚀而成)是常见的岩石坑穴地貌。福建省长乐市三溪河地区(图a)花岗岩广布且多裂隙发育,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后下游部分河床出露,在河床中发现大量壶穴分布,在两侧的河流阶地上发现有风化穴存在。研究发现,与风化穴相比,壶穴坑内沉积物磨圆度更好,阶地上有些风化穴是由壶穴演化形成。图b示意风化穴和壶穴景观。
(1)分析三溪水库下游河床有大量壶穴分布的原因。
(2)与风化穴相比,说明壶穴坑内沉积物磨圆度更好的原因。
(3)说明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对该地区岩石坑穴地貌演化的影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湖泊(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湖泊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湖泊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河流(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河流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河流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河流阶地(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河流阶地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河流阶地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