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2份,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原卷版).docx
    • 解析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解析版).docx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原卷版)第1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原卷版)第2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原卷版)第3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解析版)第1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解析版)第2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热力环流中的热岛冷岛干岛湿岛效应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热岛效应
    1.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中心的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热岛。常见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即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另外还有非城市热岛效应,如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等 。
    2.成因
    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结构及下垫面特性的综合影响等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热岛强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日变化表现为夜晚强、白天弱,最大值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
    3.缓解热岛效应措施
    (1)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2)居住区的绿化管理要建立绿化与环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且建立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以保证绿化用地。
    (3)要统筹规划公路、高空走廊和街道这些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密集的地区的绿化,营造绿色通风系统,把市外新鲜空气引进市内,以改善小气候。
    (4)应把消除裸地、消灭扬尘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5)建设若干条林荫大道,使其构成城区的带状绿色通道,逐步形成以绿色为隔离带的城区组团布局,减弱热岛效应。
    二、冷岛效应
    戈壁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小,在阳光照射下地面增温比绿洲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热的暖空气,通过局地环流作用输送到绿洲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使下层冷空气以保持稳定,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凉爽、湿润的小气候。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这说明绿洲在夏季相对于周围环境(戈壁或沙漠)是一个冷源和湿源,即相对独立的“冷岛”。这种“冷岛效应”在干旱地区的湖泊(包括水库)、绿洲地带普遍存在。
    三、干岛效应
    与热岛效应通常是相伴存在的。由于城市的主体为连片的钢筋水泥筑就的不透水下垫面。因此,降落地面的水份大部分都经人工铺设的管道排至他处,形成径流迅速,缺乏天然地面所具有的土壤和土壤的吸收和保蓄能力。因而平时城市近地面的空气就难以像其他自然区域一样,从土壤和植被的蒸发中获得持续的水份补给。这样,城市空气中的水分偏少,湿度较低,形成孤立于周围地区的“干岛”。
    四、雨岛效应
    1.成因
    城市中林立的高楼大厦比喻为“钢筋水泥的森林”。而随着“森林”密度不断地增加,尤其一到盛夏,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最终导致降水形成。这种效应被称之为”雨岛效应”。
    “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这样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
    城市绿地具有缓解“雨岛效应”的能力,是改善城市“雨岛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
    2. 影响
    城市雨岛形成的条件是在大气环流较弱,有利于在城区产生降水的大尺度天气形势下,由于城市热岛所产生的局地气流的辐合上升,有利于对流雨的发展;下垫面粗糙度大,对移动滞缓的降雨系统有阻障效应,使其移速更为缓慢,延长城区降雨时间;再加上城区空气中凝结核多,其化学组分不同,粒径大小不一,当有较多大核(如硝酸盐奖)存在时有促进暖云降水作用,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会“诱导”暴雨最大强度的落点位于市区及其下风方向,形成城市雨岛。
    人工热源的影响,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中燃烧各种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自然增加城市的温度。
    五、绿岛效应
    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气温下降0.5℃以上。森林是最高的植被。森林可以减小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减低地表风速,提高相对湿度,增加降水,形成森林小气候。这就是森林的绿岛效应。绿地对气温产生的影响,称为“绿岛效应”,认为它削弱和缓解了“热岛效应”。
    六、湖泊效应
    1.湖泊效应对库区的影响
    库区的水文过程和水量平衡特性与天然湖泊近似,回水楔以上仍具有天然河流特性。
    库区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大坝造成的壅水,并表现为水位显著上升,形成广阔的水面;
    其次还取决于由开发目标所决定的各种调节形式及运行制度。
    库区水位随泄放水量而发生周期性变化。水库所在河流的径流情势发生时程再分配,这种变化取决于水库的调节程度。
    水库一般多具有多年、年、季及月、日等调节方式,水库的调节程度(调节系数)愈高,水位变化愈缓和;反之,则变化急剧。
    2.对下游的影响
    下游影响区是受水库影响较剧烈的地区。水库下游的水文过程主要取决于水库的调节程度、开发目标和运行方式,世界上没有无调节作用的水库。
    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下游河谷的水位及流量变化基本上受人工控制,原有天然河道水流特性大部分丧失,而成为半人工河流。
    洪水期间,水库削减洪峰,滞蓄洪水总量的作用非常显著。如果把受调节后的下游水文过程还原,则可看出,还原前后的水文过程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势,前者属人工情势,后者为天然情势。正是这种特性,使水库具有防洪功能。水库对河流洪水仅具有滞蓄作用,主要是进行时程再分配,洪水进入水库后,洪水波展平,流速变小,洪峰削减,洪水被滞蓄在水库中,通过水库调节后再陆续泄放到下游河道中。
    3.对饮水区和受水区的影响
    此外,水库泥沙运动同河流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进入水库的泥沙有90~95%将淤积在水库中,使水库水下地形发生变化。
    水库泥沙的异重流现象对水库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水库下游由于来沙量骤减,河床侵蚀-沉积平衡发生明显变化,多数水库下游冲刷和侵蚀活动加剧,河岸和河底趋于不稳定状态。入海河流,由于河流上兴建水库,常常造成入海泥沙量减少,可引起三角洲和海岸线后退。
    【例题1】“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局部小气候。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A.年降水量增加B.热量交换增强
    C.空气对流减弱D.近地面风力增强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1.C 2.D
    【解析】1.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环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形成逆温层,故空气对流减弱,C正确;“冷岛效应”对年降水量的影响有限,故A排除;逆温现象会热力交换减轻,故B排除;近地面大气层结稳定,风力减弱,故D排除。故选择C。
    2.结合材料可知,“冷岛效应”在干旱地区的湖泊(包括水库)、绿洲地带普遍存在。结合材料丁地的绿洲面积最大,故“冷岛效应”最显著,D正确,ABC错。故选择D。
    【例题2】山火蔓延往往受风向、风力的影响。当山火所在地风力较小时,消防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在着火点附近“点倒火”,“倒火”的蔓延方向会和山火蔓延方向相反,从而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下图为“点倒火”灭火方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
    3.“点倒火”的位置应该在( )
    A.着火点上风向B.着火点下风向
    C.着火点上部D.着火点下部
    4.“点倒火”的灭火方式是通过( )
    A.降低温度灭火B.减少可燃物灭火
    C.消耗氧气灭火D.引发降水灭火
    5.“点倒火”的地理原理类似于( )
    A.热岛效应B.狭管效应
    C.焚风效应D.雨岛效应
    【答案】3.B 4.B 5.A
    【解析】3.“点倒火”是一种灭火方式,当大火蔓延时,在着火点的下风向去除一定宽度的可燃物,修建隔离带,然后人为点火,让人工火向上风向燃烧,当两火相遇,可燃物燃烧殆尽,火灾熄灭,所以“点倒火”的位置应该在着火点下风向,B正确;“点倒火”在着火点上风向、着火点上部、着火点下部的说法都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4.“点倒火”是一种灭火方式,当大火蔓延时,在着火点的下风向去除一定宽度的可燃物,修建隔离带,然后人为点火,让人工火向上风向燃烧,当两火相遇,可燃物燃烧殆尽,火灾熄灭,所以“点倒火”的灭火方式是通过减少可燃物灭火,B正确;“点倒火”并不是通过降低温度灭火,也不是消耗氧气灭火,更不是引发降水灭火,ACD错误。故选B。
    5.“点倒火”的灭火方式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静风气象条件下,风力小,水平气流流向火场,适时点倒火,倒火与山火相向蔓延,两火相遇时,燃料和氧气消耗殆尽,山火熄灭,选项中热岛效应也是热力环流原理形成的,A正确;狭管效应是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与“点倒火”的原理不同,B错误;焚风效应是指由于空气在作下沉运动时,因为海拔不断降低气温不断升高,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与“点倒火”的原理也不同,C错误;雨岛效应是城市上空有较多灰尘,凝结核较多,易形成雨滴,与“点倒火”的原理也不同,D错误。故选A。
    【例题3】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当地气候呈暖湿化。沙漠腹地和东南部分布有100多个常年积水湖泊。相关研究表明,冬季白天,该沙漠区存在湖泊区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外围区和周边区的“暖岛效应”。受地质作用影响,当地地热资源较丰富。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研究区划分图,其中A和B均属于沙漠区,C区以绿洲为主。2020年冬季,研究者对巴丹吉林沙漠中分别位于A、B、C三区域的甲、乙、丙三地的气温进行了监测,发现冬季白天甲地的地表平均温度为6.10℃,乙地为4.25℃,丙地为4.07℃。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6.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冬季形成“暖岛效应”的原因可能是( )
    ①沙尘天气较多造成逆温现象②盛行西北风加速沙丘的降温③湖盆封闭造成热量不易扩散④地下水对湖泊具有增温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区“暖岛效应”会导致该沙漠区( )
    A.沙漠化进程明显加剧B.湖泊周围生长期延长C.气候暖湿化加强D.气候失调
    【答案】6.D 7.B
    【解析】6.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暖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如下:首先,由于湖盆封闭,沙漠腹地湖盆内风速较小且热量不容易散失,这导致沙漠腹地湖泊区相对于周边地区是一个热源。其次,由于地热资源丰富,地下水在补给湖泊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并将湖泊存储的热量释放到局部环境中,进而影响温度的空间分布,③④正确。A、B同属于沙漠区,沙尘天气和盛行西北风对两个区域产生的影响差异性较小,①②错误。所以选D。
    7.沙漠化加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与“暖岛效应”没有直接关系,不会导致沙漠化进程明显加剧,A错误;气候暖湿化是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小尺度的“暖岛效应”对其影响不大,C错误;“暖岛效应”长期存在会形成局部小气候,而非造成沙漠区气候失调,D错误。由于“暖岛效应”的存在,湖泊周围地区地表温度升高.当地生长期会延长,B正确。所以选B。
    一、选择题
    城市“蓝绿空间”是对城市水体和绿地的统称,其具有显著的冷岛效应。研究表明,水体和绿地自身的温度与其面积、形状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与周围环境中不透水面的面积比呈显著正相关。上海是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城市热岛强度逐年提高,城市热岛区域面积不断扩大,夏季平均气温持续升高。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近年来上海热岛强度逐年提高,城市热岛区域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规模收缩②大气污染严重③人口迁入增多④供暖时间延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上海“蓝绿空间”增加的有利影响是( )
    A.增加市区降水B.减少废气排放C.增大城市风速D.降低能源消耗
    3.为了保障“蓝绿空间”发挥最佳效应,城市规划应该( )
    A.在市中心营造大面积蓝绿空间B.集中布局住宅区,避免破碎化
    C.在城市内部主干道上增设绿地D.减少面状水体,增加线状水体
    某科研小组以深圳市某日的天气数据为基础,模拟了城市公园不同地表状况下公园内外地表温度的差异,以此研究城市公园内外部环境对公园冷岛效应的响应。下左图示意不同林地覆盖率公园内外部地表温度结果,下右图示意林地覆盖率40%的情况下不同水体比例和不同铺装比例公园内外部地表温度结果。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4.公园内外地表温度与公园地表状况的关系是( )
    A.林地比重越高,公园内地表温度越低
    B.林地比重越高,公园外地表温度越低
    C.铺装比重越高,公园内地表温度越低
    D.铺装比重越高,公园外地表温度越低
    5.为提升公园的冷岛效应,该市公园地表的最佳优化思路是( )
    A.适当增加草坪的比重B.注重裸地与铺装的合理组合
    C.增加分散化水体面积D.注重森林与水体的合理组合
    6.受冷岛效应的影响,公园内部比外部( )
    A.空气对流更旺盛B.空气湿度更小
    C.地表风力更强劲D.大气层结更稳定
    非洲壮美景色稀树草原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旅游爱好者。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海南岛西部也有类似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据学者研究,海南岛的热带稀树草原受热带季风气候控制,雨季和旱季明显,旱季尤为干旱。调查发现海南岛西部的第四纪沉积层易渗透,地表储水力极差,也是其形成原因之一。下图为海南岛稀树草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7.海南岛稀树草原分布带旱季盛行( )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
    8.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成因包括( )
    ①雨影效应②狭管效应③焚风效应④“喀斯特”效应⑤干岛效应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③⑤
    9.海南岛西部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形成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差异性B.整体性C.层次性D.过渡性
    “城市干岛”是伴随城市化出现的一种现象,在城区空气的相对湿度(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地空气中所含水汽量与该气温条件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饱和水汽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小于郊区时形成,一年四季都存在。云南C市是座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其城市干岛强度的季节变化明显,近年来总体呈增强趋势。下图示意云南省C市城市干岛强度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云南省C市夏季干岛效应最强的主要原因是城区夏季( )
    A.蒸发量较大B.近地面空气中水汽不足
    C.降水量较小D.土壤和植被吸收水分多
    11.近年来C市城市干岛效应呈增强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
    A.建成区面积扩大B.城市化速度快
    C.植被覆盖率降低D.热岛效应增强
    读图“我国天津市某季节降水量(单位:mm)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12-14小题。
    12.该季节,图中M的值最可能是( )
    A.380B.390C.400D.410
    13.下列因素中,与天津市北部降水量分布及变化关联性最小的是( )
    A.夏季风B.地形因素C.雨岛效应D.海陆分布.
    14.此季节,该市最易发生的灾害是( )
    A.春旱B.台风C.沙尘暴D.城区内涝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图示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完成下列15-17题。
    15.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
    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
    C.树冠遮阴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
    16.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
    A.融雪B.风沙
    C.蒸发D.降水
    17.若北疆梭梭树正午影长与树高的比值为P,则( )
    A.春秋分日 P=0.5B.夏至日 P=1
    C.全年 P>1D.冬至日 P>1
    二、综合题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其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丛的植株、冠面越大,生长耗水量越多。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荒漠化是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的过程。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荒漠化表现为草甸退化为灌丛再退化为沙漠的过程。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图。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模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的过程。
    (2)比较灌丛冠下土壤与灌丛间裸地土壤肥力的高低,并从土壤物质组成(提示:从水、土、肥角度)角度分析原因。
    (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根系浅的草甸-根系深的灌丛-无植被的沙漠”演化过程中,分别指出地下水位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点。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城市雨后“喷泉”图。
    材料:二地面状况与降雨损失量关系图。
    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雨岛效应”的形成。
    (2)根据材料二,判断降雨30分钟时草地的降雨损失量大约是混凝土方砖地的多少倍?并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湖泊(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湖泊(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湖泊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湖泊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河流(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河流(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河流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河流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4.3 热力环流(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4.3 热力环流(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43热力环流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43热力环流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