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1答谢中书书_1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1答谢中书书_1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设计】
    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本文篇幅短小,且多为四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3.注重本文在写景上的特点。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4.知人论世。要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有关情况,在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结尾句分析,才能深入理解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情感。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的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遗。“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文言文的学习,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学生对于文中的字、词、句以及课文的内容,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八年级的文言文学习中,要启发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抓关键词句,发现文章之美,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本文的学习中积累和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2.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更是人生一大乐事。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将一起阅读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信,体会作者是如何将谢中书作为能够谈论山水的朋友,传达自己与自然万物相融合的生命的喜悦。
    问题探讨1:结构分析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要点: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部分,从“高峰人云”到“沉鳞竞跃”,写景。
    第三部分,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
    (三)问题探讨2: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
    提示:可从以下几方面赏析:描绘的景物;写景视角;境界特点;点睛之词;
    要点:“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俯视与仰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四时俱备”用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晓雾将歇……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四)问题探讨3:“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要点: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五)问题探讨4: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实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蕴。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略
    2.解释加点的词
    俱备( ) 沉鳞( ) 竞跃( ) 复( )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解释。注意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参考答案】俱:都。 鳞:鱼。 竞:竞相。 复:又。
    3.下列句中“之”字不解释为“的”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照以海滨之月。
    D.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之”字的解释。要注意文言虚词“之”字有多个义项。
    【参考答案】D
    【解析】A、B、C三项“之”均译为“的”,D项“之”译为“代词,他:指杜处士”。故选D。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写,.分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朗读——感受文章的节奏音韵之美,自主译文——感受文章的画面之美,品析表达——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拓展提升——表达心中之美,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