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五上《古诗三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示儿)

    五上《古诗三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示儿)第1页
    五上《古诗三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示儿)第2页
    五上《古诗三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示儿)第3页
    五上《古诗三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示儿)第4页
    五上《古诗三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示儿)第5页
    五上《古诗三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示儿)第6页
    五上《古诗三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示儿)第7页
    五上《古诗三首》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示儿)第8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谈话导入,学习古诗,资料补充,理解诗意,诗词赏读,生字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乃、熏”2个生字,会写“祭、乃、熏、杭”4个字。
    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大意,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三首》,请大家先自读这三首古诗,多读几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请结合注释理解三首诗的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示儿》和《题临安邸》两首诗的作者生活在同一朝代,这节课我们先学习这两首诗。
    结合注释自读古诗《题临安邸》,先在小组内、后在全班交流整首诗的诗意。
    借助课文插图发挥想象,进一步理解诗意。借助课文插图及想象理解“山外青山楼外楼”,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想象当时杭州的优美景色。
    借助课文插图,想象“游人醉”的场面。
    借助资料,感受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1)“暖风”除了指自然界的春风,还指什么?“游人”在这里仅仅是指一般的游客吗?还是特指某些人?
    (2)面对着无限美景,诗人为何反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3)试着结合资料,说一说对“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的理解。
    南宋偏安是指在靖康之变后,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宋徽宗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定都临安,主和派得势,故不思收复北方土地,与金耻辱地议和,仅以保有江南一禺,史称“偏安江南”。偏安,简而言之就是说暂居偏远之地,临时安定下来,准备反攻。主要是指偏居江南。
    结合注释和资料了解诗的大意。
    杭州西湖的景色虽然美丽,可是南宋的权贵们整日沉醉,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暖洋洋的春风把南宋权贵们吹得醉生梦死,简直是把杭州当作了汴州!
    思考: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应当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
    学习《示儿》,结合注释,先在小组内、后在全班交流整首诗诗意。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万事空”的意思。
    抓住“但悲”一词,结合“北宋灭亡”的资料,理解诗人的悲伤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明明知道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要让儿子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
    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然知道人死后,这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但还是希望祖国能早日统一。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53岁写的《关山月》: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62岁写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67岁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68岁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再次朗读《示儿》,想象诗人写这首诗时的状态、神情、心理活动等,理解作者对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的坚定信心。
    先观察本课要写的4个字,再说一说写好每个字要注意什么。
    (1)“祭”字左上部分不是“夕”,不要少写一点;右上部分的笔顺不是“撇、撇、捺”。(2)“乃”和“及”不要混淆,“乃”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3)“熏”上半部分不要写成“重”。

    相关课件

    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歌曲导入带入诗境,初读识字理解诗意,祭祀祭奠拜祭,笔画数,乃父乃兄乃至,品读古诗感悟诗情,补充资料感悟情怀,爱国之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示儿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示儿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1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演示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作者悲从何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