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7 故事二则(进阶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7 故事二则(进阶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共12页。
27* 故事二则一.试题(共10小题)1.选择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解释说明 ②意思递进 ③表示意思转换、跳跃或转折(1)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2)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死掉。 (3)我把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2.选一选,正确的读音画“√”。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 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 还能治好。(2) 大王的病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了。(3)奶奶 年纪有些大, 走路非常快。4.对号入座。给“深”选择恰当的解释。深:A、深度 B、深奥 C、感情厚 D、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E、从上到下的距离大(1)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 (2)夜已经很深了。 (3)他们一起生活了三年,关系很深。 (4)这本书很深,初学者不易看懂。 5.按要求写成语。6.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横线上。百发百中 聚精会神 无能为力 病入膏肓 防微杜渐 讳疾忌医(1)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2)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3)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 (4)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7.按要求写句子。(1)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扩句) (2)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用加点词语造句) (3)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改为转述句) 8.想一想,连一连。ㅤㅤ寓言故事,就是用简短的故事揭示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想一想,把下列寓言故事和它们的寓意连线。9.近期,我们收集了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开启了阅读之旅。请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记录重要信息,并试着简要复述。 主要人物: 朝代: 主要情节: 人物品质: 10.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只好退了出去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扁鹊解释道 病在皮肤上 用热敷就能够治好 发展到皮肉之间 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 即使发展到肠胃里 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 一旦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1)在第5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从这段话中我明白病的发展是 的,由此我想到 ,我们要 。(3)扁鹊说蔡桓侯有小病时,蔡桓侯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4)“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呢? (5)由“扁鹊治病”这个故事演变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27* 故事二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0小题)1.选择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解释说明 ②意思递进 ③表示意思转换、跳跃或转折(1)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① (2)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死掉。 ② (3)我把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③ 【考点】破折号.【答案】(1)①;(2)②;(3)③。【分析】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解答】(1)结合句义可知,“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是对“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的解释说明。破折号的作用表示解释说明。(2)结合句义可知,由“躺下来”到“死掉”意思更进了一步。故破折号的作用表示意思递进。(3)结合句义可知,由“我把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手里”到“他的手多瘦啊”话题发生了转换。故破折号的作用表示意思转换、跳跃或转折。故答案为:(1)①;(2)②;(3)③。【点评】破折号的作用有:表示解释说明;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表示意思的递进;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2.选一选,正确的读音画“√”。【考点】汉字读音.【答案】huán suǐ jǐshuān fū【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解答】纪:[jì]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jǐ]姓。故“纪昌”的“纪”应读“jǐ”。故答案为:huán suǐ jǐshuān fū【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 即使 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 也 还能治好。(2) 如果 大王的病深入骨髓, 就 只能等死了。(3)奶奶 虽然 年纪有些大, 但是 走路非常快。【考点】关联词.【答案】(1)即使 也;(2)如果 就;(3)虽然 但是。【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解答】(1)“发展到肠胃里”与“服几剂汤药还能治好”之间是转折关系,可用“即使……也……”连用;(2)“大王的病深入骨髓”与“只能等死了”之间是假设关系,可用“如果……就……”连用;(3)“奶奶年纪有些大”与“走路非常快”之间是转折关系,可用“虽然……但是……”连用。故答案为:(1)即使 也;(2)如果 就;(3)虽然 但是。【点评】做此题,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什么样的关系,选用什么样的关联词。依据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4.对号入座。给“深”选择恰当的解释。深:A、深度 B、深奥 C、感情厚 D、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E、从上到下的距离大(1)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 A (2)夜已经很深了。 D (3)他们一起生活了三年,关系很深。 C (4)这本书很深,初学者不易看懂。 B 【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一般又叫多义词,指的是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知道词的每个意义,然后品读句子,分析语境,根据语境选择相对应的解释。【解答】(1)“深一丈”的“深”在这里指物资的深度,故选:A。(2)在这里指时间就,故选:D。(3)“关系深”指感情深厚,故选:C。(4)“书厚”指书的内容深奥,故选:B。故答案为:(1)A;(2)D;(3)C;(4)B。【点评】多义词在使用时,在一定的语境(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也就是说,多义词的具体意义需要结合其所在的语境判断。5.按要求写成语。【考点】成语.【答案】(1)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药到病除;(2)百步穿杨 百发百中 箭无虚发。【分析】考查了成语的积累,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解答】(1)描写医术高明的词语有: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药到病除;(2)描写箭术高超的词语有: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箭无虚发。故答案为:(1)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药到病除;(2)百步穿杨 百发百中 箭无虚发。【点评】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6.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横线上。百发百中 聚精会神 无能为力 病入膏肓 防微杜渐 讳疾忌医(1)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讳疾忌医 (2)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病入膏肓 (3)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 百发百中 (4)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防微杜渐 【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答案】(1)讳疾忌医;(2)病入膏肓;(3)百发百中;(4)防微杜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意思来归纳概括词语的能力。平时多积累词语,理解词语,才能一看见句子,就能想到对应的词语。【解答】故答案为:(1)讳疾忌医;(2)病入膏肓;(3)百发百中;(4)防微杜渐。【点评】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7.按要求写句子。(1)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扩句) 身手矫健的飞卫是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2)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用加点词语造句) 虽然下雨了,但我仍然决定去奶奶家。 (3)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改为转述句) 蔡桓侯说,他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考点】扩句和缩句;造句;改写句子.【答案】(1)身手矫健的飞卫是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2)虽然下雨了,但我仍然决定去奶奶家。(3)蔡桓侯说,他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扩写句子、造句和改写句子的能力,扩句顾名思义就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需要添加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加具体,更加生动。【解答】(1)考查了扩句,可以添加修饰语“身手矫健的”“百发百中的”,即:身手矫健的飞卫是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2)考查了造句,虽然……但……:表示转折关系。(3)考查了直述句变转述句,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把“我”改为“他”。故答案为:(1)身手矫健的飞卫是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2)虽然下雨了,但我仍然决定去奶奶家。(3)蔡桓侯说,他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点评】扩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其次在主干词前面加上合适的修饰词,修饰词可以填一处或多处,只要合适就行;再者,把扩好的句子读一读,看是否合适,是否通顺,是不是比原来的句子更加具体,生动。8.想一想,连一连。ㅤㅤ寓言故事,就是用简短的故事揭示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想一想,把下列寓言故事和它们的寓意连线。【考点】课文理解.【答案】见解答。【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解答】《画蛇添足》写一个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适可而止,不可多此一举,否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不劳而获,只有努力才能有好结果。《买椟还珠》写一个人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故答案为:画蛇添足﹣﹣做多余的事是有害无益的。守株待兔﹣﹣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买椟还珠﹣﹣我们应分清主次,不能取舍不当,喧宾夺主。愚公移山﹣﹣我们要不畏艰难险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9.近期,我们收集了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开启了阅读之旅。请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记录重要信息,并试着简要复述。 《王戎不取道旁李》 主要人物: 王戎 朝代: 魏晋时期 主要情节: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 人物品质: 王戎是个聪明、机智、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 【考点】推荐介绍.【答案】《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魏晋时期;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王戎是个聪明、机智、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分析】考查了推荐介绍。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解答】任选其中一个历史人物故事即可。例,《王戎不取道旁李》主要讲的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文中的王戎是魏晋时期人,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故答案为:《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魏晋时期;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王戎是个聪明、机智、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点评】推荐介绍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10.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只好退了出去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扁鹊解释道 :“ 病在皮肤上 , 用热敷就能够治好 ; 发展到皮肉之间 , 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 ; 即使发展到肠胃里 , 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 ; 一旦深入骨髓 , 只能等死 , 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1)在第5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从这段话中我明白病的发展是 由表及里 的,由此我想到 事情的发展也是渐进式的 ,我们要 防微杜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扁鹊说蔡桓侯有小病时,蔡桓侯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因为他很自大,不相信自己有病。 (4)“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呢? 此时他很后悔没有早点让扁鹊给他治病。 (5)由“扁鹊治病”这个故事演变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讳疾忌医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考点】记叙文.【答案】(1):“,;,;,;,。!”(2)由表及里 事情的发展也是渐进式的 防微杜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因为他很自大,不相信自己有病;(4)此时他很后悔没有早点让扁鹊给他治病;(5)讳疾忌医 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分析】这篇短文讲了扁鹊一开始发现蔡桓公有病,打算给他治,但是蔡桓公不让扁鹊给他医治,他不相信自己有病。后来,扁鹊过了五天去,又过了十天去,蔡桓公还是不让看病。又过了十天,扁鹊见到蔡桓公就跑,并向蔡桓公派的人阐述跑的原因,又过了五天,蔡桓公病死了。【解答】(1)考查使用标点符号。从“扁鹊解释道”到这段结束,都是扁鹊说的画,应用冒号引号。病在肌肤、发展到皮肉、发展到肠胃,后面还有医治方法应用逗号,都用什么方法可以医治,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应用分号隔开。“深入骨髓”后还有两个结果,应用逗号、句号。最后是扁鹊发出感慨,应用叹号。(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病在肌肤是表面,随后是皮肉、肠胃、最后深入骨髓,是从表到里。事情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一步一步的。这就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3)考查对人物的分析。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说明他看不起人,骄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4)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他派人去请扁鹊,说明他已后悔。(5)考查出自本文的成语及成语的意思。根据文章内容,是蔡桓公害怕治病,不肯医治。故答案为:(1):“,;,;,;,。!”(2)由表及里 事情的发展也是渐进式的 防微杜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因为他很自大,不相信自己有病;(4)此时他很后悔没有早点让扁鹊给他治病;(5)讳疾忌医 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桓(huán héng) 侯骨髓(suí suǐ) 纪(jì jǐ) 昌拴(shuān suān) 住热敷(fū fú) (1)描写医术高明 (2)描写箭术高超 画蛇添足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守株待兔我们应分清主次,不能取舍不当,喧宾夺主。买椟还珠我们要不畏艰难险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愚公移山做多余的事是有害无益的。桓(huán héng) huán 侯骨髓(suí suǐ) suǐ 纪(jì jǐ) jǐ 昌拴(shuān suān) shuān 住热敷(fū fú) fū (1)描写医术高明 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药到病除 (2)描写箭术高超 百步穿杨 百发百中 箭无虚发 画蛇添足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守株待兔我们应分清主次,不能取舍不当,喧宾夺主。买椟还珠我们要不畏艰难险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愚公移山做多余的事是有害无益的。
27* 故事二则一.试题(共10小题)1.选择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解释说明 ②意思递进 ③表示意思转换、跳跃或转折(1)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2)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死掉。 (3)我把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2.选一选,正确的读音画“√”。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 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 还能治好。(2) 大王的病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了。(3)奶奶 年纪有些大, 走路非常快。4.对号入座。给“深”选择恰当的解释。深:A、深度 B、深奥 C、感情厚 D、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E、从上到下的距离大(1)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 (2)夜已经很深了。 (3)他们一起生活了三年,关系很深。 (4)这本书很深,初学者不易看懂。 5.按要求写成语。6.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横线上。百发百中 聚精会神 无能为力 病入膏肓 防微杜渐 讳疾忌医(1)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2)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3)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 (4)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7.按要求写句子。(1)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扩句) (2)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用加点词语造句) (3)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改为转述句) 8.想一想,连一连。ㅤㅤ寓言故事,就是用简短的故事揭示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想一想,把下列寓言故事和它们的寓意连线。9.近期,我们收集了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开启了阅读之旅。请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记录重要信息,并试着简要复述。 主要人物: 朝代: 主要情节: 人物品质: 10.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只好退了出去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扁鹊解释道 病在皮肤上 用热敷就能够治好 发展到皮肉之间 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 即使发展到肠胃里 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 一旦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1)在第5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从这段话中我明白病的发展是 的,由此我想到 ,我们要 。(3)扁鹊说蔡桓侯有小病时,蔡桓侯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4)“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呢? (5)由“扁鹊治病”这个故事演变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27* 故事二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0小题)1.选择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解释说明 ②意思递进 ③表示意思转换、跳跃或转折(1)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① (2)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死掉。 ② (3)我把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③ 【考点】破折号.【答案】(1)①;(2)②;(3)③。【分析】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解答】(1)结合句义可知,“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是对“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的解释说明。破折号的作用表示解释说明。(2)结合句义可知,由“躺下来”到“死掉”意思更进了一步。故破折号的作用表示意思递进。(3)结合句义可知,由“我把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手里”到“他的手多瘦啊”话题发生了转换。故破折号的作用表示意思转换、跳跃或转折。故答案为:(1)①;(2)②;(3)③。【点评】破折号的作用有:表示解释说明;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表示意思的递进;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2.选一选,正确的读音画“√”。【考点】汉字读音.【答案】huán suǐ jǐshuān fū【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解答】纪:[jì]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jǐ]姓。故“纪昌”的“纪”应读“jǐ”。故答案为:huán suǐ jǐshuān fū【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 即使 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 也 还能治好。(2) 如果 大王的病深入骨髓, 就 只能等死了。(3)奶奶 虽然 年纪有些大, 但是 走路非常快。【考点】关联词.【答案】(1)即使 也;(2)如果 就;(3)虽然 但是。【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解答】(1)“发展到肠胃里”与“服几剂汤药还能治好”之间是转折关系,可用“即使……也……”连用;(2)“大王的病深入骨髓”与“只能等死了”之间是假设关系,可用“如果……就……”连用;(3)“奶奶年纪有些大”与“走路非常快”之间是转折关系,可用“虽然……但是……”连用。故答案为:(1)即使 也;(2)如果 就;(3)虽然 但是。【点评】做此题,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什么样的关系,选用什么样的关联词。依据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4.对号入座。给“深”选择恰当的解释。深:A、深度 B、深奥 C、感情厚 D、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E、从上到下的距离大(1)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 A (2)夜已经很深了。 D (3)他们一起生活了三年,关系很深。 C (4)这本书很深,初学者不易看懂。 B 【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一般又叫多义词,指的是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知道词的每个意义,然后品读句子,分析语境,根据语境选择相对应的解释。【解答】(1)“深一丈”的“深”在这里指物资的深度,故选:A。(2)在这里指时间就,故选:D。(3)“关系深”指感情深厚,故选:C。(4)“书厚”指书的内容深奥,故选:B。故答案为:(1)A;(2)D;(3)C;(4)B。【点评】多义词在使用时,在一定的语境(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也就是说,多义词的具体意义需要结合其所在的语境判断。5.按要求写成语。【考点】成语.【答案】(1)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药到病除;(2)百步穿杨 百发百中 箭无虚发。【分析】考查了成语的积累,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解答】(1)描写医术高明的词语有: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药到病除;(2)描写箭术高超的词语有: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箭无虚发。故答案为:(1)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药到病除;(2)百步穿杨 百发百中 箭无虚发。【点评】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6.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横线上。百发百中 聚精会神 无能为力 病入膏肓 防微杜渐 讳疾忌医(1)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讳疾忌医 (2)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病入膏肓 (3)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 百发百中 (4)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防微杜渐 【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答案】(1)讳疾忌医;(2)病入膏肓;(3)百发百中;(4)防微杜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意思来归纳概括词语的能力。平时多积累词语,理解词语,才能一看见句子,就能想到对应的词语。【解答】故答案为:(1)讳疾忌医;(2)病入膏肓;(3)百发百中;(4)防微杜渐。【点评】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7.按要求写句子。(1)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扩句) 身手矫健的飞卫是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2)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用加点词语造句) 虽然下雨了,但我仍然决定去奶奶家。 (3)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改为转述句) 蔡桓侯说,他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考点】扩句和缩句;造句;改写句子.【答案】(1)身手矫健的飞卫是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2)虽然下雨了,但我仍然决定去奶奶家。(3)蔡桓侯说,他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扩写句子、造句和改写句子的能力,扩句顾名思义就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需要添加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加具体,更加生动。【解答】(1)考查了扩句,可以添加修饰语“身手矫健的”“百发百中的”,即:身手矫健的飞卫是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2)考查了造句,虽然……但……:表示转折关系。(3)考查了直述句变转述句,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把“我”改为“他”。故答案为:(1)身手矫健的飞卫是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2)虽然下雨了,但我仍然决定去奶奶家。(3)蔡桓侯说,他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点评】扩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其次在主干词前面加上合适的修饰词,修饰词可以填一处或多处,只要合适就行;再者,把扩好的句子读一读,看是否合适,是否通顺,是不是比原来的句子更加具体,生动。8.想一想,连一连。ㅤㅤ寓言故事,就是用简短的故事揭示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想一想,把下列寓言故事和它们的寓意连线。【考点】课文理解.【答案】见解答。【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解答】《画蛇添足》写一个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适可而止,不可多此一举,否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不劳而获,只有努力才能有好结果。《买椟还珠》写一个人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故答案为:画蛇添足﹣﹣做多余的事是有害无益的。守株待兔﹣﹣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买椟还珠﹣﹣我们应分清主次,不能取舍不当,喧宾夺主。愚公移山﹣﹣我们要不畏艰难险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9.近期,我们收集了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开启了阅读之旅。请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记录重要信息,并试着简要复述。 《王戎不取道旁李》 主要人物: 王戎 朝代: 魏晋时期 主要情节: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 人物品质: 王戎是个聪明、机智、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 【考点】推荐介绍.【答案】《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魏晋时期;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王戎是个聪明、机智、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分析】考查了推荐介绍。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解答】任选其中一个历史人物故事即可。例,《王戎不取道旁李》主要讲的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文中的王戎是魏晋时期人,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故答案为:《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魏晋时期;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王戎是个聪明、机智、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点评】推荐介绍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10.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只好退了出去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扁鹊解释道 :“ 病在皮肤上 , 用热敷就能够治好 ; 发展到皮肉之间 , 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 ; 即使发展到肠胃里 , 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 ; 一旦深入骨髓 , 只能等死 , 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1)在第5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从这段话中我明白病的发展是 由表及里 的,由此我想到 事情的发展也是渐进式的 ,我们要 防微杜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扁鹊说蔡桓侯有小病时,蔡桓侯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因为他很自大,不相信自己有病。 (4)“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呢? 此时他很后悔没有早点让扁鹊给他治病。 (5)由“扁鹊治病”这个故事演变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讳疾忌医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考点】记叙文.【答案】(1):“,;,;,;,。!”(2)由表及里 事情的发展也是渐进式的 防微杜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因为他很自大,不相信自己有病;(4)此时他很后悔没有早点让扁鹊给他治病;(5)讳疾忌医 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分析】这篇短文讲了扁鹊一开始发现蔡桓公有病,打算给他治,但是蔡桓公不让扁鹊给他医治,他不相信自己有病。后来,扁鹊过了五天去,又过了十天去,蔡桓公还是不让看病。又过了十天,扁鹊见到蔡桓公就跑,并向蔡桓公派的人阐述跑的原因,又过了五天,蔡桓公病死了。【解答】(1)考查使用标点符号。从“扁鹊解释道”到这段结束,都是扁鹊说的画,应用冒号引号。病在肌肤、发展到皮肉、发展到肠胃,后面还有医治方法应用逗号,都用什么方法可以医治,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应用分号隔开。“深入骨髓”后还有两个结果,应用逗号、句号。最后是扁鹊发出感慨,应用叹号。(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病在肌肤是表面,随后是皮肉、肠胃、最后深入骨髓,是从表到里。事情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一步一步的。这就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3)考查对人物的分析。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说明他看不起人,骄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4)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他派人去请扁鹊,说明他已后悔。(5)考查出自本文的成语及成语的意思。根据文章内容,是蔡桓公害怕治病,不肯医治。故答案为:(1):“,;,;,;,。!”(2)由表及里 事情的发展也是渐进式的 防微杜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因为他很自大,不相信自己有病;(4)此时他很后悔没有早点让扁鹊给他治病;(5)讳疾忌医 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桓(huán héng) 侯骨髓(suí suǐ) 纪(jì jǐ) 昌拴(shuān suān) 住热敷(fū fú) (1)描写医术高明 (2)描写箭术高超 画蛇添足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守株待兔我们应分清主次,不能取舍不当,喧宾夺主。买椟还珠我们要不畏艰难险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愚公移山做多余的事是有害无益的。桓(huán héng) huán 侯骨髓(suí suǐ) suǐ 纪(jì jǐ) jǐ 昌拴(shuān suān) shuān 住热敷(fū fú) fū (1)描写医术高明 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药到病除 (2)描写箭术高超 百步穿杨 百发百中 箭无虚发 画蛇添足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守株待兔我们应分清主次,不能取舍不当,喧宾夺主。买椟还珠我们要不畏艰难险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愚公移山做多余的事是有害无益的。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