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教案
展开设计说明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件入手,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利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其对地理学科的兴趣;通过制作地球仪培养其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学习目标
1.回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能够列举出相关的生活实例。
2.能够利用相关数据准确描述地球的大小,感知地球仪的用途。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概括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
三、学习任务二
四、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了生活中很多能够证明地球形状的实例,感受了人类探索真理的精神;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了地球仪的构成和作用,也培养了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六、布置作业
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课时《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经线和经度 纬线和纬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设计说明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要借助地球仪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利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其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纬线、经线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区分经纬线。
2.观察地球仪,归纳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并在经纬网图上准确读出某地的经纬度。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3.了解经纬网的构成及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1. 能够了解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并能在地球仪上正确地指认出。
2.能够总结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3.能够知道划分半球的方法。
难点:
1. 通过学习了解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使学生逐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2.通过学习有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等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等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概括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
三、学习任务二
四、学习任务三
五、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首先借助地球仪分别了解了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然后在地球仪上把它们进行了统一,这样可以表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七、布置作业
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课时《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出示太阳系图片、中国空间站拍摄的地球照片,请同学们找到地球,观测其形状特点。
学生:球体。
教师:今天,我们非常容易得出的一个结论,人类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面就学习今天的课程——地球与地球仪。
结合中国空间站拍摄的影像,旨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展示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教材第11页内容,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
第一阶段:“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的表现。
第二阶段: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第三阶段: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视频资料,让我们感悟科学探索精神。
第四阶段:中国航天史的光辉成就让学生感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建立初步的科学宇宙观,树立爱国意识。
(承转)我们在了解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地球的大小。
教师: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
学生: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6 371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教师拓展:通过数据分析,认识到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生活,并且通过对知识点的探究,使学生明白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地下定论。
注重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发现新知。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地球的
模型——
地球仪
教师: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同学们观察地球仪,分析其作用。
学生: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教师:结合教材活动,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地球仪,观察地球仪的构成。
学生: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等。
教师补充:地轴与平面呈66.5°夹角,地球仪和地球形状不完全相同,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地轴和经纬线只存在于地球仪上,在地球上没有。
注重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发现新知。通过制作地球仪,培养地理实践力。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展示图片)如果你在海上遇险,怎样发送信息才能使人们尽快找到你并且救援呢?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新课来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图文材料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1.认识经线
教师:同桌互助,阅读教材第15页,填下表。
经 线
概念
形状
长度
方向
数量
学生:得出答案。
经 线
概念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形状
半圆弧
长度
长度都相等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数量
无数条
以列表的形式回答问题,学生自主完成,培养读图能力。
2.认识经度
教师:经度是二面角,即本初子午线平面和当地子午线平面的夹角。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经 度
起始线
表示
范围
学生:得出答案。
经 度
起始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表示
东经“E” 西经“W”
范围
0°经线向东至180°为东经,0°经线向西至180°为西经
教师补充: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满足条件是两条经线度数之和为180°;两者互为东西经。
3.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师:安排分组讨论探析。
方案1:0° 和 180°
方案2:20° W 和 160° E
教师:比较这两个经线圈,哪一个穿过的陆地少。
学生:用20° W和160° E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可以避免将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划分在东、西两个半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
通过图片讲解,认知经度的概念,理解经度如何划分,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认识纬线
教师:阅读教材第17页,填下表。
纬 线
概念
形状
长度
方向
相互关系
数量
学生:得出答案。
纬 线
概念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形状
除极点是点外,每条纬线都是圆圈
长度
不相等,由赤道向两侧递减
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相互关系
相互平行
数量
无数条
纬度的概念清晰之后,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纬度如何划分,使学生更加科学地学习。
2.认识纬度
教师: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纬 度
起始线
表示
范围
学生:得出答案。
纬 度
起始线
0°纬线(赤道)
表示
南纬“S” 北纬“N”
范围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教师补充:重要纬线。
①南北回归线(23.5° S、23.5° N)
②南北极圈(66.5° S、66.5° N)
③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0°)
3.南、北半球
教师:赤道位于地球的中部,把地球分为南、北两部分,因此也成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从赤道向北为北半球,向南为南半球。
通过一系列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到赤道的重要性,也增加趣味性。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认识经纬网
教师:阅读教材,说出经纬网的构成。
学生: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位置,可以用相交于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确定,用经纬度表示。
教师:安排练习并总结方法。
学生:(1)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2)本初子中午线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
教师:写出A、B、C三个点的坐标。
学生:A(20° N,30° W) B(30° N,40° W) C(10° N,60° W)
让学生了解经纬网的概念和坐标系的组成。
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总结方法。
2.了解经纬网的作用
教师:展示北斗导航素材。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方便导航,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列举经纬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了解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章 地球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dl/tb_c404956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章 地球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教案</a>,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dl/tb_c404956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精品教案设计</a>,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章 地球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dl/tb_c404956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章 地球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精品教案设计</a>,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