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 孙权劝学(名师优化教学设计 )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 孙权劝学(名师优化教学设计 )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 孙权劝学(名师优化教学设计 )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 孙权劝学(名师优化教学设计 )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句。
    2.分析人物对话,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孙权雄霸一方,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巧设计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是你知道吗?这吕蒙,当初就是一介武夫,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后来居然能成为有谋略的儒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寻找答案。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背景链接
    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公元210年,周瑜去世,去世前写了一封信给孙权。一是分析东吴面临的严峻形势——“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二是推荐接班人鲁肃。公元210年,孙权劝吕蒙学习。
    ◎人物简介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后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博。鲁肃死后,他曾掌管东吴军事,在此期间,设计打败关羽,收复荆州。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
    鲁肃:治军有方,虑深思远,见解超人,继周瑜之后掌管吴军。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
    2.目标任务二:通读全文,理清思路。
    ◎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卿(qīnɡ) 邪(yé) 更(ɡènɡ)
    把握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读出语气:揣摩语气词表达的语气,读出情感。(提示:邪、耳、乎)
    如“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应该读出坚定、严肃的语气。“卿今当涂掌事”应该读得语重心长一些。“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前一句要读出对吕蒙辞学的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的语气则由责备变得平和、亲切。“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应语气殷切。“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应读出鲁肃的吃惊。“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读出吕蒙内心的自豪、骄傲、自得。
    ◎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示例】我的体验是,既要广泛涉猎,也要学思结合。对一般文章要广泛涉猎,才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对文化经典要边读边思,认真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精要。这样,才能做到学有所获。
    ◎欣赏完孙权高超的劝说艺术,我们能不能也用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读书的名言来劝学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增广贤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左思《咏史》(其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贾岛《剑客》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围绕“学”字,理清行文思路。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3.目标任务三:梳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可译为“吗”)
    ◎古今异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单独,孤单。)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但当涉猎(古义:只,只是。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见往事耳(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
    见往事耳(古义: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今义:耳朵。)
    即更刮目相待(古义:另,另外。今义:更加。)
    ◎一词多义

    卿今当涂掌事(动词,掌管、担当)
    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孰若孤(动词,像、如)
    若屈伸呼吸(代词,你) 《杞人忧天》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研究)
    险躁则不能治性(动词,修养) 《诫子书》

    与蒙论议,大惊曰(副词,表程度,十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敬辞,多用于称呼前)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连用,可译为“认为”)
    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诫子书》
    ◎文言句式
    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省略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友”前省略“与蒙”,即“肃遂拜蒙母,(与蒙)结友而别”]
    ◎成语积累
    吴下阿蒙:指学识浅薄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不辞辛苦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当务之急 蒙辞以军中多务(事务)
    过门不入 及鲁肃过寻阳(经过)
    ◎理解文意。理解文句,读懂文章大意,用自己的话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复述。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古今对译”。
    第2课时
    1.目标任务一: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本文中的三位人物,性格鲜明,各具风采。接下来我们通过对话来品析人物,请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参考答案]①双重否定,语气坚决,不容推辞。既表现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又可见他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循循善诱(善于劝学)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⑤虚心受教勤奋好学
    ◎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心理。
    2.目标任务二:人物采访,畅谈收获启示。
    ◎班级拟举办微型记者招待会,分别采访孙权、吕蒙、鲁肃,记者由老师扮演。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所欣赏的角色,接受记者的采访。
    记者提问:孙权先生,您好!您觉得您的下属吕蒙在学习上有如此大的进步靠的是什么?您是如何让他听从您的劝告的呢?
    吕蒙在学习上有如此大的进步,一方面靠的是他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一方面也有我现身说法的影响。
    方法:指出必要性(不可不学)→堵住退路(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降低要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现身说法(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记者提问:鲁肃先生,久仰大名。您觉得您的好朋友吕蒙能有如此大的变化,除了自身的努力、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还有别的因素吗?
    我觉得是孙权劝得好,他言传身教,情恳意切,善于劝人。其次是孙权教得好,他教给了吕蒙一种好的读书方法——涉猎法,并现身说法,让吕蒙能放下包袱去读书。
    记者提问:吕蒙先生,我最想采访的人就是您。作为一名成功人士,您有什么建议或忠告要说给在座的同学们听听吗?
    ①开卷有益:读书可以增长人的学识,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②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③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且努力,终有所成;④不能因繁忙就放弃学习,零碎的时间也可利用。
    3.目标任务三:比较阅读,知同辨异。
    结束语:“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同学们,让我们与书籍同行,打好人生的基础;让我们以博览为志,拓宽自己的视野。“腹有诗书气自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愿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三、作业布置
    1.课后自己整理、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孙权劝学》一文篇幅不长,且以人物对话为主,所以本教学设计以语言的诵读与品味为主。首先朗读,让学生揣摩不同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再次“品味人物语言”,让学生深入文本中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品质;最后“记者采访”环节让一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走向尾声,学生在回答“记者”问题的过程中,懂得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文言文的学习之中,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学有所获,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语 句
    分 析
    形 象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爱学习
    目光远大
    关爱下属
    ③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强烈的反问语气强调:不是要吕蒙成为“博士”,而是希望身居高位的他通过学习来提升能力。对吕蒙不听劝诫表示出不悦和责备的意味。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言辞恳切地指出学的方法及目的。“耳”字消除了吕蒙的顾虑,舒缓了对话中的矛盾。
    卿言多务,孰若孤?
    反问句,否定吕蒙“军中多务”的理由。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鲁肃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叹号照应“大惊”,尽显鲁肃惊奇的神态,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这句话从侧面说明了吕蒙的学识有了惊人长进。
    爱才敬才
    忠厚坦诚
    吕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句,有对自己今非昔比的自豪,再次突出进步之巨大;语气略带揶揄,气氛融洽。
    ⑤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
    《伤仲永》
    相同之处
    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不同之处
    选材角度
    从正面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
    从反面写幼年不学,竟无所成。
    写作内容
    写吕蒙接受孙权的劝诫,在繁忙的军务之余,读书学习,使鲁肃不得不“刮目相待”。
    写天资聪颖的方仲永因其父贪图眼前小利“不使学”,成人后变得平庸无奇。
    写作技巧
    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写作 怎样选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写作 怎样选材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活板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活板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