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2019)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一课一练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一课一练,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在有机化工中,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农药和染料等的重要原料。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气味B.有毒C.能与水反应D.能与铜反应
2.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
B.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C.氯气能够杀菌,常用于居室消毒
D.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雾;
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A.①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亚铁B.干燥的氯气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氯气不能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氯气D.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
5.图示是探究氯气某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常压下,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C.把A、B瓶调换位置,实验现象不会发生变化
D.装置A中的现象为红纸条不褪色
6.下列关于氯气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久置氯水酸性比新制氯水强B.过量的红热的铁丝在中燃烧生成
C.氯气泄漏时,人员应向高处撤离D.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 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性质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可以证明氯气有漂白作用
B.图2中:产生苍白色火焰
C.图3中:向实验后冷却的固体中加少量水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D.图4中: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8.是有毒气体,遇到少量泄漏时,下列措施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浸有浓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因为能吸收
B.人群向逆风方向疏散,利用风吹动气体移动,使人群脱离气流
C.人群向高处疏散,因为密度比空气大,低处浓度高,高处浓度小
D.向泄露地点洒石灰,因为能与反应,可降低危害
9.将氯气持续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颜色呈如下图变化,关于溶液中导致变色的微粒I、II、III的判断正确的是
A.B.
C.D.
10.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可用于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
①密度比空气大 ②易溶于水 ③有毒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1.下列有关氯气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氯和氯气的成分相同
B.干燥的氯气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
C.因为氯气有毒,所以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
D.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一般与变价金属生成其最高价氯化物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化学性质活泼,与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B.光照下,新制氯水会产生气泡,该气体是
C.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D.红热的铁丝在中燃烧生成
13.为了探究氯气的性质,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个实验中氯气均表现氧化性
B.氯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金属铁和铜在实验中均燃烧得到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14.有关氯及其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苍白色,集气瓶口出现白烟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产生蓝绿色的烟
C.若发生Cl2泄漏,应立即向山谷等低处转移
D.金属铁和铜在氯气中燃烧均得到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
15.下列关于Cl2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比空气小B.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D.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
16.如图所示,在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阀时,处的红色布条不褪色;当打开阀后,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①饱和溶液 ②溶液 ③ ④浓硫酸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为了探究氯气的性质,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与少量氯气反应生成,与过量氯气反应生成
B.将钠放置与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至熔成小球,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球上,可完成钠与氯气的实验
C.四个实验中氯气均表现氧化性
D.氢气需要先验纯,再通入氯气中点燃
18.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密度比空气大
B.干燥氯气可以漂白干燥的红布条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D.氯气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19.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C.纯净的氢气能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20.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易液化
B.氯气有毒,吸入过多会使人中毒死亡
C.相同状况下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D.氯气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氯水无色
21.可以和许多单质直接化合生成含氯化合物,下列化合物中不是由和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化合物是
A.B.C.HClD.NaCl
22.下列关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烟B.氯气体现了氧化性
C.由此可见,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D.生成物溶于水,可制备盐酸
23.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CuCl2
B.氯气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白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24.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A.B.C.D.
二、填空题
25.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产生 色的烟,向反应后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振荡后,溶液呈 色。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 色,集气瓶口的现象为 。向反应后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
(3)写出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里怎么处理尾气中的氯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6.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发生泄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1)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输送Cl2的管道是否泄漏。原理是Cl2与浓氨水挥发出的NH3反应生成HCl,HCl再与NH3反应生成大量白烟(NH4Cl)。请结合上述信息完成下列方程式: 。
_____Cl2+_____NH3=_____NH4Cl+_____N2
(2)喷射石灰乳等碱性物质可以减轻少量Cl2泄漏造成的危害。Cl2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7.(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湿润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实验室通常用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 (用字母代号填)。
A.O2 B.Cl2 C. CO2 D.HClO
28.氯气通常贮存在钢瓶中,某工厂在山坡坑道的仓库里一只贮有氯气的钢瓶损坏,造成氯气泄漏,在场工人采取以下措施,请选择填空。
(1)处理钢瓶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钢瓶推到坡下的小河里
B.把钢瓶丢到深坑里,用石灰填埋
C.把钢瓶扔到农田中
(2)钢瓶处理后,工人应立即 。
A、转移到坡下 B、转移到坡上
(3)若在场工人没有防毒面具,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A.B.C.D.
(4)为探究氯水中含有的部分粒子及某些粒子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氯水于试管中,滴入硝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 ;
②在氯水的试管中加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
③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9.钠、氯及其化合物有如图转化关系,淡黄色物质M可在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常被用作供氧剂,N常用来杀菌消毒。请按要求填空:
(1)淡黄色物质M是 ,物质N是 (填化学式)。
(2)写出M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请描述一小块金属钠投入FeCl3溶液中的现象: 。
(4)Cl2与H2O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5)除去下列括号中少量杂质,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Na2CO3固体(NaHCO3)化学方程式: 。
②NaHCO3溶液(Na2CO3)离子方程式: 。
30.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氯气的颜色为 。
A.无色 B.红棕色 C.黄绿色
(2)氯气有毒,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尾气可选用 溶液吸收。
A.BaCl2 B.NaOH C.H2SO4
(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物溶于适量的水,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4)验证次氯酸分解产物的数字化实验步骤:①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与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相连接;②将三种传感器分别插入盛有氯水的广口瓶中;③用强光照射氯水,采集数据。所得数据如图。
由以上数据可得,次氯酸分解产物为: 。
(5)含氯有机物CH3CH2Cl常用于运动局部止痛,有以下两种制备方案。
方案1:CH2=CH2+HClCH3CH2Cl
方案2:CH3CH3+Cl2CH3CH2Cl+HCl
你认为 (选填“方案1”或“方案2”)较好,因其原子利用率可达100%。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氯气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
B.氯气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具有毒性,故B正确;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故C正确;
D.氯气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故D正确;
故选A。
2.B
【详解】A.通常情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故A错误;
B.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发生反应,产生棕黄色的烟,故B正确;
C.氯气能够杀菌,但有毒,不能用于居室消毒,故C错误;
D.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生成氯化氢,发出苍白色火焰,故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①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小颗粒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在瓶口出现白雾,故①错误;
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大量棕黄色的烟,产物是氯化铜,故②错误;
③液氯即液态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氯水不是液氯,故③错误;
④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完全分解为盐酸和氧气,则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故④错误;
故答案选D。
4.D
【详解】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则铁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故A错误;
B.氯气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溶于水生成的HClO才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
C.氯气能溶于水,并与水能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氯气,故C错误;
D.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常温常压下,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A正确;
B.干燥氯气通入装置A,红纸条不褪色,说明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氯气进入装置B,使B中红色纸条褪色,说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正确;
C.把A、B瓶调换位置,B中纸条褪色,进入A中的氯气带有水蒸汽,也生成可是红色纸条褪色的次氯酸,C错误;
D.进入装置A中的是干燥氯气,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装置A中的现象为红纸条不褪色,D正确;
故选C。
6.B
【详解】A.久置氯水中次氯酸分解为盐酸和氧气,盐酸是强酸,新制氯水中含有三分子:Cl2、HClO、H2O,四离子:H+、Cl-、ClO-、OH-,HClO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则久置氯水酸性比新制氯水强,A正确;
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过量的红热的铁丝在中燃烧生成,B错误;
C.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氯气泄漏时,气体下沉,人员应向高处撤离,C正确;
D.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正确;
故选B。
7.A
【详解】A.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证明具有漂白性,A错误;
B.氢气可以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B正确;
C.可以与铜反应生成,溶于水得到溶液,含有溶液显蓝色,C正确;
D.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D正确;
答案选A。
8.A
【详解】A.氯气溶于水,且也能与碱或碱性溶液反应,氯气泄漏时,用浸有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但NaOH有较强的腐蚀性,不能用浓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A不合理;
B.氯气朝顺风扩散较快,为避免中毒,人群朝逆风向疏散,B合理;
C.氯气密度大于空气,有少量氯气泄露时,氯气向下沉,人群应向高处疏散,C合理;
D.氯气与石灰(CaO)反应而被吸收,故D合理;
故答案选A。
9.A
【详解】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具有酸性,HClO具有漂白性,则将氯气持续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最后形成饱和氯水溶液显浅黄绿色为溶解的氯气分子,关于溶液中导致变色的微粒Ⅰ、Ⅱ、Ⅲ的判断正确的是A;
答案选A。
10.C
【详解】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可用于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①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的性质,可见说法合理的是①③,故合理选项是C。
11.C
【详解】A.液氯是液态Cl2,液氯和氯气的成分相同,A正确;
B.鲜花中含水,干燥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氯水含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能使鲜花褪色,B正确;
C.氯气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氯气没有漂白作用,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才有漂白作用,C错误;
D.氯气有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一般与变价金属生成其最高价氯化物,D正确;
故答案选C。
12.C
【详解】A.与混合后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A错误;
B.光照下,新制氯水会产生气泡为次氯酸见光分解,该气体是,B错误;
C.由于次氯酸见光分解,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C正确;
D.是强氧化剂,红热的铁丝在中燃烧生成,D错误;
故选C。
13.B
【详解】A.四个实验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均由0价变成-1价,被还原,体现出氧化性,A项正确;
B.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项错误;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会将变价金属氧化成高价态,C项正确;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D项正确;
故选B。
14.D
【详解】A.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苍白色,集气瓶口出现白雾,A错误;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B错误;
C.若发生Cl2泄漏,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应立即向高处转移,C错误;
D.氯气的氧化性强,金属铁和铜在氯气中燃烧均得到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D正确;
答案选D。
15.D
【详解】A.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大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所以密度比空气大,故A错误;
B.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错误;
C.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C错误;
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氯气可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故D正确;
故选D。
16.C
【详解】在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阀时,处的红色布条不褪色;当打开阀后,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这说明洗气瓶d中盛放的物质检验吸水性或能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①饱和溶液不能吸收氯气,也不能干燥氯气,不符合;②溶液吸收氯气,符合;③不能完全吸收氯气,导致氯气中混有水蒸气,不符合;④浓硫酸能干燥氯气,符合,即②④符合。
答案选C。
17.A
【详解】A.氯气的氧化性很强,金属铁和铜在实验中均燃烧得到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A错误;
B.钠一般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引燃,将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倒扣在钠上方,剧烈燃烧,B正确;
C.四个实验中氯元素化合价均降低,均表现氧化性,C正确;
D.氢气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先验纯,再通入氯气中点燃,D正确;
故选A。
18.B
【详解】A.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大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氯气密度比空气大,A正确;
B.干燥氯气没有漂白性,不可以漂白干燥的红布条,B错误;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正确;
D.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故氯气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正确;
答案选B。
19.C
【详解】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正确;
B.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NaCl,产生大量白烟,B正确;
C.纯净的氢气能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错误;
D.氯气有毒且密度大于空气,泄漏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走,D正确;
故选C。
20.D
【详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密度比空气大;熔点-101.00℃,沸点-34℃;可溶于水和碱溶液,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根据氯气的物理性质,可知A、B、C正确;D.氯气易溶于水,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氯水还是存在氯气分子,故氯水为浅黄绿色,错误;
故本题选D。
21.A
【详解】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铁、铜、氢气、钠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铜、氯化氢、氯化钠,故选A。
22.A
【详解】A.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大量白雾,A错误;
B.该反应中氯气作氧化剂,体现了氯气的氧化性,B正确;
C.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C正确;
D.生成物氯化氢易溶于水,可制备盐酸, D正确;
故答案为:A。
23.B
【详解】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CuCl2,故A正确;
B.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故B错误;
C.纯净的 H2 在 Cl2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会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白雾,,故C正确;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氯化氢,次氯酸光照分解生成氧气和盐酸,因此久置的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故D正确。
故选B。
24.A
【详解】A.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A正确;
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B错误;
C.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C错误;
D.铜为不活泼金属与盐酸不反应,D错误;
故选A。
25.(1) 2Fe + 3Cl22FeCl3 棕褐 棕黄
(2) 苍白 白雾 红
(3)Cl2 + H2OHCl + HClO
(4)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详解】(1)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 + 3Cl22FeCl3,产生棕褐色的烟,氯化铁溶液呈棕黄色。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火焰呈苍白色,HCl遇到水蒸气,在集气瓶口的现象为有白雾。向反应后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形成盐酸,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3)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O、HCl,化学方程式Cl2 + H2OHCl + HClO。
(4)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尾气,反应为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6.(1)3Cl2+8NH3=6NH4Cl+N2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详解】(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Cl2和产物中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再结合元素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
(2)Cl2和石灰乳即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7. 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 氢氧化钠(NaOH)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C 。
【分析】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氯气有毒能污染空气,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详解】(1)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能漂白,所以现象是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
(2) 氯气能与碱反应,故实验室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原理是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漂白粉长期露置于空气中,Ca(ClO)2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成HCl和O2,所以加稀盐酸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CO2,答案选C。
28.(1)B
(2)B
(3)D
(4) Cl- HClO Cl2+H2O=HCl+HClO
【详解】(1)氯气有毒,污染环境,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显酸性,能和石灰水反应: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可有效地处理氯气的物质是石灰水;故答案为:B;
(2)Cl2的密度比空气大,会往地势低的地方,所以人应转移到坡上,故答案为:B;
(3)氯气为酸性气体,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所以应用碱性溶液打湿的毛巾捂住口鼻,比如:碳酸氢钠、碳酸钠等,但不能用NaOH,NaOH溶液具有腐蚀性,故选:D;
(4)①取少量氯水于试管中,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应生成AgCl,说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Cl-;
②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有色物质褪色;
③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29.(1) Na2O2 NaClO
(2)2Na2O2+2H2O=4Na++4OH-+O2↑
(3)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亮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红褐色沉淀
(4)Cl2+H2O=HCl+HClO
(5) CO +CO2+H2O=2HCO
【详解】(1)由转化关系和淡黄色物质M可在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可知M是Na2O2, N可由氯气和NaOH制得,常用来杀菌消毒,可知N是NaClO,故答案为:Na2O2;NaClO;
(2)M是Na2O2,Na2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
(3)一小块金属钠投入FeCl3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FeCl3溶液反应,现象是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亮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红褐色沉淀
,故答案为: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亮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红褐色沉淀;
(4)Cl2与H2O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5)①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可以用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化学方程式为;②除去NaHCO3溶液中Na2CO3,可以向混合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离子方程式为CO +CO2+H2O=2HCO;故答案为:
;CO +CO2+H2O=2HCO。
30.(1)C
(2)B
(3)白色沉淀
(4)氯化氢和氧气(或HCl、O2)
(5)方案1
【详解】(1)氯气的颜色为黄绿色气体,故选C;
(2)氯气有毒,能和碱液反应,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尾气可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选B;
(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溶于适量的水得到盐酸溶液,加入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
(4)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强(则氢离子浓度变大)、氯离子浓度增大、氧气体积分数变大,结合质量守恒可知,次氯酸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氢(或HCl、O2);
(5)乙烷的取代反应不容易控制仅仅生成一氯代物,且生成副产物氯化氢;乙烯加成只生成CH3CH2Cl,且无副产物;故方案1,其原子利用率可达10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D
C
B
A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D
D
C
A
B
C
D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A
A
B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随堂练习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精品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与金属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