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1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14)01
    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14)02
    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14)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导学,教学过程,情境·激趣导入,知识链接,基础·清单检查,课文·内容研读,常见形式,破解办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语言素养目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思维素养目标: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3.文化素养目标: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4.审美素养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等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把握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练结合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时数:
    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激趣导入】
    先秦纵横捭阖的时代早已过去,但先贤们为民请愿、为国献身的人生之路,至今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心怀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个动乱的年代,认识一位名为“烛之武”的老者。
    一、解题
    烛之武,郑国的大夫。“之”介于姓和名之间的语助词。
    退:使……撤退。 秦师:秦军
    资料卡
    【知识链接】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姓名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资料:《郑通志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古代姓名的由来
    1.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尧 虞舜 夏 商 周 姬 姚 姜
    2.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别:齐 鲁 韩 赵 魏 秦 楚 宋 卫
    地名:东郭 南宫 西门 欧阳
    3.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 司徒 帅 尉
    职务:巫乐 陶 屠 卜 施 商
    4.以动植物为姓——牛 马 龙 熊(可能是氏族图腾) 杨柳
    5.以数字为姓——伍 陆 万
    6.少数民族的姓——金 翦 萨 慕容
    二、《左传》介绍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资料卡: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三、左丘明介绍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姜姓,左氏,名明,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师尚父姜子牙二十一世孙,鲁国太史丘成之子。
    继承父位,担任鲁国太史,推荐孔子位国相,撰写《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和《国语》,生动记录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重要史事,详细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和开山鼻祖,尊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推行儒家思想,反映人民的利益要求。孔子、司马迁尊为“君子”。
    四、故事背景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基础·清单检查】
    预习检查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án) 佚(yì) 缒(zhuì) 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ā)(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课文·内容研读】
    任务活动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标注节奏。
    2.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要连贯。
    任务活动二:疏通文意
    (一)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 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附: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任务活动三:句法探究
    状语后置
    【概念】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状语后置。状语后置是倒装句的一种,翻译的时候需要适当调整句子的语序。
    【常见形式】
    (1)格式:动+以+宾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生乎吾前(《师说》) 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④风乎舞雩(《四子侍坐》) 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破解办法】
    第一:找出句子当中的关键词:谓语动词
    为什么要找出动词?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状语是专门用来修饰谓语(动词)的。所以只要把谓语(动词)找出来了,剩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实战练习:
    ①得双石于潭上 (《石钟山记》)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③赵尝五战于秦 (《六国论》)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上面四个句子的关键动词分别为:①得 ②贤 ③战 ④申
    第二:掌握介词结构(状语)后置的规律
    在这里的“介词结构”的出现语序一般为“谓(动)+(宾)+介+名”
    实战练习:
    ①得双石于潭上
    结合规律判断:“得”应该是“谓语动词”,“双石”作“宾语”,“于”是“介词”,“潭”是“名词”。由此,根据上面两条,可以推断出这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于潭上>得双石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结合规律判断:“贤”应该是“谓语动词”,“于”是“介词”,“弟子”是“名词”。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也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师不必<于弟子>贤
    ③赵尝五战于秦
    结合规律判断:“战”应该是“谓语动词”,“于”是“介词”,“秦”是“名词”。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也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赵尝<于秦>五战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结合规律判断:“申”应该是“谓语动词”,“之”作“宾语”,“以”是“介词”,“孝悌之义”是“名词性结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以孝悌之义>申之
    可见,只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且有意识地在课文中寻找和总结,那么,轻松学会“介词结构后置”这一语法现象就指日可待了。
    课堂小结
    在国家即将被围攻,又无力抵抗的情况下,郑伯派烛之武前去见秦君,此去,凶险重重、前途未卜,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
    课后记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2*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激趣导入,课文·内容研读,参考译文,我来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2*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简介作者,整体把握结构思路,总结全篇思路和写作特点, 拓展阅读,交流讨论,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2*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2*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练方法选择,重点难点化解,相关知识补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14)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